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文本解读主要是指解读诗歌文本的能力,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文本成为中学教材解读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以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为例,探讨中学教材的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2.
诗题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赏诗题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诗题常常包含时间、地点、题材、情感、写作缘由等信息,巧妙地解读诗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3.
诗题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赏诗题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诗题常常包含时间、地点、题材、情感、写作缘由等信息,巧妙地解读诗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4.
狄金森"死亡"诗歌里存在大量新奇隐喻,让人感到突兀难解,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狄金森"死亡"诗歌,能从认知层面揭示狄金森"死亡"诗歌所蕴含的各种隐喻之迷,从而更好地体验其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诗歌有效教学关键在于有效解读。诗歌有效解读除了把握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之外,还要抓住某些表现细节的其它词如数量词、名词等赏析精当的画面,把握细腻的情感。诗歌有效解读除了抓住主体画面,赏析画面本身之外,还要抓住细节领会画面的某些细微之处,从而更加精准地解读诗歌。教学中引领学生阅读的同时,让诗歌充分发挥其审美功效,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6.
读诗,尤其是读古诗,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万般感受,千种体会,可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种感觉。如果我们能在古人与今人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从诗歌提供的信息中,理解诗人,理解诗歌,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或许能让我们豁然开朗。一、从题目入手。解读其中的信息"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切人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题目中的"闻笛"不可忽视。全篇四句,前三句全是用来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个性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诗歌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诗歌文本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直接影响着高中生对诗歌文本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和掌握,诗歌文本解读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内容。因为相对于其他题材的文章来说,诗歌更加抽象,其内涵更加含蓄隽永,高中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创新,以此促使高中生能够更好地解读诗歌文本。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的含义和重要作用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高中生感悟到诗歌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从诗歌"I measure every Grief I meet"中包含的情感概念隐喻的角度出发,运用情感隐喻的工作机制和分类来解读狄金森的这首诗歌。本文采用的方法是案例分析法和解释法。结果表明,从诗歌中隐含的主旨——情感的隐喻性角度出发去解读狄金森这首诗歌是有效可行的。此研究为我们解读英语诗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我们更好地欣赏英语诗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庄建国 《现代语文》2007,(1):124-124
对诗歌的欣赏角度不一样,其解读的内容也往往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因此,选择一种科学的欣赏角度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意,把诗歌的美解读出来。对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历来有两种欣赏角度,一种是从诗歌的技巧来解读,欣赏到诗歌的艺术美,另一种是从文化背景来解读,挖掘到诗歌的深层含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个方面虽都令人信服,但是却难以解读诗眼“断肠人在天涯”。  相似文献   

11.
古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诗歌鉴赏又是高考必考题型。古诗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愫、学习和继承文化传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常态的古诗歌教学并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作者的真实意图出发,支离破碎地解读文本,指令性的提问意图不明确,造成学生对诗歌的解读错误百出,古诗歌的得分比较低。同时,在古诗歌教学上,教师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古诗歌当作古汉语来教授,故而影响了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教师在古诗歌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诵读,以入其境;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对诗歌进行具象解读,以析其情;教师辅以表演,让学生得其法,以此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课堂诗歌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读、品与感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读诗歌,品味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13.
尹玲玲 《文教资料》2012,(15):33-34
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运用知人论世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者、解读作品。本文以汪端为例。展示知人论世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汪端是清代才女,但是她的诗歌中很少涉及私生活,而且诗歌中充满冷色调,联系汪端生平与诗歌进行解读,则可以看到汪端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忧郁是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基本情绪,那寂寞则是戴望舒诗歌中主人公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本文将结合诗歌文本从以下几方面对寂寞者这一形象进行分析: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寂寞者形象、寂寞的成因、表现;戴望舒后期诗歌的寂寞者形象与前期诗中的寂寞者形象的对比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戴望舒早期诗歌和后期诗歌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解读戴望舒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在务实和繁杂的年代,诗歌没有了掌声,没有太多的人会停下匆匆的脚步去品味诗歌的美丽,诗歌教学也就陷入了困境。如何摆脱这种冷漠尴尬的境地,尝试着用别趣去解读诗歌,让诗歌走进人间,本文就以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相似性关系是解读诗歌的有效路径。诗歌内隐的相似性关系是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相似,且具有规律性的特质。研究诗歌中的相似性关系,能够使千头万绪的诗歌现象变得简明、清晰,从而有效地解读诗歌。  相似文献   

17.
皮尔士提出的语篇象似性概念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音韵、字形和修辞三个层面的象似性解读中国古典诗歌,能更好地揭示古典诗歌独特的魅力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迟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都市诗歌书写中的代表诗人,通过对其《二十岁人》诗集的解读,结合作者的都市意识、创作个性,探究其都市诗歌中的诗学主题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诗歌鉴赏的终极目标应该是通过对诗歌内容情感的解读和意境美的感悟,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而在诗歌教学中,要使审美层次不高的中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华彩乐章中去。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的主要方法有:故事引导法;场景渲染法;相关链接法;背景烘托法;诵读指导法;巧妙设问法。  相似文献   

20.
新批评对阐释诗歌的启示——关于《江雪》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批评派关注文本,关注诗歌语言,其多方面的探讨对解读诗歌有如下启示:文字的本意、比喻义及其在新的语境下获取的独特意义,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的关联,诗歌语言的魅力来源于这些复杂多样的意义的矛盾统一。对诗歌语言多个层面含义的考察有益于对诗歌的深入的解读。此外,在解读诗歌时,还可以关注诗歌语言、结构和思想内涵中所包蕴的对立统一的诸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