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检漏探头中检测线圈的远场感应电流,对金属管道破损情况的物理变化规律设计了一款金属水管检漏探头。检漏探头由激励线圈、检测线圈和导磁铁棒组成,其物理工作原理是:金属管道的破损漏点位置会使通过这里的检漏探头中的激励线圈与检测线圈之间的远场磁场耦合能量增强,从而导致检漏探头中检测线圈的感应电流突变增大。使用研制的检漏探头对通水的待测金属水管进行了无损的动态实时测量。结果表明,该研制的检漏探头能准确测量出水管的漏点位置,且测量位置的相对不确定度误差范围小于1.3%。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电磁诱导法制作了诱导传感器,并就线圈匝数、输入频率、温度等因素对传感器的影响做了实验。利用此传感器对含盐溶液进行检测,低至10^-9mol/L的盐量仍可测定。  相似文献   

3.
物理实验中,瞬间变化的可视化是物理实验的一个难点.数字化实验中,传感器具有每秒可测量几十次,上百次,上万次的高采样率,并将这些数据实时转化为"可视化"的曲线.下面我们应用数字化传感器实验说明:吹胀的气球爆裂瞬间,气球中的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注:本实验采用心慧牌无线数字传感器.) 实验步骤:(1)如图1所示,将温度-压强传感器的快速响应温度探头和压强连接管插在气球中.然后吹胀气球.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低频感应式磁传感器,介绍了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高灵敏度传感器的研制方法。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线圈的等效电路、线圈的绕制方式、阻尼匹配技术、条状屏蔽技术以及低噪声前置放大技术。同时,通过对比实验论证了传感器的高灵敏度;通过室内实验和矿井实验,论证了传感器在实际测量中的优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感应式磁传感器可以满足多种测量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原则上讲,许多物理基本概念、公式或导出公式都可以作为传感器的原理,位移传感器就是以位移为变量,其他可测量为函数的传感器,下面只就把位移转换成电压的传感器说明物理在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位移传感器,制作简单、结构坚固、性能稳定、便于测量为最大优点,因而可在许多测量或自控设备中作传感用。工作原理:图示实际上为一差动变压器:在绝缘框架上有三付线圈,中间一组为原线圈,两端对称的安放着完全相同的线圈!和回,且!和回线圈的外端绕组平面恰好与铁心的两端面对齐,然后如图示绕向联结。当在原线圈互上接入交变电压时,A…  相似文献   

