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明品 《视听界》2012,(4):38-43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酝酿着新一轮转型升级。在广播影视领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媒介融合快速演进等多重影响,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一方面技术体系加快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事业产业、体制机制等都面临新一轮转型升级。推动新一轮转型升级,既是中国广播影视抢抓战略机遇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广播影视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对构建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新格局,确立其独特地位,发挥其重大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张宝生 《视听界》2002,(6):65-66
数字音频自动化播控系统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广播技术的全新系统集成,是广播走向数字化的一座里程碑。它给音频节目的录音、制作、编辑、审听、播出以及栏目的编排、广告的管理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在加速广播数字化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突出了新闻的实效性,使广告管理更具有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中国广播业深化改革、稳步发展的一年,广播理论研究继续沿着务实与理性的方向发展。本文在2011年的中国广播理论研究的同时,集中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的发展趋势、广播产业发展、广播多元化发展战略、广播媒介批评、广播战线“走转改”实践等五个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4.
夏阳 《中国广播》2010,(7):70-72
中国广播的产业经营,仍然是个亟待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打破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因素的限制,通过政策推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才能使广播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春霞 《新闻窗》2012,(2):48-49
时至今日,我国广播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目前处境仍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面临着体制僵化、市场失衡、形式保守、经营单一等诸多弊端的影响;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互联网发展以及汽车产业的兴起又给广播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广播产业必将呈现出以下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广电产业与新闻出版、电信等相关行业以及发达国家广电行业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大量数据,审视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发展需解决的四个突出问题:培育合格市场主体问题、重构视听产业链问题、健全市场体系问题及统一视听监管体系问题等,力图从战略层面破解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瓶颈,寻求中国特色广电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熊科伟  张涛摄影 《中国广播》2013,(12):I0005-I0005
第四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12月1日在广州花都召开,本届研讨会总议题为“新媒体时代中国广播创新与发展”。下设“新媒体时代区域广播发展研究”“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体制、机制和经营”“广播与新媒体的产业联盟发展战略”“网络广播的营利模式研究”“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内容创新”“新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的困惑与问题”“媒介融合时代中国广播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节目创优”等九大子议题。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等机构及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媒体的近8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参会。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东省广播电视协会和广州电台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广播发展论坛”于2006年11月28日在广州举行。北京、上海、南京等20多家城市广播的精英和广播方面的学者、专家100多人共聚一堂,就新的媒介竞争形势下城市广播发展的新路向、广播的核心竞争力等主题展开研讨,提出了广播媒体要做强内容产业、与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产业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了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广播产业以大幅增长的广告额和不断扩大的产业规模成为媒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类型化频率、数字化平台、跨媒体合作、产业政策不断放开也为广播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可以说,广播产业正处在创新的关键时刻。对于中国广播产业的创新来说,首  相似文献   

10.
丁钊 《中国广播》2007,(9):42-44,58
本文阐述了广播产业价值链及其构成,分析了广播产业价值链的分化、整合及延伸的趋势,提出了构建中国广播产业价值链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