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今古奇闻》乃晚清一部短篇白话小说集,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下简称《孙目》)及江苏社科院《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下简称《提要》)等书记载,存世有三种版本,一为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东壁山房原刊本,二为光绪辛卯(1891)北京坊刊本,三为光绪辛卯(1891)铅印本。笔者查阅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东壁山房原刊本,书为聚珍版,凡六册,扉页题“上元王寅冶梅氏选”,扉二有牌记“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孟夏开刻”,卷前题“东壁山房主人编次,退思轩主人校订”,前有序言,署“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夏四月上…  相似文献   

2.
侯富芳 《图书馆杂志》2011,(10):94-96,112
从《明诗综》中摘出的《静志居诗话》单行本至少有卢文?的二十二卷本、周中孚的二十二卷本和扶荔山房姚祖恩二十四卷本三个版本;目前的记载表明扶荔山房大约刻印过四部著名的书。扶荔山房的姚祖恩不是《史记菁华录》的作者姚苧田;姚祖恩辑出单行的《静志居诗话》并不完全等同于《明诗综》中所附"静志居诗话"或"诗话"。  相似文献   

3.
王嘉川 《历史档案》2002,(3):129-130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著录有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类稿》 (以下简称《类稿》) 12 0卷 ,但遍查《四库全书》,并无《类稿》,于是有人认为 ,《四库全书》中《少室山房类稿》是有录无书。真是这样吗 ?查《四库全书》,虽无《类稿》,但集部别集类却收有胡应麟《少室山房集》 12 0卷1,二者书名不同 ,但卷数与类别却正相吻合。是一书异名 ,还是不同的两部书 ?查检《四库全书总目》,并无《少室山房集》提要。将《四库全书总目》中《类稿》提要 (即总目提要 )与《四库全书》中《少室山房集》提要 (即书前提要 )对比发现 ,两处提要前半部分的文句虽…  相似文献   

4.
余读《四库提要》,探究《存目》诸书版本,先后寓目《存目》之书不下五千种,以校《提要》,偶见9牾,尝撰《举正》数条,刊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2期,此则赓续之也。1·《玉山遗响》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贞生撰。《提要》云:“玉山,在泰和仁善乡,初名义山,又改匡山,土人称子瑶山。”按:殿本《四库总目》作“王山”。余见中科院图书馆藏清康熙中讲学山房刻《张篑山三种》本亦作《王山遗响》。此则浙本《总目》。乍视之,“义山”、“玉山”似有语音关系,而“子瑶”与“玉”亦复语义相联。考《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七《江西》五吉安府泰和…  相似文献   

5.
一、张冠李戴的《鸣野山房书目》1958年1月,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潘景郑校订的《鸣野山房书目》,但印行后不久,发现该书存在差错,同年6月,出版社以油印和铅印方式,先后两次补印了一份"关于鸣野山房书目的说明",文云:  相似文献   

6.
元旦后,我接受《旧书业的郁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编者晓雨、安然委托,前往苏州给作者送样书和稿费,我走访了苏州文育山房旧书店的主人江澄波先生。出发前,徐雁老师拿来一篇沈延国先生所写的《苏州文学山房记》,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善本部主任沈津写的《发潜彰幽君独秀蜚声卓越在书林——说苏州文学山房》让我阅读,我对江澄波先生祖上开设的苏州文学山房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赵晨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41-146
[目的/意义]《玉函山房藏书簿录》是清代文献学家马国翰的私人藏书目,其分类具有独到之处,本文意在探讨其特色与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方法/过程]将《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四个部类分别与《经义考》、《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公私书目进行比较,以明确其特色。[结果/结论]《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设类体现出守旧与创新的结合,经编诸类目既借鉴《经义考》,又吸收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创新之处,史编、子编则相对保守,在分类设置上墨守旧规。通过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分类设置的探讨,明晰其兼具保守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点,也因为这种特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类目设置和书籍归类也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尽管如此,《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作为一部私人藏书目,也是具有独特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金钱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3年2月14日晚7点30分,山西电视台的《山西新闻联播》节目,播出《绵山金钱豹不慎坠崖喜获救》的消息。金钱豹瞬间坠崖,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画面。当晚,中央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观众播出这一消息。2月15日晚,山西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陆续滚动播出绵山金钱豹的后续报道,《绵山金钱豹初步脱险》,让千千万万关心金钱豹的人们松了一口气。当晚,中央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联播》节目也再次予以播出这条消息。  相似文献   

9.
《盐梅记》最早见于明末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列入“能品”,题“青山高士”作。《祁氏读书楼目录》、《鸣野山房书目》并著录。看来是明中叶至明末之间的作品,但却早已失传。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记云:“青山高士,姓名、字号、籍里,今已不详;生平事迹无从稽考。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里,有一段贾府为迎接贾元妃省亲而建造的大观园题额对联的故事.当贾政引着众客刚进大观园正门时,一带翠嶂挡在面前.只见“白石(?)崚,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见此,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当宝玉款以“曲径通幽”时,众客连赞:“好极!好极!”后来,大家在园中转了一圈欲出大观园时,忽一峰阻路,大家又都迷了方向.幸亏贾珍在前面引路,峰回路转,豁然大门现于面前,众人更是连声道:“有趣,有趣!搜神奇巧,至于此  相似文献   