6.
利用接收线圈和压电换能片2种传感器测得音叉受迫振动的速度、位移共振曲线,通过实验比较和理论分析,证明这2种传感器所测得的物理量并不相同,同时分析和验证了2种幅频曲线的区别。对影响位移共振曲线测量结果的阻尼系数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用接收线圈做传感器测得的音叉共振曲线为速度共振曲线,而用压电换能片做传感器测得的音叉共振曲线为位移共振曲线。实验的研究有利于学生对受迫振动和共振概念的深入理解,也有利于对2种传感器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7.
以生活环境中的家用和类似器具电磁场分布为研究对象,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采用环形线圈作为辐射检测探头,结合计算机技术设计了电磁辐射检测仪。介绍了环形线圈探头的设计,由高精度低噪声仪表放大器AD623组成的二级放大电路,以及模数转换和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软硬件设计。研究了采用螺线管作为参考源的辐射定标方法,通过测量螺线管内部磁场强度和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在单片机程序中设置定标系数完成定标。在实际应用中能快速、准确地测量最大强度为20 mT的磁场,对生活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起到了重要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个自动金属探测的移动小车。采用LDC1000电感数字传感器作为金属探测传感器,传感器连接自制的电感线圈,当金属物靠近线圈时,传感器输出的数字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硬件SPI接口将数据送给STM32进行处理显示。自制线圈可将探测的有效距离提高到10 cm。以STM32作为主控,设计了电机驱动电路和蓝牙通信电路,通过手机可遥控小车的行驶,检测到金属时有声光报警提示。测试结果表明,手机遥控有效遥控距离达到10 m,能够探测到直径为0.6 mm的细铁丝,以及比它更大的金属,金属面积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红外轴温探测系统中的红外探头,关系着整个探测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为了提高探测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通过红外传感器的特性分析,选择出适宜探测系统的传感器,对探测系统提高测试精度与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是将被测的非电量变化转变为线圈互感量变化的装置,这种传感器主要是根据变压器的原理制成的,由于该类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就用于位移量的测量.本文通过对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结构原理.湿度特性.频率特性、残余电压等电气特性的分析,为传感器的设计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三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与农业生产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农业生产中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的调节,为农业生产中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的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密点麻蝴(Eremiasmultiocellata)是变温动物,其体温的变化深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从地温、近地温及气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密点麻蜥体温的变化规律,证明它们与体温之间多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光照度关系不密切,与栖息地高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打叶复烤箱芯测温工序中人工测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受环境温度波动影响等不足,自主研发了一套温度自动检测装置及隔温降噪测温杆。该装置由动力输送机构、多轴测温机构和PLC控制系统组成。仿真分析和现场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自动测温装置检测效率比人工提高了280%;自主研制的测温杆测得的温度与实际温度偏差不超过0.2℃,比常规测温杆与红外测温仪更准确。该装置实现了打叶复烤烟叶箱芯温度的自动打孔、检测,现场运行动态稳定性好,可为复烤厂提质增效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利用超声波光栅的原理,检测超声波在不同温度纯净水中的传播速度,从而得出纯净水温度与超声波传播速度的经验公式。超声波测温技术是非接触型温度检测技术,超声波测温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测温技术,其理论基础是超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有确定关系。该测温系统工作稳定,具备长期自动跟踪测温能力等优点,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于平直界面下由过冷边界开始的熔体的一维凝固过程,考虑液态中远场温度高于凝固温度,而底板温度低于凝固温度,利用相似性解法分别求解固液态温度,分析其结果,说明由低温区长入高温区的界面总是稳定的,从而更加完善了一维晶体生长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新型回流焊机温度控制系统,其设计思想是在现有的PID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技术、温度滞后补偿和多温区解耦设计,以解决回流焊机温度控制存在的问题,使多温区热风回流焊机温度控制更加优化、合理。  相似文献   

17.
智能家居中温度数据是最基本的参数,而温度采集时常存在布线不方便或成本较高的问题,这里提供了一种短距离无线温度采集的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利用无线数据传输实现多个节点的实时温度数据在上住机上显示,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保存和查询,并实现各个温度节点的上下限温度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热性能特点,更好地进行热管理分析,基于 Fluent 软件建立锂离子电池组三维瞬态散热模型并对温度场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条件对电池及模组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充(放)电倍率和增大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可改善电池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热失控。进口风速从 0.5 m/s增至 6 m/s 且 4C 充电终止时,电池组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温差、一致性系数降低了 33.57 K、21.23 K、9.84 K 和 2.82%,但泵功耗增加了 0.35 W。进风温度从 298.15 K 降至 283.15 K 且 4C 充电终止时,电池组最高、平均温度降低 12.8 K 和 13.92 K,温差与一致性系数升高 1.86 K 和 0.76%。即增大风速,电池组温升和温度均匀性得到改善;降低进风温度,可控制电池组温升,但温度均匀性抑制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温湿度控制现状,设计了一种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软件设计思路.该系统以单片机AT89C52为控制中心,采用SHT71为温湿度检测元件,实时监控温湿度的变化.单片机与智能传感器相连,采集并处理传感器的测量数据;通过LCD12864实时显示温湿度的数值;当温度超出允许范围时,电机开始启动来调节温度,从而实现对整个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管理.这种温湿度控制系统具有传感精度高、易于管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水热条件下反应温度对ZnO微/纳米结构和建筑单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在PVP的引导下都能实现花状自组装超结构的生成.但是温度对建筑单元的形状影响很大,低温下建筑单元是由多个纳米棒融合而成的亚微米级尖头棒,而高温时建筑单元是纳米尺度的略微尖头的纳米棒.而且在高温时每一朵花中所含的纳米棒个数明显要高于低温时候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