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现已证明寻找一个决策表的最优约简是N P-hard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可辨识矩阵属性约简的基本算法并对求核算法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给出决策表中属性重要性的两种度量,并以此为启发式信息,提出了一种属性约简的启发式算法。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地获得决策表的最优约简。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粗集和Tabu搜索的属性约简算法。首先利用粗集中的一般约简算法,确定开始进行Tabu搜索的属性个数;然后逐渐减少属性个数,利用。Tabu搜索搜寻含有较少属性个数的属性约简。在进行Tabu搜索时,利用任一属性约简必包含属性核来减少算法的计算时间和搜索空间。实例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既具有较高的算法效率,又能以较大的概率得到最小属性约简。  相似文献   

3.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寻找最优约简现已证明是NP—hard问题。本文在差别矩阵的基础上,采用贪心算法的策略,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来寻求最优约简。该算法不仅能在有核的决策表中通过核进行属性扩充求得最优约简,而且在无核的决策袁中也能根据属性在差别矩阵中出现的频率求得最优约简。经实例验证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银行CRM中的数据冗余大、数据挖掘效率低的问题,将基于属性约简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应用在银行CRM中.使用决策表属性重要度属性约简算法简化客户贡献度决策表,实现决策表条件属性的归约.通过该算法在某商业银行CRM数据预处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证实约简算法应用在银行CRM系统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属性约简是知识获取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能够较为有效地获得较优的属性约简,在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属性代价值为启发性知识,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差异表的启发式属性约简算法。实例分析表明,文章提供的算法能够以较大的概率和较高的效率获得较优的属性约简,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决策表属性约简算法的计算代价,利用属性重要度作为启发式运算因子,对基于SKowron差别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进行改进,并证明该方法的合理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获得相同的结果下,该算法可以使计算量减少,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粗糙集的布尔矩阵表示及其重要性,重点研究了基于条件区分能力的属性约简及其改进算法,构造了基于核与条件区分能力,加权条件区分能力的两种属性约简算法,提高了数据挖掘速度.通过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生物启发式方法在决策表中属性约简求解效率不高和难以协同约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混合协同进化的自适应多级联属性约简算法. 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自适应量子角旋转策略,指导参与属性约简的进化种群自适应相互演进,加速算法收敛. 然后构建了合作和竞争混合的协同进化级联模型,根据执行经验记录分割属性种群集,提高约简子种群的多样性,并产生种群精英以增强其寻优经验共享,快速找到全局最小属性约简集. 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典型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最小属性约简效率和精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9,(12):29-38
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是数据预处理的有效方法,但无法处理某些结构复杂的数据.为了进一步拓宽粗糙集的应用范围,通过扩展粗糙集模型或改进属性约简算法以提高粗糙集的数据处理能力.对模糊粗糙集、覆盖粗糙集、邻域粗糙集、决策粗糙集、变精度粗糙集等几类拓展粗糙集模型的一些经典属性约简算法和最新提出的算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后发现,现存的算法在运行效率和空间复杂度等方面限制了拓展粗糙集模型的使用范围.当前研究中拓展粗糙集模型在约简理论完善、大数据处理、特殊数据处理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未来应重点结合Pawlak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的思想、智能算法以及其他一些理论方法来研究拓展粗糙集模型属性约简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缩减知识推理空间,提高分布式环境下知识处理的效率,提出分布式概念格属性约简的理论框架.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思想,从子形式背景和全局形式背景的角度,刻画了核心属性、相对必要属性和绝对不必要属性的属性特征,给出属性约简的判定定理.在此基础上,给出概念格的分布式属性约简方法:首先,使用现有的约简方法分别计算各子形式背景的约简,然后,逐一利用各子背景的约简,通过合并计算得到全局形式背景的约简.给出了算法的实现并用实例验证了它的有效性.分布式约简有效避免了使用现有方法而引起的数据安全和网络通信等问题,提高了约简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