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人们总是喜欢说,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天真快乐的一段时光。我想,那只是因为成长的过程很长,所以在漫长的成长中,他们总是喜欢回忆童年。而他们回忆中的童年,已经被他们粉饰得光明幸福,而不再是它本来的样子。真正的童年,应该如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一路走来,有悲有喜。林海音的文笔总是那么清丽隽永,《城南旧事》更是将她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  相似文献   

2.
《红领巾》2011,(7):10-17
60年风雨兼程,《红领巾》杂志伴随了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见证了千万个孩子的美好童年。  相似文献   

3.
赵先皖 《英语广场》2022,(30):45-49
《阿拉比》是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一个短篇。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小男孩,他通过对初恋的美好憧憬和现实的衰败残酷而顿悟了、成长了。小说《灼人的秘密》自奥地利小说家斯特凡·茨威格创作。文中也有一个小男孩,发现妈妈的婚外恋后,领悟了、成熟了。这两篇所描述的都是童年时期的故事,都是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都是带着读者一起“长大”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戚翠荣 《文教资料》2012,(15):21-22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少年巫师哈利.波特的形象。透过这位少年英雄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诸如家庭背景、童年困惑和对家庭对亲情的渴望等方面.哈利·波特的成长之路上随处可以窥见罗琳童年的生活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哈利·波特》打通了罗琳重返童年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从1982年创刊到2007年,《东方少年》已诞生25周年了。25年来,《东方少年》陪伴着几代读者成长,给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正>从1982年创刊到2007年,《东方少年》已诞生25周年了。25年来,《东方少年》陪伴着几代读者成长,给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7.
由《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组成的《红高粱家族》可说是莫言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引起了广泛的阅读和研究,本文从"我父亲"这个形象入手,对童年视角、父亲形象和成长历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开辟莫言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配合素质教育和小学课程改革,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2003年,本刊围绕小学现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英语、自然、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设置了如下栏目。综合类栏目1.《小星星》图片配文字,展示优秀小学生形象。2.《外婆桥》“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的歌谣里流溢出浓浓的亲情和童趣,童年的天空被外婆慈爱的笑脸映照得五彩斑斓。哦,外婆,你让我们难忘童年。本栏目忆童年的学习、生活、成长、趣事、教训、顿悟、人格或人性的闪光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的《童年》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的方法,描绘俄国19世纪末的社会图景,展示底层人民生活状态,同时再现作家童年生活的苦难及他在不屈反抗中不断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丹丹语录:在喧嚣、嘈杂的都市里,读一读《草房子》,想一想乡野的纯美与宁静,看一看散落在油麻地竹丛与夕阳下的那片金色的草房子,听一听微风吹动艾叶哗啦哗啦的翻卷声,闻一闻清风吹拂荷花飘散在空中的清香……这一切都充满了无尽的情趣与诗意。童年,是一个永远迷人的话题;童年是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岁月;童年,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留下痕迹。这种痕迹是刻骨铭心的,即使长大以后也挥之不去。走进《草房子》,它让身处童年中的孩子们感动“从前”——早已逝去的岁月。不一样的成长,却有同样的感动。  相似文献   

11.
约瑟的故事是《圣经·创世纪》里最完整、最精彩、最富戏剧性的故事之一.它短小精悍、语言质朴、形象鲜明,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称赞.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对该故事进行解读,分析主人公约瑟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之旅,阐释《圣经》如何成功地描绘人物的成长、成熟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相似文献   

12.
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以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末的陕西关中农村为背景,讲述学校儿童教育与自我成长的故事。影片主题新颖,重在尝试探索怎样的教育理念,才最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影片创新的视听语言,让观众在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深思中,潸然泪下,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幸福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3.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童年》最基本的主题就是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高尔基以无产阶级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俄罗斯生活中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是促使高尔基成长的直接动因。他在作品的开头就写道:“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以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  相似文献   

14.
李凤群的《颤抖》讲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长故事,主人公童年生活的心灵发育不健全造成她成年后的抑郁疾患,幸运的是成年后的她仍然努力追求自我定位和自我人格的完善.《颤抖》可以看作是以儿童的心灵成长为出发点,以救赎精神创伤为落脚点的故事,其中映射的儿童心理问题影响人的一生,非常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了解高尔基,认识成长小说,产生阅读《童年》的兴趣。2.阅读精彩片段,结合情节,关注环境描写,初步感受外祖父、外祖母形象,了解阿廖沙的童年。3.借助环形图,绘制人物关系图,探索“两个上帝”对阿廖沙成长的影响,体会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6.
《牛天赐传》是一部成长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这是老舍处理个人生命经验的文本,是老舍戴着牛天赐的面具,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速写。老舍在这篇小说中,可能比在散文、自传性作品中更为真实地讲述了自己童年的经验。在老舍为数不多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文字里,仍能找到两种基本的心理意向:被弃和得救。《牛天赐传》是老舍生命初始经验的隐形书写。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现了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历程。以小说中两个舅舅、"小茨冈""好事情"四个人物形象为分析对象,从对边缘人物形象的分析中解读小说黑暗而不绝望的特殊格调。  相似文献   

18.
<正>【课文精析】《社戏》描写了“我”的一段幼时看社戏的往事,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有人说,《社戏》通过“我”的眼睛,表现了浓浓的乡情、真挚的友情、美美的山水情和深厚的母子情。也有人说,《社戏》以故乡美、童年美、人性美、情感美,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给读者以人间挚爱的感受。还有人说,《社戏》的主题是怀念永不复返的童年生活体验与审美体验,还有永远逝去的童年的纯净之美。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Khaled·Husseini创作的首部小说,小说以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之路为主线,详细讲述了他不同时期的际遇和心境变化。文章通过主人公童年、少年、中年的成长心路历程以及从不敢面对到勇敢弥补的救赎行为,来剖析主人公一生的变化,深刻解读其成长历程与灵魂救赎。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作家应担当起为童年而歌的使命,应具有自觉的童年意识和深广的童年关怀,作品中应呈现童趣和美质。刘第红的散文集《白蝴蝶黄蝴蝶》便是作者童年精神集中的诗性呈现,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在大自然怀抱里幸福成长的过程,记叙了其童年时代嬉戏玩耍的诸多欢乐场景,对故乡的农事物语、风俗民情进行了诗意的发掘和书写,作品洋溢着童年之趣,浸透着童年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