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签署的协议,第三届中韩基础科学联委会于1998年4月7-10日在韩国大田市召开.中、韩双方各有6名联委会委员参加会议.中方是:信息科学部主任陈俊亮院士(中方主席)、化学科学部主任王夔院士、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任蔡睿贤院士、生命科学部主任强伯勤院士、数理科学部主任白以龙院士以及地球科学部主任钱祥麟教授.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的评审工作,分析了地球科学部各类项目受理、评审及资助情况,梳理了深化科学基金改革的实施情况,并提出了下一年项目评审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的评审工作,分析了地球科学部各类项目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梳理了深化科学基金改革实施情况,提出了下一年度科学基金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的评审工作,分析了地球科学部各类项目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梳理了深化科学基金改革实施情况,提出了下一年度科学基金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于2006年2月15—17日在厦门组织召开了2001和200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期检查暨结题验收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道本院士、化学科学部主任张礼和院士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会议由陈洪渊院士和林国强院士担任专业评审组组长。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部在2005年度的评审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和新时期的工作方针(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从宏观层次指导评审工作。科学部认真贯彻执行委五届二次全委会以及相关委务会的精神、委各项规定、管理办法、《2005年评审工作意见》和“地球科学部工作细则”。“公正”是基金评审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部2003年的评审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委四届四次全委会以及相关委务会的精神、委各项规定、管理办法和《2003年评审工作意见》。评审工作中体现学风建设,引导并培植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良好学风,对“夹杂着泡沫和浮夸语言”的申请从严。把“有无科学价值、资助价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评审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地球科学部先后组织了“地球系统科学战略调研”、“地球科学部‘十一五’发展战略”、“中国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现状比较与资助战略分析研究”、“国外科学基金地球科学学科资助规律研究”等课题,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地球科学的特点、现状及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差距。这些课题是“十五”战略与政策研究基础的延续和深化,吸取和整合已有的战略研究成果和资料,深入分析各类资助数据反映的政策内涵、各类项目资助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启动地球科学“十一五”规划提出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讨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探讨发展近空间飞行器的有效途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于2006年4月17—18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趋势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等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副主任沈文庆院士、  相似文献   

10.
正2月2日,中国科协九届常委会老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老专委)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老专委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岩出席并主持会议。老专委副主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齐让,老专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委员杨继平、李志刚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马宗晋院士。长期从事地质构造、地震预报、地球动力学的研究。1964年完成节理定性分期配套等小构造研究,在国内构造地质教材中广为选用。提出长中短临渐近蕴震模式,成为中国预报强震的主要思想和工作程序。提出现今地球动力学,建立了3个全球的现今构造系统,论证了地球变动的韵律性和非对称性,从而提出以壳、幔、核细分层角差运动为基础的地球自转与热、重、流联合的动力模式构想,对全球构造动力模式进行了新的分析与综合,为灾害和矿产与油气研究提供了部分基础。提出了综合减灾的减灾系统工程设计。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现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主任。。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的面上项目为例,通过对1986-2008年地球科学部面上项目资助情况分析,发现两个特点:第一,以2000年为拐点,资助项目数和资助金额增幅较大;第二,资助青年基金项目及金额所占比例逐年扩大.其原因为多方面的,但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及国家财力不断提升是主要原因.同时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面上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后备人才培养效应、科技成果及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3.
李军 《中国科学基金》2006,20(2):109-109
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和宏观管理,并将结题验收与学术交流相结合,“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2005年度交流会于2006年1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该研究计划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项目负责人、地球科学部及计划局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宜瑜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针对SARS这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科学部都做出了积极反应,使用主任基金已经紧急启动了61个项目,共资助经费1005万元。其中生命科学部22项600万元,化学科学部8项105万元,地球科学部2项90万元,工程与材料科学部13项130万元,管理科学部16项1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信息科学部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有关部署要求已顺利完成。在整个评审过程中,科学部要求委内工作人员和委外专家严格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各项基金管理办法、专家评审工作守则、回避与保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和2015年评审工作意见。为保证评审工作顺利完成,科学部提前布置了有关工作,明确提出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具体要求。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是在陈吉余院士等前辈学者创建的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动力地貌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验室于1989年启动筹建,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高抒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陈大可院士。1实验室概况河口、海岸是地球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广袤地带。从全球范围来看,海岸带,尤其是大型河流的河口区域,是人类  相似文献   

17.
地球科学部2006年的评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和新时期的工作方针(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从宏观层次指导评审工作。在评审中强化科学价值判断;不断深化对通信评议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日,中国科协九届常委会老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老专委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岩出席并主持会议。老专委副主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齐让,老专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委员杨继平、李志刚等出席会议。会议学习了中国科协九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委员们一致认为,中国科协常委会、全委会就全面贯彻落实中央  相似文献   

19.
赵文津,中国工程院院士,矿产勘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学家,1931年生,北京市人。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何梁何利奖专业评委。现任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主任、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顾问组组长。因完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深部探测并获得  相似文献   

20.
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34年9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56~1960年在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金属物理勘探专业学习。1960~1987年历任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实验室主任、电法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1987~1991年任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