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陶峙岳,1891年生于湖南宁乡县,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武昌起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部驰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此后历任国民党部队第一军军长、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  相似文献   

2.
陶峙岳,1891年生于湖南宁乡县,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武昌起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部驰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此后历任国民党部队第一军军长、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9月25日在新疆率部起义,为和平解放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张自忠于11月率部进驻钟祥县,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上将军衔,担任防卫鄂西、鄂北地区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张轸(1894—1981)字翼三,河南罗山人。1913年考入南京陆军第三中学,1918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初选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4年回国后,在陕西镇嵩军刘镇华部任职。1926年转入国民革命军第6军,在程潜手下历任营长、团长、师长等职。1928年,程潜部被桂系瓦解后,离开军界回河南老家隐居。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先后任豫北师管区司令、国民党第110师师长等职。1938年3月,率部参加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会战后,升任第13军军长。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第66军军长,率部赴缅参战。抗战胜利后,历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河南省政…  相似文献   

5.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是当年为抗日青年军而作的著名诗句.作为青年军的后继者邹鹏奇,原本是一位声震寰宇的抗日虎将.从参加北伐战争开始,他身经二百余战,是有名的常胜将军.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他担任275团团长,率部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全歼日军第13骑兵联队,而被誉为九战区"老虎"团长.此后升任92师副师长,99师师长,99军军长、陆军训练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要职.他一生坚决抗日,多次率军杀日寇于全胜.现在庐山仍立有国民党99军抗日牺牲战士纪念碑.  相似文献   

6.
<正>(上接2019年第7期第34页)第三章:新生篇云南空军大起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爆发了内战。1949年12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已呈全面崩溃之势。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和影响下,时任云南省主席的卢汉将军为"顺应全滇父老的要求",让三迤大地兵不血刃地回到人民的怀抱,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在昆明翠湖边的"卢公馆"扣下了到会的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空军第五军区副司令沈延世以及国  相似文献   

7.
朱培德将军 (1889— 1936年 )为中华民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曾是孙中山先生晚年主要的军事助手之一 ,历任广东革命政府大本营拱卫军军长、代理军政部长等职。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 ,率部攻克江西等地。 192 7年后 ,先后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参谋总长、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曾主持对日抗战的筹划准备工作。朱培德字益之 ,1889年 10月 2 9日 (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 )生于云南省盐兴县 ,祖上以开发盐矿为业。朱培德七岁丧父 ,家境渐趋衰弱。他自幼好学 ,并喜习武强身。受当时军事兴国思潮的影响 ,他于 190 7年考入陆军随营学校。…  相似文献   

8.
10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2月9日,卢汉率部在昆明起义,春城昆明迎来了解放。为争取云南起义,早在1946年4月,刘少奇、朱德在延安亲自部署了争取滇军起义的工作,叶剑英总参谋长和军情部部长李克农直接领导了这项工作。滇军抵达东北后,1946年5月27日,滇军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于海城率部起义。1948年10月,滇军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在长春率部起义,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1949年2月,卢汉委托与中共有联系的民主人士宋一痕,向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递交了他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信件,卢汉在信中表示了反蒋的政治态度,并请求中共派代表到云南,以及和中共中央建立电讯联系,时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负责人潘汉年接见了宋一痕。同时卢汉又派人与桂滇黔边纵队副司令员朱家璧联系,5月底桂滇黔边纵队领导和卢汉代表龙泽汇在寻甸磨盘寺举行第一次会谈。6月,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叶剑英和军情部部长李克农,委派参加北平起义的原国民党北平警备总司令周体仁(云南人,傣族)返回云南策动卢汉起义。  相似文献   

9.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是当年为抗日青年军而作的著名诗句。作为青年军的后继者邹鹏奇,原本是一位声震寰宇的抗日虎将。从参加北伐战争开始,他身经二百余战,是有名的常胜将军。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他担任275团团长,率部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全歼日军第13骑兵联队,而被誉为九战区“老虎”团长。此后升任92师副师长,99师师长,99军军长、陆军训练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要职。  相似文献   

