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蓓 《视听界》2009,(2):103-104
现场直播已经越求越广泛地使用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作为电视新闻“限”的出镜记者,是新闻现场直接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叙述者,甚至是直播的调度者.是现场直播的灵魂人物。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以其拥有的报道性、记录性、即兴性等特点在电视节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电视新闻中的记者出镜,是近年来电视新闻改革当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报道方式。记者出镜就是指电视记者站在新闻现场,面对摄像镜头,以口头播报和评述新闻事实为主要内容的采访报道形式。事实证明,电视记者出镜这种报道方式因其新  相似文献   

3.
<正>电视新闻报道,出镜记者往往直接面对镜头作现场分析。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渠道,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使得电视新闻的可信度、真实性和现场感更加强烈。有时与被采访对象近距离交流,有时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总体来讲,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与出镜记者在现场的访谈与表达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那么,电视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应如何表现,笔者认  相似文献   

4.
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发展,出镜记者越来越普遍,出镜记者兼具记者和主持人的特性,既要有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采写能力,也要有主持人的现场掌控和自如地面对镜头的能力。下面就谈一谈新闻出镜记者的诀窍:  相似文献   

5.
现场感,是电视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越来越多的记者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采用现场出镜的手法,通过记者在现场的出镜解说带领屏幕前的观众一起进入新闻现场,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  相似文献   

6.
郭静 《大观周刊》2012,(43):38-39
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就是所谓的出镜报道了。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它如同解说词、字幕一样,是表现电视新闻内容的因素之一。可见,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已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就工作实际感受,对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报道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李朦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01-102
怎样才能使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更精彩、更丰富?在新闻现场的出镜记者至关重要。出镜记者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的,是电视新闻行业内部分工细化的产物。目前,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被新闻从业人员所采用。  相似文献   

8.
黄杰海 《现代传播》2006,(6):149-150
随着电视新闻业务分工的细化,作为现场符号的记者出镜的机会在增多。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表现出色能使新闻增色,表现不当也会使新闻原有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大打折扣。当下的电视新闻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常常是,达到“职业”水准的出镜记者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位,往往各具特色,但出镜效果差的都如出一辙:骚首弄姿,语言空洞,形式大于内容,总之与新闻现场呈现一种“剥离”状态。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是记者在拍摄新闻时录制的现场声音,它记录了新闻事件、影像的同时所记录下来的声音,包括记者出镜解说、新闻人物的语言以及现场声响效果等,真实地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现场氛围等,进而吸引、感染观众,对提高电视新闻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茅震宇 《视听界》2014,(6):113-115
不少人习惯把记者出镜称为"记者出现场",道出了记者出镜的性质,即在新闻事件现场作报道。过去只有直播(包括现场连线)时要求记者必须出镜,现在出镜已是常态。出镜是电视记者的任务和职业特征,这既是电视记者的特别之处,也是电视新闻的优势。如果放弃出镜,等于削弱了电视的一大优势。将电视新闻有形有声的独特优势发挥好,电视新闻的魅力就能成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实力。电视台不应该有专门的"出镜记者"一职。  相似文献   

11.
王珏  王莹 《视听纵横》2010,(1):88-89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面对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或报道者身份出现在屏幕上。出镜记者可以缩短观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主持人兼出镜记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陈黎 《视听纵横》2009,(5):75-76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需要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观众,在镜头前对新闻事实作简单介绍,或对事件进行简要归纳点评。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能起到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场感,能发挥电视媒体传播及时、声画并茂的优势。因此,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的报道形式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贴近性"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新闻现场的生动表述与及时传播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作为受众与现场沟通的桥梁,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的能动性被进一步挖掘和激发,通过以出镜记者为核心的记录与表述,可以灵活地调动新闻导语、电视画面、配音、同期声、综述点评等多种电视新闻要素,并且通过过程化、故事化、情感化的表达,使报道主题得以深化。出镜记者在传播中对所传播的主体以及传播意识、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场直播新闻的增多,作为前台媒体的电视在新闻文本中逐渐凸显出传者因素。从电视媒体自身的前台性特点来看,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报道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中的各色表现与其角色扮演密切相关。出镜记者的角色扮演就是记者在特定的采访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包括采访时的神态、手势、身姿、语气、声调、提问的方式和措辞等。出镜记者的角色可以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三个层次。相应的,出镜记者的角色扮演过程也分为角色期待、角色学习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表现出最基本的角色类型是作为普通人的角色和作为职业传播者的角色,而且这两个角色类型同时并存于出镜记者自身。在优秀的出镜记者身上,这两种角色本质上并不存在冲突,而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对自身角色类型的适宜转换和有效控制是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记者现场出镜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能够让观众感染现场气氛,进而对新闻产生兴趣,并最充分地体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环境信息。出镜记者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效果,然而当前我国的媒体出镜记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出镜记者的专业素质不高。本文分析了出镜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并提出了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有记者出镜,出镜记者现场的表现和提问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节目的成败。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新闻现场要有判断能力;摆正自己与被采访者间的关系;能够引导和倾听、实现采访双方的互动;能够很好把握自身的情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使提问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提高新闻采访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华晔 《新闻记者》2007,(10):56-58
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也迫使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8.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之一飞速发展,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也更为真观、真实。特别是近年来在一些重大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出镜"作为展现新闻真实的一个"着眼点"而成为当今电视新闻的"第一看点"。作为记者出镜打破了单纯现场画面配画外音的形式,给电视新闻报道增加了无限的活力,但出镜技巧很有讲究,值得深思探究。一、"出镜记者"要有强烈的现场感、令人信服的真实感和让观众难忘的亲切感。二、"出镜记者"要把自己当成观众去采访,出镜时要抓"活鱼",要以"点"出镜,抓住细节。三、"出镜记者"要有敏锐的现场观察力;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出镜时的屏幕形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透过荧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新闻记者活跃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与演播室主持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或者进行人物采访,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日渐成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将结合实际工作,对出镜记者这一角色进行初步探析。一、出镜记者的定义、分类及作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闻电视报道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现场采访报道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的新闻电视节目上,现场采访报道不仅更直观的凸显了电视报道的形象,而且进一步的发挥了电视报道的实时性这一特点。同时电视新闻进行现场报道在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要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报道新闻的真实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对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新闻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镜记者在对新闻进行现场报到时,与演播室的主持人进行新闻事件的连接,并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演播厅所播出的新闻画面。出镜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需要敏锐地捕捉新闻的细节以及生动的讲述新闻发生的全过程等。本文就电视新闻现场的报道分析了出镜记者所需具备的高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