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新闻是什么?梁衡说.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为受众所关心的事实的信息传播。在精确定义“新闻”的基础上.梁衡又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  相似文献   

2.
陈朝晖 《军事记者》2008,(10):62-63
近年来,“新闻策划”这个词组在我国新闻界使用频率很高,争论很多也很热烈。赞成者认为:“有新闻就会有新闻策划”:“有新闻竞争就会有新闻策划”。反对者认为:“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凡策划出来的也不能称之为新闻”:“策划新闻只不过是披着新闻的外衣的广告和宣传”。这是争论中极具代表性的两种观点。双方虽针锋相对、各占其理,但双方讨论的概念却不一样.自然难达成一致意见。赞成者讨论的是“新闻策划”,而反对者讨论的其实是“策划新闻”。实际上,“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3.
新闻价值观念与新闻价值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传播“传播什么 ,怎样传播 ,为谁传播” ,都会受到新闻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新闻价值观念决定着新闻价值创造活动的主导方向 ,决定着新闻传播的目标追求和理想境界 ,新闻价值观念也是新闻主体用来选择和衡量新闻价值客体的标准 ,是新闻主体新闻活动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喻红 《新闻世界》2011,(6):28-29
新闻漫画是新闻报道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它以独特的漫画形式服务于新闻内容,作用于报纸的编辑方针,编辑思想。要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待新闻漫画,来对待新闻漫画的新闻价值。新闻漫画不是直接的新闻表述,它的新闻价值不但有新闻的共性,还应有其在报纸版面上体现出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闻从业者要对社会形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要有判断力,对报道对象要具备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要有新闻鼻和新闻眼,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于新闻而言,时效是第一生命。但大多情况下,我们往往为了抢时效,而忽视了对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进一步挖掘。一件新闻的发生,表面看或许感觉就是这件新闻本身,好像没有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必要。但如果看多一点就会发现,这件新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一些事情有着一定的联系,进而可能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如果说,看多一点可以挖掘到新闻背后的新闻,那么看远一点,不仅可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还可挖掘到新闻背后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传统新闻价值观一旦被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所代替,为评选好新闻、大新闻找到一条量化途径,对化解新闻评选中的争议提供了最公正的方法.评选好新闻或大新闻,实际是确定新闻价值量的大小及其社会效果的优劣,摈弃评选者的主观判断就成为关键因素.概括地说,新闻价值决定新闻的社会效果,依据新闻价值判断其社会效果,是鉴别好新闻、大新闻的根本立足点.这一逻辑形成的新闻量化研究,打开了科学分析新闻质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肖邓华 《新闻世界》2013,(6):106-107
媒体之间激烈的新闻竞争使新闻选择背离新闻选择标准,新闻暴力时有发生,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对新闻选择中的不良倾向、原因、新闻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有益于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选择中恪守新闻伦理,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声誉,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刊》2009,(5):27-27
新闻报道仅仅在立场、倾向和意见层面存在片面性,没有割裂、扭曲、破坏新闻事实,可称其为是“新闻片面”。片面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的片面性,而非纯粹的立场、倾向和意见上的片面,也就是说,新闻事实作为新闻的根本属性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遭到质疑,片面新闻依据的新闻事实不客观、不全面甚至是失实的,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明确了“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条件、“短”字特点和“新闻”的共同要素,也就明确了现场短新闻同短新闻、新闻之间的关系。现场短新闻与新闻之间的共性已经不言而喻,新闻的四大要素就是现场短新闻与新闻的共性。现场短新闻与新闻之间的个性也已明确,现场短新闻和短新闻的五个条件,三个特点就是有别于新闻的个性。这里要着重研究的是现场短新闻与短新闻的关系,以具体把握现场短新闻的写作特点。现场短新闻与短新闻的共同特点是: 第一、两者均属报道形式。无论现场短新闻还  相似文献   

