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46):21-22
凉山州喜德瓦尔学校多措并举大力推广彝汉双语教学,助力彝族孩子成才。虽然目前未完全走出困境和补齐短板,但学校发展民族教育的情怀不减,努力创造条件,成就一批批彝族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
随着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学生的入学率空前高涨,形势喜人。彝区群众对学好汉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农村彝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日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彝族学生缺少汉语交流环境,语言障碍一直困扰和阻碍着彝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彝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彝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大课题。那么,如何强化彝族学生的汉语能力训练,怎样提高彝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呢?我们认为,应重视以下策略。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汉语训练。汉语是我…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四川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的恢复发展是民族教育史上的又一次变革,总结双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探索进一步搞好双语教学工作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一、实行双语教学是四川彝、藏族聚居地区教育工作的需要   四川彝、藏族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彝、藏族人口达 180万和 110万,连片聚居在川西南大小凉山和川西北高原,居住面积近 6万和 20余万平方公里,彝、藏族都有自…  相似文献   

4.
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四省区的彝族在语言使用、语言基础及群众意愿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具体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各省区的具体实际,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彝区的双语教育分为部分双语教育和全部双语教育。部分双语教育的特点是只在民族语文课上或文科课程中使用民族语授课,其他课程用汉语讲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全部双语教育,指在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均使用民族语。  相似文献   

5.
滕星撰写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对凉山彝族社区学校的彝汉双语教育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撰写,并从教育人类学的立场对彝族社区文化变迁和双语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书从认识论上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重性特征的启发和思考:(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标是传承民族文化与融入主流社会的统一;(2)少数民族群体对双语教育的认识存在工具性和情感性两大视角;(3)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中既要重视群体的文化传承,也要关注个人的发展需求。"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体利益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三、高等教育(一)彝区高等教育的创立与发展高等教育是指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机构,这个机构一般包括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彝区的高等教育,建国前是一片空白。建国后,从无到有,并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彝区高等教育进一步得到了发展。虽然它还不够健全,专业结构、学科层次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彝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求,但彝区高等教育开始产生并发展成为多专业、多学科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本身就标志着彝区教育已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到1990年,仅凉山彝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彝族…  相似文献   

7.
任可心 《文教资料》2012,(6):144-145
双语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稳定和谐。本研究介绍双语教育在民族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凉山彝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而用文化位育的观点来阐释双语教育,以期双语教育在凉山彝族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民族教育经验教训后强调指出:“发展民族中小学教育,一定要在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凡是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应使用本民族的语文教学,学好本民族语文,同时兼学汉语汉文。”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几千年来,古老彝文在记录、保存、传播和发展彝族文化,推进了彝区社会发展。同时,由于历史的局限,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和大多数处于饥寒交迫的彝族人民失去了学文化的权利,文盲充斥,愚昧落后,直到1952年,全凉山彝族成年人中能识彝文…  相似文献   

9.
《彝族民间文学概论》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汉双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彝族民间文学知识与思政内容融合,如何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思政教育融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三全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理念的指导,作为民族地区专业课教师,除了传道授业,更肩负着如何育人,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的使命,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尚美爱劳、扎根基层、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彝语和汉语都是汉藏语系的语言,彝文和汉文都是本民族自己原创的方块文字,彝族和汉族交往的历史从没间断,彝汉双语相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彝汉双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将对彝汉双语的语法特点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是以提高外语(主要是英语)水平为主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大批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交际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高校双语教学为打破大学英语教学的严重的应试倾向开辟了道路。要搞好双语教学,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采用依托式教学模式。教师能用全英语讲授专业课,学生达到中等以上英语水平,是搞好双语教学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A growing body of empirical studies indicates the educational benefits of bilingualism. Despite this tendency, bilingual minority students are being pressured by school authorities to shed their mother tongues. We conducte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Turkish‐bilingual and native‐monolingual students in Flemish (Belgium) secondary schools to investigate how students evaluate their languages, how Dutch monolingualism is imposed, and how students respond to the dominance of monolingualism.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ther tongues of bilingual students are mainly perceived as a barrier to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success, while the benefits of bilingualism are unknown. Thus, both Turkish‐bilingual and native‐monolingual students approved of speaking one language. We also found that monolingualism was strongly imposed on students by explicit encouragement, formal punishment when bilinguals speak their mother tongue, and exclus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from the cultural repertoire of the school.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s they relate to policy‐makers, scholars of bilingualism and institutional racism.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语语料库的英语教学"双驱"模式可以将数据驱动和母语驱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双驱"动力,引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语料库的检索整理出微型文本,通过间接数据驱动的形式、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英语词汇、语法的规律;也可以通过学生对双语语料库直接检索的方式,引导他们有效提高翻译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教学模式是保证双语教育培养目标有效实施的方案。依据新疆双语教育培养双语双文化人目标,文章通过研究国外双语教育模式以及深入的田野调查,构建出田野点乌鲁木齐市T区双语教育模式:早期部分浸没式,即从学前开始实施双语教育,在母语文与汉语文并行作为课程开设的同时,文科课程使用母语授课,理科及英语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同时进行课程整合,大学时,班主任主要由汉语文老师担任等。同时探讨了民考汉教学模式:加授母语文课;升学考试(中考、高考)中用母语文成绩替换现有民考汉加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语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前双语教育与学前教育、语言教育与教育语言、汉语与母语、口语与书面语、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正式的语言教育与非正式的语言教育等关系。
Abstract: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in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whole language concept,we should proper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pre-school education,languag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language,Chinese and ethnic mother tongue,spoken language and written language,language input and language output as well as formal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nformal languag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东干人的双语教学类型由独立前的东干语—俄语、东干语—其他民族语言等,逐步向东干语—俄语、东干语—国语等类型过渡,呈现出双语互补、兼用其他语言来弥补母语功能不足的特点。本文认为其双语教学模式符合东干人的社会实际,有利于东干人儿童智力的发展。其经验对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语教学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既能学好汉语,又有利于保留少数民族语言,在教学中使用的两种语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数学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和方法,内容丰富,结论深刻,对学生来讲是一门比较难学的数学课程.在双语数学教学中既要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年来,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发展较快。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78—2018年期间国内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研究机构、研究内容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归纳出该领域的五大研究方向:双语教学、双语教师及双语教育模式研究,学前和中小学阶段双语教育研究,藏汉和维汉双语教育研究,美国双语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经历了探索期、平稳发展期、井喷期和新时代四个阶段。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强化濒危语言的教育研究、弥补高等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研究短板、开展国外双语教育专项研究等策略,以期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行动党政府在建国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语言问题以及因语言引起的政治、教育、社会等问题。新加坡的四大民族因接受各自为政的四种语文源流学校教育,对新加坡没有国家认同感。约占新加坡全国人口76%的华族分为“受英文教育者”和“受华文教育者”两大对立阵营,政治上分别认同英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行动党政府通过确立英语为共同语,在学校实施双语教育,统一课程、考试和学制,以英语统一各民族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最终将四大源流教育合而为一,教育制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壮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壮英双语教育具有超越一般学科教育的意义。推行壮英双语教育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主要包括:接受外来化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关系,保存民族化传统与处理好化认同的关系,在具体实施壮英双语教育课程体系时,涉及经费、师资、教学手段等困难和问题。通过壮汉、壮英双语教育的课程改革,使更多的壮族学生实现壮汉英三语兼通,将会加快壮族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推动壮族地区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