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电路三要素理论和混值编码技术的研究,提出采用2-5混值编码技术设计十值运算电路的新方案。首先利用T运算设计2-5混值/十值T门,然后,根据二值T型解码网络D/A转换器的设计原理设计了十值T型解码网络D/A转换器。最后用PSPICE模拟验证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  相似文献   

2.
三值环形计数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二值环形计数器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值环形计数器基于模代数的三值D型和JK型触发器的电路设计。此外,还提出了借助于三值K图化简技术设计具有自校正功能的三值环形计数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殷春燕 《科学大众》2016,(4):123-125
触发器是数字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单元电路,是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重要单元。并且触发器按功能可以分为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等;按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基本结构触发器、同步结构触发器、主从结构触发器、边沿结构触发器等。这样的话,关于触发器可以组合成很多类型,如同步JK触发器、基本RS触发器、边沿D触发器等,为了简化教学,我们可以把这些触发器电路中相同功能、不同结构的电路进行简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用传统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可实现利用D触发器对2N进制循环码产生电路的设计但设计过程较繁琐,容易出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D触发器设计2N进制循环码产生电路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目前,市场上A/D转换器虽种类繁多.但将多通道转换、采样/保持和模数转换功能集成到一起的12位A/D转换器,却非常少,美国美信公司研制出一种集成12位串行A/D转换器MAX186,将8通道模拟开关、大带宽跟踪/保持电路、A/D转换器和移位寄存器集成到一片20脚双列直插芯片上,消除了从输入信号到A/D转换器的一些中间环节的传输误差,大大提高了采样精度和转换精度,灵活的串行接口使其易于与微处理器接口。二.MAX186的功能及特点 1.内部结构及特点 MAX186内部集成了8通道模拟开关、大带宽跟踪/保持电路、逻辑控制单元、时钟控制单元、A/D转换器和移位寄存器,为20脚双列直插芯片,具有体积小、转换速度快、转换精度高(满量程相对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次设计研究为基于两片555触发器的实用电路。所谓"智能式可视"门铃即在主人手动控制的不同状态下,客人按下门铃时屏幕上会闪烁显示不同的字母,以便客人了解主人当前的情况。通过基于555触发器的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及L E D点阵来实现该功能。  相似文献   

7.
陈丁莹 《大众科技》2012,(12):16-17,35
在数字电路中,触发器是一种基本的逻辑记忆单元,具有的两种逻辑状态分别为0和1,即通常所说的没电或有电。电路中的触发器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三种,包括恢复功能、屏蔽功能、记忆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记忆信号功能,这也是构成时序电路最为基本的逻辑单元。为了进一步对数字电路触发器的应用进行分析,文章以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为例,对抢答器电路中的触发器功能及运用进行了认识和探究。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主从触发器的逻辑结构,提出了主从触发器由特征锁存器和通用锁存器构成的设计模式.基于这一模式,用限幅电压开关理论指导设计了nMOS三值D型、JKL型和T型主从触发器.结果表明,这一设计模式可克服JKL型和T型通过D型主从触发器转换得到的缺点,并且证明了限幅电压开关理论可在开关级指导触发器设计  相似文献   