10.
《陕西档案》2005,(3):9-10
1、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曾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后,历任陕西陆军营长、陕西靖国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和第三路司令、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国民联军第十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一师师长。1930年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不久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32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著名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蒋逼令离军出国。抗战爆发后,要求回国抗日,1937年11月在南昌被国民党特务软禁。1949年9月17日重庆解放前夕,被蒋介石指使特务杀害。  相似文献   

11.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韩练成率部渡过琼州海峡,以围军第46军军长身份兼任海南岛防卫司令官、接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集海南党政军权于一身,接受日军投降.蒋介石告诫韩:希望韩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全局观念统御海南.  相似文献   

12.
抗战八年,有六年多时间何基沣是在鄂西北度过的。此间,作为77军副军长,何基沣倾力主持军事教育工作,为77军造就了一批抗战人才;作为179师师长和晋升后的77军军长,他率部奋勇杀敌,长期坚守在荆(门)、当(阳)、远(安)、南(漳)一线;作为中共特别党员,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抵制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分裂阴谋,从各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共及新四军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张、杨率部“兵谏”,逼蒋抗日,早已家喻户晓。然而,为配合这次行动,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还往西北重镇“金城”发动了震惊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兰州事变”,留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淞沪会战后,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云南儿郎被整编成国民革命军第60军(以下简称“60军”)远赴千里之外参加抗战.是时,为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保卫民族的独立自由,60名妇女组成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随60军服务.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出征抗敌的英勇壮举,在台儿庄大战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正>1950年1月,国民党第8兵团在云南蒙自被解放军击溃,兵团副司令汤尧和军长曹天戈被俘。2月第8军237师709团的2000人在团长李国辉的带领下渡过红河上游的元江,退往中缅边境。26军93师278团的一部在副团长谭忠的带领下向缅北撤退,两支余军在缅北的小猛棒会合。这两支部队会合后组成"复兴部队",李国辉任总指挥,谭忠任副总指挥。"复兴部队"用两部  相似文献   

16.
<正>6月30日,蒲江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龙先生再次来到四川省档案馆,为李家钰将军纪念馆布展和编辑出版《沿着李家钰将军的足迹》,补充收集有关档案资料。李家钰将军是四川省蒲江县人,曾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中将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出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抗战爆发后率部出川抗日,转战山西、河南  相似文献   

17.
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率领20余万精锐部队大举向延安进犯,目的是消灭我中央首脑机关和西北人民解放军。在进攻延安前,胡宗南曾向蒋介石许诺:三天拿下延安!3月14日,国民党各路大军开始行动,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领3个师为左路军,由洛川,  相似文献   

18.
1946年春天,我作为民营报纸《大刚报》的记者,访问了驻在鄂北重镇老河口的国民党第十军军长赵锡田。国民党第十军,抗日战争期间以守卫衡阳而名震遐迩,在国民党部队中以能征善战著称。这时,它驻防在豫南、鄂北一带,一面严密监视我刘邓大军南下;一面防止我中原解放区李先念所部突围。中共代表团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同志在重庆同国民党代表频频商谈,希望无条件停止内战,永久消弭内战危机,为实现中国  相似文献   

19.
威远堡战斗是我东北民主联军于1947年秋季攻势中对辽宁开原威远堡地区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进攻作战.关于这次战斗,<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列有专门词条,认为是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司令员曾克林、政治委员罗舜初率部奔袭国民党军第53军116师[1].  相似文献   

20.
肖舟 《档案天地》2013,(6):19-22
随着历史禁锢之门的逐渐打开,对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调查与写作渐成热点。2012年12月12日,《扬子晚报》刊登了题为"最传奇将军"一文。显然,如果这篇整整两个整版、图文并茂的6000余字的独家首度披露的"应该推荐给大家的故事",确是如记者谷岳飞笔下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正驻扎在福建境内,作为时任国民党第70军军长的陈颐鼎迎来了他军人生涯的最高荣光——被蒋介石任命率部跨越海峡从日本殖民者手中收复失散半个世纪的台湾且堪称“二十世纪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