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境美是舞蹈中的灵魂和精髓,也是舞蹈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舞蹈作品中的意境应该是描绘生活景象和表达思想感情而形成的统一融合的艺术境界,它在舞蹈作品中表现为寄托着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创作思想,"情"与"景"、"意"与"境"的完美统一使精神内涵将外在的动作与内心情感结合起来,构建了舞蹈作品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概念。中国的诗词讲意境,散文也讲意境,舞蹈、绘画、音乐无不讲究意境。大凡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无不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意境美。意境这一概念,始见于相传为唐朝王昌龄所作《诗格》,他谈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昌龄之后的中、晚唐诗人和  相似文献   

3.
意境美是客观存在于人类审美意识中的综合性美感追求,而舞蹈意境的营造就是一个情景的交融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景、情、形、象、境逐步塑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舞蹈的结构层次.我们应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和实践去挖掘舞蹈中的意境美,去营造舞蹈的意境美,从而使舞蹈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推动舞蹈艺术不断向更高的层面提升.使每一个舞蹈都具备深邃而悠远的意境,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舞蹈意境的最高境界,让中国舞蹈艺术屹立在世界艺术之巅.  相似文献   

4.
<正>《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它文辞优美,意境深远,结构严谨,堪称古诗的典范,被后人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点也不为过。其文辞与意境之美,人们已做过各种各样的赏析和评价,却似乎忽略了其结构之美。笔者认为,正是该诗看似平淡的结构编排,造就了全诗的百转千回,成就了其经典与绝伦。这首诗歌以月为线索,以春、江、花、月、夜为明珠的链式结构,是很明显的。它描写了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  相似文献   

5.
意境新探     
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概念。诗讲意境,散文也讲意境,音乐、舞蹈、绘画无不讲究意境(绘画或称画境,音乐或称乐境)。大凡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作家艺术家,无不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意境美,否则,便失去了艺术创作的价值。意境这一概念,始见于相传为唐朝王昌龄所作《诗格》,他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昌龄之后的中、晚唐诗人和评论家(如释皎然)又把物境称为“实境”,把情境与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诗文创作追求"中和之美",强调"诗缘情",注重意境的创造;中国书法创作则追求志气平和、不激不厉,强调"书为心画"、"达其性情",中国古代诗文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渗透,使二者的审美精神和理念呈"同源"之势。  相似文献   

7.
在陆机、刘勰的基础上,王昌龄于《诗格》中提出了创作灵感的产生与捕捉的具体途径,并且提出了学习古人的目的在于从前人的作品中捕捉灵感,而不是文意、文辞、字语。在《诗格》中,王昌龄提出了创作的"三境说":物镜、情境、意境,这三种境地,既是并列的,又是递进的,在近代,王国维融合了西方美学理论发展了"三境说",提出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8.
王维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山水诗中融入了他自己感受到的禅趣与参悟,以清净空灵、自然脱俗的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一种审美意境。王维的山水诗体现了诗人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的统一,达到了意境中的"有我"与"无我"之美。他的山水诗同样又体现了动态的诗情与静态的画意的统一,呈现了"诗中有画"的意境之美。虚实相生这一创作特点的使用,使得王维的山水诗又将意境美融合于象内之境与象外之境的统一之中。  相似文献   

9.
正鉴赏诗歌文句,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需要赏析的诗句,往往是诗中的名句,或以意胜,或以情胜,或以韵胜,或以意象发人之思,或以境界动人之情。鉴赏诗歌名句的过程就是诠释其意象、意境、手法、语言的独特之美的过程。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其独特之处,并且进行适度解读。这类考题往往以"请对这首诗某一联(句)进行赏析"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对于这种较为开放的题目,我们可以以"手  相似文献   

10.
舞蹈之魂就在于舞蹈之美,不仅是形式美,更在于形式动作折射出的情感心灵之美,最终体现为形式美与内涵神采水乳交融的"圆融"之美。故而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就成为高校舞蹈美育的核心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  相似文献   

11.
诗最讲究意境,没有意境便没有诗。散文是无韵的诗,同样要讲究意境,没有意境就失去散文的生命。意境是情、理、形、神在艺术形象中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散文创作极其活跃,确有新的崛起,象前面所说的那种散文并不难见。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散文作品,思想感情干瘪,技巧平庸无奇,创造不出美的意境,没有新的启示:或者格调轻浮,索然寡味,缺乏感人的力量;或者囿于成法,生搬硬套,令人生厌;或者堆砌浮词艳句,情浅意薄,过目即忘。总之,散文这枝鲜花,精粹警策的,玲珑剔透的,情真意切的,使人读后感到醇厚香甜而历久难忘的为数不多。于是,我们有理由来关心和呼吁:让散文象诗那样有意境美,让散文这枝鲜花开得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2.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这类文章大多是在通俗易懂的故事叙述中揭示古诗词的创作经历、背景、内涵等,将诗词名句包含其中,文质兼美,故事生动,容易使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就是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章以送别为线索,文中有诗,诗文互照,  相似文献   

13.
诗歌、音乐与舞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艺术形式。《春江花月夜》亦是诗中有乐舞、舞中显诗乐、乐中含诗舞的典范。其诗篇浸润着深邃优美的意境,其乐章洋溢着空灵纯美的情感,其舞蹈传达着细腻唯美的韵律。文章从诗乐舞之间交融互补的角度出发,对《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之美进行解读、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按照等效论的观点,翻译的原则是再现原作效果。诗是高度集中审美形式和形象思维艺术,即"神美"。而古诗的形式包括节奏以及一切修辞手段都传递着美,即"形美"。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同时达到形合和意合这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诗以有意境而自成高格,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诗是心灵之声,有意境则自有诗美诗,高度凝练才有韵律之美,诗品源于人品;诗道唯在妙悟。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言外意、弦外音、意外味,与诗人"相亲相近"呢?这既是现代小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复习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画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宋代山水画造型、笔墨、构图及意境表达方面具有显著时代特征,其虚实相生、诗画交融的情景之美;格物致理、穷开万物的理学之美;观物察己、山水自然的重构之美;景意一体、气韵生动的淡雅之美;"简化物象"、"以大观小"的空间之美共同构成的宋代山水画意境美,至今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画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宋代山水画造型、笔墨、构图及意境表达方面具有显著时代特征,其虚实相生、诗画交融的情景之美;格物致理、穷开万物的理学之美;观物察己、山水自然的重构之美;景意一体、气韵生动的淡雅之美;"简化物象"、"以大观小"的空间之美共同构成的宋代山水画意境美,至今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能使人心灵沉浸乃至陶醉。  相似文献   

20.
《北方》是艾青一首风格独特的抒情诗。诗中善于用色泽、光彩的渲染以及构图、线条的安排增加形象的鲜明度,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景述事,使诗既充满激情,又有画的意境。本文运用一定的美学理论,从经营构图之美、光彩映衬之美、虚实相生之美、音声之美、动静之美几个方面论述了这首诗的绘画之美,概括了诗中抒发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