9.
戴静  陆金刚  汪鹏君 《科技通报》2007,23(5):693-697,701
通过对神经MOS晶体管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多值D/A、A/D转换器设计的新方案。与传统多值D/A、A/D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相比,用该方法设计的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功耗低等特点。最后用PSPICE模拟证明了上述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三值TTL极性变换电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旭  吴训威 《科技通报》1992,8(2):65-69
对TTL门电路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三值TTL极性变换电路的设计.设计的电路已用SPICE程序予以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及与二值TTL电路相当的瞬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从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入手,介绍了基于单边沿T触发器和双边沿T触发器的同步时序电路设计方法,并在分析异步触发条件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基于单边沿T触发和双沿T触发器2n进制异步计数器的设计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用双边沿T触发器设计异步时序电路的方法,以十二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为例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RT器件的数据选择器和D锁存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共振隧穿二极管(resonant tunneling diode)和三端共振隧穿器件RTD/HEMT为基本单元,设计了一个全新的1-of-2数据选择器,并以该数据选择器为核心电路,实现了基于RT器件的D锁存器,SPICE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为利用RT器件设计时序电路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设计方法.本文所设计的电路具有量子器件的低功耗、高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在宁波地区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松 《科技通报》2012,28(7):107-112,134
首先对宁波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一期天童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地基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的设计、施工工艺进行介绍。经过三次试桩,确定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施工参数,并对搅拌桩进行取芯检测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桩身强度不一致,从桩顶至桩底呈阶梯性逐渐衰减,且结果离散性较大;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调低后的120 kPa要求。最后,提出了减小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设计桩长至15~18 m、增加搅拌次数、改变注浆位置、提高机械功率等方面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Using longitudinal data of Spanish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we study the dynamic,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tensity and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in an organic growth setting. Our empirical approach accounts for the different sources of endogeneity. Although we find a positive linear effect of R&D intensity on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the effect of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on R&D intensity assumes the form of an inverted U. Thus, the effect of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on R&D intensity is positive, but marginally decreases for moderate levels of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Such an effect can become negative, however, for high levels of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Additionally, as a consequence of dynamics, the effects after one year are substantially lower than the overall effects that occur over several years.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在电信级以太网芯片中实现BFD快速检测与定时器协商机制的逻辑设计过程,并将硬件逻辑在FPGA仿真芯片中进行了验证。验证了单纯硬件逻辑实现BFD定时器协商机制的可行性,该机制使用软硬件联合设计的改进方法,能够在节约硬件资源的前提下,发挥硬件的速度优势和软件的灵活优势,实现可靠的BFD时间协商过程与快速检测机制。此改进设计经过使用软件和硬件的联合验证,结果表明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并能够实现商业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JK触发器的激励表和状态转换矢量K图出发,导出了基于单边沿JK触发器的同步、异步减法计数器和可逆计数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双边沿JK触发器的完整状态方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双边沿JK触发器的异步减法计数器和可逆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技术进步、结构变化与美国能源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性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能源效率的表达模型,提出了R&D知识存量测度方法,并测算出了美国1957-2004年的R&D知识存量。选取美国1980-2004年的能源生产率、R&D知识技术存量、第三产业比重以及石油价格等变量的时间序列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看出美国结构变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以上三因素均为能源效率的原因,而且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有对合作新产品开发中资源投入决策的研究常常忽视知识资源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特别是未认识到企业间双向、多次的知识转移过程,以及此过程对企业知识资源投入的动态影响。本文以供应链上下游两个企业间的合作研发环节为例,基于知识开发和双向、多次的知识转移过程构建了合作开发模型,并在考虑知识水平增长滞后性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在不同的初始知识水平、滞后效应等情况下最优的知识资源投入决策,最后借助数值实验展现了相应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考虑双向、多次知识转移过程的情况下,最优资源投入决策在研发周期内动态改变,而合作双方的初始知识水平会明显影响整个过程中最优资源投入决策的变化趋势;在最优资源投入决策中,知识开发过程中资源投入量的最大值总是出现在期初时刻,而知识转移过程中资源投入量的最大值在不同情况下会有所变动  相似文献   

19.
技术使用是技术哲学中与技术设计相对应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使用者对蕴涵着自然规律的技术进行符合预定功能或不符合预定功能的操作、利用和发挥的活动,这不仅是"已经在此"的技术的功能在生活世界里实现的过程,也是使用者与技术的双向建构过程。对技术使用进行哲学反思,具有多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银  陈智高 《科研管理》2008,29(6):101-109
摘要:本文探讨在信息系统外包或购置商品软件开发方式下,IS外部提供方与IS需求方的个体之间,信息系统双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首先在知识转移、信息系统理论的文献基础上,形成一个理论模型,假定信息系统双向知识转移受知识相关因素(共识)、交流相关因素(双向信任、双方的交流能力)的影响。然后采用无干扰实证研究方法,基于讨论信息系统知识的网络论坛,模拟实际情况,收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论证了12项假设中的10项,证实了这两组影响因素与双向知识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