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两首以词的形式写成的悼怀亡妻的作品,堪称古代祭妻篇章的不朽之作,都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试从两首词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其中选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每位词人的词作选了两首,在创作时间上有先后,创作风格上有异同,现就辛弃疾两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已发表的词作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有两首,即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和1936年的《沁园春·雪》,这两首词都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比较品读两首《沁园春》写景抒情的特点,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同志宽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远大的抱负以及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先来欣赏两首词的写景:  相似文献   

4.
【创意说明】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本中的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五首词按诗人所处的年代顺序编列,都是古诗词中的名篇。  相似文献   

5.
<正>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会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选取了辛弃疾的两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迄今为止还没有见过这两首词的比较。我想可能是这两首词同属辛弃疾的壮词,同抒发作者的收复失地、抗金报国的豪迈胸怀,两者相似之处实在太多,所以可比性可能太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辛弃疾壮年时期,当  相似文献   

6.
我们怀着极为喜悦的心情,学习了毛主席一九六五年写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词。这两首词在战斗的一九七六年元旦发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重上井冈山》这首词是我们跟随伟大领袖毛主席进行新的长征的战斗号角,她将鼓舞着我们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勇往直前,排除万难,永攀高峰!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史上,历来认为苏东坡、辛弃疾的词在立意、风格、手法以及遣词造句等方面十分相近,因此,“苏辛”并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高中语文课本长期以来一直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编排在同一课本中,也正是出于“苏辛”一体之说的考虑。其实,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苏、辛词之间的异比同更加明显,《念奴娇》与《永遇乐》就具体表现了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8.
秦道然为清初著名词人秦松龄之子,著有词集《微云馀响》。《全清词·顺康卷》未收其词,《补鳊》仅从《国朝词综》转收其词1首,其词集漏收。今整理其词集,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的《醉花阴》与《声声慢》两首词入选新课标教材已经近十年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们或两词并重,或一详一略,多是将两首词分开来独立鉴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将两首词放在一起比较鉴赏,并援引李清照的其他作品。  相似文献   

10.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相同之处,又各具情态,比较它们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对理解、把握词作,感受“豪放词”的魅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念奴娇·赤壁怀古》系千古名篇,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在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在这首词中,有两处公认的史实误用,一是"赤壁"地名之误,二是"小乔初嫁"时间之误。作者的误用是出于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一生中用《沁园春》这一词牌,先后填写了两首词:《长沙》和《雪》。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已发表的词作中,以"沁园春"作词牌的有两首,即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和1936年的《沁园春·雪》。这两首词都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比较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诗论》与《黄鸟》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鸟》在《诗经》中有两首,分别是《秦风·黄鸟》和《小雅·黄鸟》。《诗经》中同题的作品其反映的情感也往往相同,《孔子诗论》第九简所论之《黄鸟》应是兼指二者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5.
苏轼、辛弃疾同为"豪放派",我们设想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讲授"苏辛"同一题材的两篇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两首词开头写景、中间怀古、结尾抒情的比较去把握同一流派诗人的不同风格。一个豪放,一个悲壮,一样怀古两样情。  相似文献   

16.
刘海侠 《现代语文》2013,(12):42-44
课例呈现:“燕然未勒”的苦闷与无奈 ——《渔家傲·秋思》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范仲淹一首词——《渔家傲·秋思》。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北宋时期两首著名悼亡词。文章试从两首词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由渭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梁建邦教授主编的探析当代“长安词痴”月人词作艺术美的赏析专著《月人词鉴赏·二》近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月人词集·二》(1993~1996)20卷1000首词为研究对象,共收录43位作者的鉴赏文章56篇,  相似文献   

19.
在全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高潮中,在全国人民欢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喜迎第五个五年计划第一春的日子里,发表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词。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学习《鸟儿问答》这首词,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持同全世界人民一道反对苏美两霸,特别是反对苏修霸权主义的斗争,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第五单元由三首宋词和两篇宋散文组成。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选自《东坡乐府》。这是一首和词,是和朋友章质夫杨花词而作的一首词。章质夫用《水龙吟》词调写了一首咏杨花的词,推想苏轼看着好,所以次他的韵(即用同样的韵字:坠、思、闭等)和一首。用诗词咏物,要能兼写出物的形态和人的感情。这不容易,和别人的尤其不容易,因为受既定韵字的拘束。可是苏轼这首词写得很好,咏杨花,既能肖其形,又能摄其神,同时表现人的感情也很深挚。语句自然流畅,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和韵而似原唱”。总之,诗人以强烈的夸张笔法,抒发浓挚的情感,写得既深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