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邮市与股市比,股市是邮市的小弟弟。邮市在1983年就初具规模,股市的诞生比邮市晚7年。但在投资操作上, 邮市老大哥却是向股市小弟弟学习的。到后来,邮市几乎完全承袭了股市的一套——炒。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媒体发表文章要“救救邮市”。邮市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谁有力量、有办法去救邮市。救活的邮市是什么样?我们不是常常说要与国际接轨吗?据了解,类似月坛邮币卡市场这样的邮市国外是不存在的。我们与谁去接轨?这几年邮市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到底有多少集邮者去邮市买邮票?邮市向何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2月21日,本刊在迁址后重新开张的大钟寺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召开了座谈会。与会的邮商、邮市管理者和集邮者畅谈了他们对目前邮市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36-38
邮市,已成为集邮者和投资者经常光顾的场所,并在集邮界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广义上的中国邮市在20世纪初叶已出现,但那个时候的邮市根本不可能与目前的邮市(本文专指二级市场,下同)相提并论。在中国,真正的邮市出现并形成规模是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集藏基础较好、经济发达的城市出现丁以交换为主的集邮市场,尽管在1988年之前,这种市场未获得官方的认同,但1985年邮市的繁荣却使中国邮市由非法向合法转变提供了可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邮市在世纪之末是否会出现第四次高潮,这是广大邮人都在猜测的事。笔者在对近20年邮市兴衰进行分析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除了1985年呈现的邮市高潮为集邮者数量激增和沉积30余年的价值回归总爆发外,在90年代出现的两次邮市大行情前夕,都存在着邮政资费调升、银行利率降低、中国集邮总公司价格调升以及邮市在底部盘桓现象,而且上述四个现象同时“碰头”时,才酝酿了行情出现真正的火爆和邮市交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邮市与集邮活动休戚相关,自1979年集邮活动恢复以来,大城市的集邮活动与邮市即形影相随,上海的邮市在1980年就出现。这类邮市属于自发性市场。1988年10月4日,上海的"太原路  相似文献   

6.
在2004年夏天一直都比较平稳的邮市,国庆节后却出现连续下滑的走势,以致更多的集邮投资者对邮市发展的信心再次受到动摇,对邮市前景感到迷茫。邮市向何处去?邮市还会不会有大行情?成为当今集邮大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笔者认为,目前与邮市有关的政策面虽然还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但总体还是朝着向好的方面发展,那么有理由相信,邮市摆脱困境,逐步走强应该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7.
2003年11月19日上午,邮市发展研讨会在绵阳市举行。与会者就中国邮市的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邮市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邮市与邮商  相似文献   

8.
近年,面对奄奄一息的邮市,应该说,邮政部门一直都在不断地出台一些救市措施,但尽管减量、降面值、销毁邮资票品、改进版式设计、停用邮资已付戳,严查违规等利好政策频出.邮市行情却屡创新低,3年一小涨、6年一大涨的邮市周期理论看来注定要失灵了。难道邮市真的会一蹶不振?邮市的春天一去不复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上半年的邮市表现,让集藏者和投资者惊喜万分,因为正当许多人对邮市的走强不抱希望,尤其是长期低迷的状态,令参与其间的投资者输得欲哭无泪之际,甫入2006年的邮市却出现了峰回路转的复苏走势。而且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无论是炒得热气腾腾的新邮,还是令人提心吊胆的JT邮票,以及存在着销毁利好刺激的编年邮票,均无一例外地显露出回暖的表现。由此,邮市在经历了长达9年的低迷调整之  相似文献   

10.
“市场永远正确”这是西方经济学界的一句名言,笔者在邮市里偶尔也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最近几年在集邮者与邮商中,对邮市的报怨超过了对邮市的认同。有人说.邮市连续7年低迷,连一些优秀的老纪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即将与邮人挥手而去,在过去的一年中邮市表现如何,成为了集藏者和投资者所关心的焦点。回顾一年来的邮市走势显得非常重要,这是投资者厘定来年操作思路的开端。笔者就2003年的市场表现做一个归纳,希望通过这一总结对继续关心邮市的集藏者和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吴刚 《集邮博览》2003,(4):56-57
邮市自2002年春节之后重新陷入低迷,整个邮市大盘已经创出了自1997年邮市下滑以来的新低,各种邮品价格一落千丈,打折邮品遍地可寻,投资者伤心不已,被套者心急如焚,大量集邮者更是远离了曾经陶醉自我的这一片土地,索性当起了旁观者。  相似文献   