11.
指导性新闻与大众新闻艾风本文所论的新闻,主要指消息,也包括通讯体裁。指导性新闻(或称机关报新闻)和大众新闻(或称晚报新闻)在写作技巧、表现形式上并无根本区别,但在新闻内容、主题、视角等方面却差异很大。这种以新闻视角与内容分类的概念,是我国新闻界在一定...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诉讼中,新闻真实与否成为判断新闻报道是否侵权的重要依据。司法界对新闻真实的考察,集中于事实的"有没有"和"准不准"。新闻界对新闻诉讼中新闻真实的认识存在种种误解。实际上,新闻诉讼中的新闻真实首先应是新闻理论范畴中的问题,其次才涉及法律范畴上的界定。  相似文献   

13.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新闻学释义为:“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构成新闻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高,越丰富,价值就越大。”所谓新闻特殊素质就是它所包括的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和趣味性等等,新闻记者要根据新闻价值进行采访、报道,这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才能把握住新闻价值?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认为,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序,与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的及时发现、深入发掘、正确认识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典型新闻题材,及时发现新闻题材,深入挖掘新闻题材,从全…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努力选择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事实,这是新闻传播者的职责和新闻接受者的目标,也是新闻完成自己社会作用的前提。追求尽可能高的新闻价值,除了新闻事实本身以外,就需要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信息进行处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策划。策划,作为加强舆论传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根据,或叫新闻由头,或称新闻来源。事实(包括来源)是充当新闻根据的材料,而这些材料的基本特征“是反映事实的最新动态”,因此,时间新,是新闻根据的本质特征。 但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没有再现,无论是有多大新闻价值的事实也永远成不了新闻。如果新闻再现缺少新闻根据,或者新闻根据太久、太旧,那么再现的则是旧闻。 由此可见,新闻根据是新闻再现的组成部分,而对新闻根据的识别、捕捉、选择,同样是记者新闻敏感的组成部分。因此,新闻根据在新闻再现中的选择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把握时新。新闻姓新。美国学者希伯特说:“报纸的新闻只有一天的寿命,过了一天,新闻就要加上新消息加以改写。”笔者认为希伯特说的“新消息”,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根据或新闻由头。可以说,新闻根据是客观事物作为新闻来发布的时间根据。时新是新闻根据的生命,时旧,客观事实就失去了新闻再现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钟淑珺 《新闻传播》2012,(9):186-187
新闻敏感和新闻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和要求。一个新闻工作者没有新闻敏感,就会把有价值的新闻漏掉,没有社会责任感,写出来的新闻就缺少分量。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外化素质,是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指标。新闻工作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内化素质,是通过新闻敏感性这个外在的指标体现出来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工作责任感,是互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一、具有新闻敏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期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一个不善于辩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这句话点明了新闻敏感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我上篇所写《"短"是新闻的"命"》一文,侧重阐述的是"新闻要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并就如何走出"短新闻必分量轻"的误区,如何破除"重头稿件难写短"的观念,以及如何讲究短新闻采编技巧进行了探讨.本篇侧重研究的则是,要注意在强调写短新闻之时可能被掩盖的另一种倾向,即,为盲目追求新闻的短,违反新闻采写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导致新闻残缺,成为"残新闻".这种所谓短新闻,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更不是受众所欢迎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价值一般表现为新闻事实“社会关心程度强、社会影响程度深、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大”,而新闻策划往往是在原新闻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更大规模的加工。有了有价值的新闻,还应该有好的新闻策划,这样,才能把新闻做好、做大。考察新闻策划对于新闻价值的放大过程及其效应,有助于我们树立新闻策划的主体意识,增强新闻策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搞新闻离不开策划。一张报纸要发展必须依靠成功的新闻策划来增加可读性。新闻策划的基础在余是否有丰富的新闻资源,高水平的新闻资源整合是新闻策划成功的保证。经过新闻策划和新闻资源整合推出的新闻作品,应该是采编人员深加工的精品。这对一张报纸发挥好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扩展新闻报道深度和广度,增加可读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闻价值的大小是由新闻事实本身所决定的,然而,恰到好处的新闻背景运用,又会深化作品的主题,提高它的新闻价值。如何通过新闻背景的运用深化主题,提高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