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参加游戏的人数不限,可以在家庭中进行,也可以在小伙伴中进行。准备:10个空易拉罐,1个小皮球。方法: 把10个空易拉罐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然后在离易拉罐2至3米处画一条横线,参加游戏的人站在线后,先后向前方的易拉罐投小皮球,击倒几个易拉罐算几分。一轮比赛可规定每人投三次,三次累计得分最高者,就是冠军。如增加难度,还可改变易拉罐的排放位置。  相似文献   

2.
工具准备 一块镜片 一个空易拉罐 一把剪刀 一只气球 两根橡皮筋 一瓶胶水 过程 1.找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去掉易拉罐的两端(注意易拉罐开口的锐利边缘,避免被刮伤). 2.把气球剪破,平铺在易拉罐的一端开口处,用橡皮筋固定好. 3.在绷紧了的气球薄膜上粘一块正方形的镜片. 4.试着用这块镜片接住窗外的阳光,并且移动易拉罐,直到阳光被反射到墙上为止.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小乌龟西宁市南山路小学四年级(一)班殷路,陈颖睿一、制作材料砂纸、剪刀、美工刀、墨汁、一只乒乓球、百得胶、一个空易拉罐、一块玻璃板等。二、制作过程1、把乒乓球沿接缝剖剪成两个半球,并用砂纸把切口处打磨光滑。2、用空易拉罐剪出小乌龟的头、四肢、尾...  相似文献   

4.
"归去来兮"是祖先创造的一种游戏器械,飞出去后又会折返回来。现在我们也来做一只类似的"归去来兮"滚筒玩具。一、材料空易拉罐1只,橡皮筋1根,螺帽1个,钉子1枚。二、制作1、用钉子在易拉罐的盖和底上各凿两个小孔,两孔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  相似文献   

5.
简易小高跷     
天气越来越冷了,聪明的妈妈做个小玩具,让你的孩子在家里也能玩得很开心。材料空易拉罐、绳子、吸管、钉子、十字改锥、废报纸制作1.在靠近易拉罐底3厘米~4厘米处,如图一所示用钉子打一个孔,然后用十字改锥将孔扩大,与在打好的孔相对的罐壁上按上述方法再打一个孔。2.取一段1米左右的绳子,穿入吸管,不要把绳子完全拉出,然后把吸管依次穿过易拉罐底的两个小洞,再由吸管内拉出绳子,绳子的两头打上结(见图二)。3.把废报纸裁成纸条,塞入易拉罐的开口内,直到塞实为止,以防易拉罐承重变形。如上方法制作两个,就做成一副简易的小高跷了。玩法1.让孩…  相似文献   

6.
百花挂饰     
材料:易拉罐、各色吹塑纸、剪刀。制作过程: 1.将空易拉罐洗净沥干。  相似文献   

7.
韩涛 《下一代》2014,(6):25-25
正材料纱布、沙土、两个杯子、水、筷子(搅拌时用)步骤1.往一个装有沙土的杯子里,倒入清水。再用筷子搅拌,使它变成一杯浑浊的泥水。2.用纱布卷成一根长条。3.将长条的一端浸泡到泥水中,另一端垂人空杯子里。  相似文献   

8.
游戏目标:1.发展幼儿侧身走的能力和提高幼儿手部的平衡。2.帮助幼儿学会等待,有等待的耐心。3.孩子与父母的合作精神,增强亲子感情。游戏准备:报纸若干张,音乐带,录音机,易拉罐或小球若干个,筐子四个。游戏玩法及规则:1.先集中家长和小朋友到一个安静地方坐好,教师介绍游戏的材料、名称和玩法,交代好家长的任务,请幼儿都坐在家长前面。2.两位教师示范游戏的玩法:先把大张的报纸放在地上,接着在已准备好的筐筐里取出易拉罐放在报纸上,然后家长与幼儿分别两手拿起报纸的四个脚,跑到对面把易拉罐放进空筐里面。3.幼儿与家长分成两队进行比赛,…  相似文献   

9.
彩色蜡烛     
材料工具:小刀、各色蜡笔、空的易拉罐(去掉盖子)、透明玻璃杯、棉线像削铅笔那样用小刀把蜡笔削成碎屑放入易拉罐中(注意不要削到手);  相似文献   

10.
材料和工具:1.易拉罐空听一只,竹丝牙签一根,百得胶。2.剪刀,支锥。制作过程:1.将易拉罐用剪刀剪去顶与底盖。剪下一片易拉罐上铝片.弯折成船体。接缝处为了防止进水可涂些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