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代经学以科举化为首要特点,其经学诠释传统发展至后期,出现了以《四书蒙引》《易经蒙引》《四书存疑》《易经存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诠解著述.它们以羽翼明初官定《四书五经大全》为旨归,不断为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注入新血.这些渐次完成的程朱理学诠解著作,在明清经学转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在传衍过程中逐渐并行并称,乃至形成"蒙存浅达"的固定话语,甚或成为明代经学的标签化表述,在清人反思明代学术之弊的语境中被反复使用."蒙存浅达"的话语生成史,直观展现了明清经学的嬗变进程,也蕴含着清代学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明代经学以科举化为首要特点,其经学诠释传统发展至后期,出现了以《四书蒙引》《易经蒙引》《四书存疑》《易经存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诠解著述.它们以羽翼明初官定《四书五经大全》为旨归,不断为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注入新血.这些渐次完成的程朱理学诠解著作,在明清经学转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在传衍过程中逐渐并行并称,乃至形成"蒙存浅达"的固定话语,甚或成为明代经学的标签化表述,在清人反思明代学术之弊的语境中被反复使用."蒙存浅达"的话语生成史,直观展现了明清经学的嬗变进程,也蕴含着清代学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洋溢着多维意蕴的学术精神。学术文化化民易俗是《四书章句集注》促进社会文治与民众心智的基本之功;新的时代经学开新是《四书章句集注》适应时代需求革新经学传统的学术自觉;经学大宗创设典范是《四书章句集注》生发学术示教影响的高卓源泉。朱子开新经学的学术风范及其《四书章句集注》是后世中国学问主体学习的永远楷模。  相似文献   

4.
对经学价值的探讨是近代学术史的重要课题,从廖平到蒙文通的学术传承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蒙文通对经学的研究侧重于对学术自身发展与演进轨迹的探讨,他打破了传统经学研究的壁垒,注意到先秦诸子与经学之间的互动,并以此解释经学的周秦之变。基于对儒家经解的研究,他将诸子之学纳入儒学系统中探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学研究方法。蒙文通经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他与其师廖平的学术传承密切相关。蒙文通虽然不认同老师廖平晚年的观点,但廖平的"大小"、"天人"学说却打通了诸子间的壁垒,且暗合中国传统学说整体化的时代趋势,从而为蒙文通的经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蒙文通在廖平经学研究的基础上,打破孔子的权威,也就在廖平处解放了诸子。蒙文通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清季民初的经学归宿为何的历史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经学的发展,但其治学宗旨是强调经学对中国历史、文化之特殊价值,从而为经学正名。  相似文献   

5.
对于《左传》"例"的研究构成了杜预左传学中的重要内容。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和《春秋释例》中提出了"三体五例"及"五十凡皆周公旧法"的说法,在经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左传》的地位一跃超过今文经公羊、穀梁学派。从经学发展的角度看,杜预定"例"的学术实践源自古文经学的治学传统,其《春秋释例》显示了他对前代学术成果的继承;从西晋的政治现实出发,提高左传学的地位不但抬升了古文学派影响力,更满足了司马氏的政治需要,杜预运用其学说保证了司马氏政权的合法性并维护了其稳定,实现了经世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扬雄提出了由伏羲始创圣人之法,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子、孟子,至扬雄这样一个儒家圣人之道传授的统绪,并坚守圣人之道,批评异于孔子的诸子之说以及当时经学的流弊。其道统说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道统思想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别录》、《七略》作为我国目录学的鼻祖,不仅对后世目录学发展影响深远,也对于当时的汉代学术发展影响颇深。文章从《别录》、《七略》出现的历史背景着手,分析了两部书对汉代学术中古文经学的兴起、今古文之争、学术道统等热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曹元弼礼学代表性著作的《礼经学》,实与其早年所撰《礼经校释》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为此从复礼的经学主旨、明例的治礼方法和讲求礼经大意的诠释取向三个方面,论证《礼经校释》对《礼经学》的影响,以呈现曹元弼学术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春秋》笔法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历代学人相应的诠释、阐发不绝如缕,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厚的学术积淀。现当代学人对《春秋》笔法的研究继踵前贤又推陈出新,范围更为广泛,辨析更为精微。诸如《春秋》笔法的渊源嬗变、内涵外延,《春秋》笔法与经学、史学、文学乃至修辞学的复杂关系等论题,学界均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就《春  相似文献   

10.
杜子春是东汉继刘歆之后又一个经学大家,在《周礼》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其著作虽已散佚不传,但通过郑玄注《周礼》所引的187条"杜子春云"可以看出,他已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学术范式,并有专门的著作问世,主要体现在他对《周礼》的校勘、训诂及对其他经师观点的处理方面。他的这一套范式严谨规范,不仅推动了《周礼》学研究的发展,也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经学”研究中,传统经学的知识系统和价值体系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前者被割裂,变成了纯粹的知识;后者被打破,成为了“封建落后”的代名词.但立足于发展的眼光,割裂与打破也可以看作是超越与发展.目前的关键在于:割裂之后如何整合?超越之后如何回归?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Classics     
Vandana Nanal 《Resonance》2017,22(3):323-325
  相似文献   

13.
Classics     
《Resonance》2013,18(5):483-494
  相似文献   

14.
Classics     
Rajesh Kochhar 《Resonance》2017,22(9):889-897
  相似文献   

15.
Classics     
《Resonance》2011,16(11):1071-1091
  相似文献   

16.
Classics     
Y. N. Srikant 《Resonance》2012,17(11):1100-1115
Jack Kilby demonstrated the working of the world??s first integrated circuit in September 1958.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the year 2000 for his part in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The following paper which is reprinted from the July 1976 issue of the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s that led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It is from the pen of the inventor, Jack Kilby himself.  相似文献   

17.
Classics     
S. Mahadevan 《Resonance》2008,13(8):793-794
  相似文献   

18.
Classics     
《Resonance》2007,12(3):91-96
  相似文献   

19.
Classics     
  相似文献   

20.
Classics     
《Resonance》2009,14(7):722-7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