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康雍年间的农民女词人贺双卿,是真实存在的金坛人。由于她悲惨的身世与"别是一家"的词之创作,遂享有"清朝第一女词人"之美誉。其词发之肺腑,词心悲切,以封建社会中最底层劳动妇女之身份,第一次在词中原生态地反映了她艰苦繁重的劳动生活与孤寂凄凉的精神世界;其词语朴情真,直抒胸臆,多以身边的自然实景作比兴材料,意境凄幽哀婉。她擅长白描,喜用叠字,多用第一人称,淳朴可爱,词风婉约,词情动人。别具"田家风味""当行本色"的词学审美特征,不失为中华千年词苑中一株含露绽放而独领风骚的艺术奇葩,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于北宋末期登上词坛的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与其他男性词人相比是别树一帜。她的词有着独到的抒情特色及语言特色,她宽松的家庭环境培养了她独特的个性,为她取得高超成就提供了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对她的词进行研究的文章,不计其数。人们主要从李清照词的自我定位、审美意蕴、心灵历程、人格情操等方面进行论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李清照词体现的人性色彩这方面来看,还有研究的余地。本文将以她的咏花词的多样性、情感外化、女性阴柔美以及易安词与其他词人的咏物词作比较,来探讨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词抒情的真实性、深刻性,在当时的词人中是很少有人能和她媲美的,其词凄婉缠绵,哀艳动人。在艺术上,虽然吸取了前人的某些艺术创作经验,但决不因袭前人,而是从自己切身的生活感受出发,进行艰苦的艺术构思。她用千锤百炼而又不见痕迹的语言、朴实自然的白描手法、抑扬顿挫的音韵节奏,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是我国词史上的一位杰出词人,对她的词的研究构成我国词学批评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各个时代的一些词论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李清照词作出的评判。  相似文献   

6.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塑造了一些鲜明而又丰富的意象,其中"舟"的意象的特点就是形态各异、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对李清照词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词人笔下"舟"的意象从前期"舟"最突出的"轻快"到中期"孤独"再到后期"载愁、漂泊"特点的变化,可以感受到她作为一个女性细腻复杂的情感体验,可以体会到她欢乐和凄婉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被人公认的"婉约派"词人。她的词以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富有创造性地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并透渗了诗人强烈的情感色彩,从而造就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的词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宋代的其他婉约派词人恐难媲美。作为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对梅花特别钟爱,写了不少咏梅词。这些咏梅词都采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技巧,借梅花意象表达词人的思想情感。今天,细细品味这些咏梅词,定然会给我们深刻的审美感受和高雅的艺术享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女作家寥若晨星,屈指可数.其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可说是最杰出的一个.李的诗词文赋都有突出的成就,由于词名过高,把其它方面的成就掩盖了,她的词一洗前人的柔靡绮丽的浮艳词风,用白描的手法,如话的语言,开清俊、通脱、恬静、委婉的一代词风,于苏豪周律之外别树一帜,显示了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万贺宾 《文教资料》2009,(18):27-29
叶梦得的<临江仙>词,占<石林词>近1/5,其内容主要有酬赠唱和词、游记写景词、咏物词三类;其词多以组词形式出现,语言风格融清新自然与旷达超逸于一体,喜用同韵创作,句法相对单一,但也能同中有异,未有单调乏味之感.并且词人善于在创作中化用前人诗文典故;词人选用"临江仙"词牌作为创作工具,和词牌体制短小,易于把握以及易写怀古伤时题材有关.叶梦得之词,是苏词向辛词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临江仙>词正体现了这种过渡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尤佳 《考试周刊》2011,(14):23-24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在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发展史上,李清照一度将婉约词推向高峰,成为"婉约派"的正宗词人。李清照词以靖康之乱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而无论哪一个时期都体现着"真率、真实、真性情"的特点。她用手中的笔尽情地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毫不矫揉造作。本文从李清照前后期词的思想内容方面谈谈李清照的词"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而在众多花中她最爱的就是梅,她所作的咏梅词,是梅的家园,更是作者寄托心绪的心灵故园.而梅花也将词人的坎坷经历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词人,其作品的语言风格自出机杼,在运用叠字、口语入词和善用典故等方面,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和极高的造诣,创造出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13.
"以诗为词"可以说是因苏轼词的风格和作法而得名的,但它并非始于苏轼.从北宋初到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经历了它的酝酿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这个发展轨迹当中,有潘阆、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等一批各具特点的词人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或创作理论,从题材、语言、风格、手法等方面逐步发展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为苏轼对其的成熟作了先期准备.  相似文献   

14.
徐思 《考试周刊》2008,(16):168-171
南唐后主李煜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相似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首先,"二李"的词都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且这两个时期的词作风格完全不同,后期词作的艺术成就高于前期.其次,李煜是个纯粹的主观词人,李清照更是以己写己.他们大胆地打破了词的枷锁,至此以后词再也不用"借他人之口言情".再次,李煜善用白描手法.李清照在继承了这种白描手法的基础上,更是做到了语言雅俗共赏,形成了独特的"易安体".比较他们的词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不乏同中之异.李煜在前期所作的一些融入了自己主观色彩的代佳人言情的词中,虽然能做到情感真挚,且刻画得惟妙惟肖,但作为一个男子不免隔了一层.而李清照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出发,则更容易将自身情感直接外化,从而成功地塑造了抒情女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以其柔婉隽永的词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并以此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其词作中渲染出的万种情丝和臻于化境的艺术特色,与其妙用各种修辞紧密相连,达到了后世之人难于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在词的发展过程中,遗民词是唐宋词光辉的最后一页。在宋元之际的词坛,遗民词人形成了江浙遗民词人和江西遗民词人两大创作群体。这两大群体的词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如都具有隐逸的思想特征,创作题材上都由舞榭歌台、秦楼楚馆的男女艳情转为自然之景、隐居之乐等。但是,他们又各具特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就意象的选取、词风的追求、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南宋江浙遗民词和江西遗民词二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刘娥 《考试周刊》2007,(38):91-92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是"婉约以易安为宗"的一代词人。她的词极尽情之笔墨,千百年来被人传诵,其中许多词句成为千古绝唱。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主要有:自我形象的艺术化;委婉、含羞的艺术风格;擅长用铺叙白描手法,创造清切婉丽之美;工于造语,善用叠字。  相似文献   

18.
清代满族女词人顾太清词日常性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人日常生活诗意化、叙事的原生态化、语言的白描与口语化三个方面。这种日常性审美特征,显示出清代中后期词不同于古典传统的审美面貌。  相似文献   

19.
女词人李清照强调“词别是一家”,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她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词中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特色.具有凄婉悲怆的风格,而她最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特色在于,她的词中有丈夫之气,能在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  相似文献   

20.
人格象喻与命运变奏的咏叹——论李清照写花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词对花的大量描写,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花的意象系统,在她词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她词中的花,一方面因与卓异人格的交融而具有外柔内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却形成了一部与历史巨变紧密相联的盛衰变化的生命之史。她竟是一个独特的“花间”词人。由此,本文试图提供一个认识易安词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