13.
邮市见闻(51)     
每年一度的“歇夏期”又一次光临邮市,稀疏的出摊者与偶而光顾的集邮者让人感到今年夏季邮市的“低温”。经过1年多的大浪淘沙后,纷纷开张的邮市已所剩无几。在上海,也只“卢工”和“云洲”有些规模。少数多次经历邮市暴热骤冷的邮商仍驻守“岗位”,成为邮市中的“铁杆”,从某种意义讲他们是维系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己丑牛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渐行渐远,五湖四海的邮商也己陆续回归邮市。去年腊月二十九日下午,上海卢工邮市便人流稀少,除夕至大年初六关门落锁,初七清晨,卢工邮市大门口又迎来了阵阵吉祥的鞭炮声,在高升的爆竹和一片欢声笑语中,上海卢工邮市也和全国各地邮市一样,迎来了充满希望的大牛年,这一年中,广大邮人将会倾注更多的情感与心愿。  相似文献   

15.
邮票流通领域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说到底无非就是国家邮政发行部门和邮票的再次流通市场,其相互关系也就是现今统称的邮政和邮市的关系,这是中国特色邮市应运而生的产物,数十年来其间的情和缘、恩和怨交织演绎使得中国邮市曲折前行,最后或能途异归同。 (一) 自从邮票问世后不久,邮市就应运而生,其从萌芽交换状态开始到现代化规模经营历经了150年的轨迹,中国的邮市从19世纪80年代起就已现雏形,到了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有了质的飞跃。在此期间,二级市场一直是一级市场的补充,是集邮爱好者调剂余缺,  相似文献   

16.
邮市怎样了?这是每一位集邮者都想知道的消息。笔者感到,集邮者始终关心邮市, 当前这个市场毕竟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6年,从自发形成的市场,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承认为正规合法交易市场,邮市的壮大与发展让集邮者和投资者瞩目。  相似文献   

17.
“这些天你怎么不去邮市啦?”“没啥去头,离解套还远着呢!”这是一位钟情于邮市炒作的散户投资者对我说的话。邮市自2001年4月底“井喷”反弹行情结束后一路下跌以来,许多入市的邮市散户投资者都深陷其中,连一些资深的邮商大户也在劫难逃。套牢了,怎么办?邮市投资者在如何对待邮票套牢面前,却大有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最近,低迷多年的邮市有了一丝暖意。使一些市场投资者和邮商看见了一线曙光。出于对邮市发展的关心与爱护,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邮票敞开供应,以平抑曾经给邮市带来严重损伤的“炒作新邮”。众所周知,1985年,我国发行了世人喜爱、印制精美的《熊猫》小型张,导致一时邮市沸腾,价格飞扬。邮政部门为了平抑市场炒作,随即将《熊猫》小  相似文献   

19.
近期进入卢工邮市的客流不多,内场A区、B区中,邮商人数比顾客还多,好在邮市里有空调,"孵空调"成为邮市的一个新景观。歇息二年的邮市"歇夏期"又卷土重来,酷暑阻碍了爱好者入市的脚步,邮市行情每况愈下。网络间的成交也显得苍白无力,邮票新品行情连续滑落,行情和走势变得更为扑朔迷离,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整体继续胶着盘旋,部分品种有价无市,平淡无奇曾使不少邮人开始迷惑,这些现象都在价格  相似文献   

20.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18-19
经过40个月的下滑调整,邮市由1997年4月的高峰跌至2000年7月的冰点。漫长的调整之路,使许多邮人失去了集邮的信心,投资者更是远离市场,人们对邮市能否再度重振雄风已持越来越多的怀疑态度,悲观论者更是认为邮市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但是绝望中蕴生机的投资准则,往往是不可抗拒的,就在绝大多数人认为今年邮市没戏的时刻,邮市又表现出令人惊愕的走势。2000年8月,随着《小鲤鱼跳龙门》小本票的高开高走,市场人士突然发现市场的潜力是多么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