11.
厉鹗(1692-1752),字太鸿、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世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厉氏毕生嗜学,著述宏富,除学术著作《宋诗纪事》、《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湖船录》、《东城杂记》、《南宋纪事诗》、《绝妙好词笺》外,还有作品集《樊榭山房集》等。迄今为止,收录其作最全的本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樊榭山房集》整理本。最近,笔者在翻阅“粤雅堂丛书”过程中,意外发现厉鹗一篇词跋,附在《元草堂诗馀》卷末,该篇由五则跋语组成。检上海古籍本,未见,是为佚文,兹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从清初即有宗宋派,中期又有浙派,晚期则有宋诗派及后衍的同光体派。作为浙派诗人翘楚的厉鹗(1692-1752),尤值得研究者注意。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清道咸年问董兆熊笺注、今人陈九思标校的《樊榭山房集》。《前言》中称《樊榭山房集》版本主要有三:一是乾隆本,仅收诗集十八卷;二是道光蒋刻本和光绪徐刻本,只收部分词作及《游仙诗》等;三是光绪振绮堂刻本,  相似文献   

13.
《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0册收录了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人抄本《钟惺文钞》(下文简称《文钞》),此书不分卷,仅存寥寥十五叶。从影印本来看,其丝栏不甚清晰,是用精美的行书抄在半叶八行的笺纸之上的。抄本首叶有"李氏珍玩"、"曼生"两印以及一方"坊*所得"的闲印。首篇篇题《纪盛诗序》下有  相似文献   

14.
吴敬梓的论《诗》著作《文木山房诗说》,自晚清以来,俱云失传。前不久,笔者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了吴敬梓的《诗说》,并作整理,发表在《复旦学报》1999年第5期和《学术界》1999年第5期上,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已有学者联系《诗说》来研究《儒林外史》,或对《诗说》本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扫叶山房创始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对清代著名书坊扫叶山房的创始年代有着不同的说法,其中主要代表有明万历说和明季说等。本文通过对各说的辨析,并考察扫叶山房主人洞庭席氏相关人物的情况,以及席氏购藏汲古阁《十七史》书版的经过,从而确定清乾隆后期当为扫叶山房真实的创始年代。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典故,在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在新闻写作中是否也可以用典?回答是肯定的。新闻用典的主要形式新闻写作中运用典故,大体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直接引用典故、名人名言、诗词名句入题入文。直接引用入题的如1982年9月2日《人民日报》专访标题《不尽长江滚滚来》直接引用杜甫《登高》的诗句;1983年1月13日《铁道建设报》通讯标题《江山代有才人出》,直接引用清代诗人赵翼《论诗》中的诗句入题;《河南石油报》2005年4月15日通讯标题《而今迈步从头越》直接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入题。二是变换运用典故或著名诗词。如1981年3月23…  相似文献   

17.
梅曾亮为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作家,其《柏枧山房集》最能反映他的文学成就。山东聊城海源阁藏书楼主人杨以增杨绍和父子于咸丰、同治年间刻有梅曾亮诗文集三种,其中《柏枧山房集》同治三年补刻本为最佳刻本,亦为足本。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事业,在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以后,形成以雕版印刷术为主流的模式。经过长时期的应用普及,逐渐形成坊刻本、官刻本、家刻本三足鼎立之势,一直持续到清末。有清一代,民间书坊经营时间延续最久,刻书数量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要数继常熟毛晋汲古阁而起的席氏扫叶山房。因此,孙毓修(1871-1922年)在《中国雕版源流考》中说:“清时书坊刻书之多,莫如苏州席氏扫叶山房”,“贩夫盈门,席氏之书不胫而走天下。”谷林(1919-2009年)、汪曾祺(1920-1997年)都曾在文章中赞扬扫叶山房所刻书的贡献,并表示期待,有人能从中国出版史的角度调查扫叶山房的始末,写成一篇报告,记录下其“嘉惠士林”的贡献。如今,复旦大学博士杨丽莹这部拓荒性的《扫叶山房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的问世,终于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  相似文献   

19.
宋文繁冗,南宋尤甚。为编《全宋文》,又不得不读,味同嚼蜡,苦不堪言。但披沙拣金,偶有所获,夜读南宋周南(1159—1213)《山房集》至《刘先生传》,就不禁拍案叫绝,乐不可支。 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说,南宋杂剧只在一些文人笔记里有零星片断材料,“所记全是宫廷中的演出,没有一条是瓦舍中的演出”。而《刘先生传》却为我们提供了市井演出杂剧的生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辑佚》辑录宋人诗话32种、附录3种,为我们研究宋代诗话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用力甚勤,功德无量。然而其书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1.有些诗话未作辑佚,如《百家诗话》、《叠山诗话》、《三山居士诗话》。 2.已辑诗话中仍有不少条目漏辑。 3.已辑诗话中有些条目内容不全,未能收集到更全的条目。如《蔡宽夫诗话》73条"此心非是爱轻肥"下,应据《诗林广记》后集9补"此诗乃乖崖始及第赋以寄傅霖也"。《古今诗话》4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