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天津金融服务业集聚现状的分析,提出影响天津金融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进一步提高金融集聚程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实力、金融集散和其它因素三个维度测度金融集聚程度,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金融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结果发现,金融集聚水平、合理的产业结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都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发挥金融集聚的溢出效益和辐射效应,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鲜有文献从金融资源集聚的角度去探讨。本文利用2003-2011年湖南武陵山片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和混合广义最小二乘(Pooled EGLS)估计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同期反向变动的关系,且各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多数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成负相关,同时从三个层面分析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微观视角下发挥金融集聚的产业集聚效应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规模和创新双重视角,对于金融集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金融集聚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促进企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可通过网络经济效应和信息经济效应促进企业形成创新,从而推动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2001—2019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探索金融集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显著提高了产业集聚水平;金融集聚通过显著提高企业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从而显著促进了产业集聚水平,企业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显著增强了金融集聚对产业集聚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着力发展海洋产业的时代背景下,梳理出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与海洋产业集聚之间的作用机理,基于1997—2012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Panel Data模型,实证了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作用的省际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与海洋产业集聚程度之间并非正相关,对外开放作为至关重要的条件因素,直接制约着金融要素作用的发挥。说明各省必须依照实际情况,三者协调发展,才能有效促进海洋产业的集聚。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8~2018年面板数据,从全国和西部地区两个层面构建了金融产业集聚的区位熵指标,分析了全国层面和西部地区内部视角下西部地区各省份金融资源流动集聚的现状。引入时间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国和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远低于全国整体水平;金融集聚度在全国整体层面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则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建议国家要着力推动金融资源向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聚集,提升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沛  黎齐 《科技管理研究》2014,(10):187-192,201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广东省的产业发展和金融聚集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与实证。选取指数首先确定2003–2012年十年间广东省产业结构和金融聚集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而后运用散点图分析描述广东省21个各地级市的金融聚集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以珠三角为主的金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对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为进一步弄清金融集聚对第二、三产业的不同溢出效应,运用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于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大于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且第三产业的空间外溢效应要大于第二产业的空间外溢效应。同时,金融集聚和信息化的结合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大陆,金融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优质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集中在国内,创造了巨大的金融财富,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但西部地区金融业集聚程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选取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一些基本指标和区位熵来衡量金融业积累水平,并运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产业2015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发达地区金融业集聚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袁华锡  刘耀彬 《科研管理》2019,40(12):126-143
事实上,只有结合水平与效率两个维度评价绿色发展才能科学认识中国绿色发展现状,而二者往往被人为的割裂开来。虽然金融集聚在绿色发展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制于信息非对称性影响,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的空间衰减边界特征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其非线性约束机制更是长期受到忽视。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从水平与效率视角全面评估绿色发展现状,初步检验了金融集聚与绿色发展的时空非均衡冲击特征;其次,借鉴STIRPAT模型,将地理距离矩阵与技术距离矩阵纳入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的空间衰减边界;最后,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对比分析金融集聚与绿色发展在不同门槛约束下的影响差异,得到以下结论:(1)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水平或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在时空上都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初步说明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依赖性和非线性冲击。(2)金融集聚对邻近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影响是一个"先负后正再负"的空间衰减过程,其影响范围大致在400KM或600KM范围内,而金融集聚对邻近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则随距离的增大呈现"W"型冲击,且整体上以负向作用为主,其影响范围大致在800KM内,此外,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明显有助于增强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3)提高金融集聚能够改善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水平的抑制作用,但伴随着金融集聚的增强,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却在显著减弱;只有适度的城市规模才能激发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无论城市规模过大抑或过小都不利于金融集聚作用的发挥,但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作用却不依赖于城市规模的扩张;信息技术的发展,虽不能强化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但却可以增强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海洋产业分布日益呈现出空间集聚的趋势。针对这种现象,运用2001—2011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FDI对我国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FDI都能显著地推动我国海洋产业集聚,但两者的交互作用却会抑制我国海洋产业集聚的发展。最后,为提高我国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竞争力是现代财务学科体系中一个新的领域,当前财务管理理论中新的研究方向,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了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中的部分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行政职能部门制定宏观管理策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姜秀华  任强  孙铮 《预测》2002,21(3):56-61
本文在分析13个变量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给出了判别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一个模型。本文模型包括4个变量:毛利率、其它应收款与总资产的比率、短期借款与总资产的比率、股权集中系数;其中的股权集中系数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直接表征,也是本文模型异于其他预测模型的首要区别。本方模型的回判准确率为84.52%,而对2000年新增加的“ST”公司的判别准确率则达到了95.45%。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能力、创新文化重视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技术市场成熟度、人才市场成熟度、市场集中度、技术发展阶段、大型企业整体能力、企业生命周期等影响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决策模型,明确了原始创新模式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规范我国财政收支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及资金使用效率的监管力度,防止个别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滥用公款、贪污腐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应运而生。其制度的出台及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运行标志着我国财政支付管理制度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阿气然而,在当前事业单位的国库集中收付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弊端,亟待解决。本文就此提出相关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望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5.
沈伟腾  胡求光  余璇 《资源科学》2021,43(5):898-908
理解沿海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行为对于近海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4—2017年中国48个沿海城市近海污染物浓度以及经济增长目标约束数据,考察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财政压力和晋升激励数据,检验了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近海污染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未采用任何约束,施加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会导致无机氮浓度提高约0.020 mg/L,占无机氮浓度均值的比重约为7.17%。由沿海省级到市级经济增长目标的逐级加码幅度每提高1%,近海无机氮浓度将提高约0.007 mg/L,占无机氮浓度均值的比重约为2.51%。上述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和逐级加码均会加剧近海污染。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近海污染的影响会因财政压力以及官员晋升激励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面临高财政压力以及主政官员具有高晋升激励的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以及逐级加码对近海环境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催发了可视化技术的再创新。"豆形图"以其处理海量数据的超强能力可以直观地展现大数据的结构特征,并为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引入"豆形图"及其可视化大数据的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资本市场中典型的金融大数据——超高频数据,构造用于可视化分析的豆形时间序列,分析数据的日内模式和动态特征,为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川、渝、陕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条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2008年北京、上海与深圳三中心城市相关数据为基础,确立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量化的参照指标体系,通过现实条件的对比分析,认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须遵循"省内金融中心—跨省金融联动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呼唤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创新。本文在分析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就资本市场建设、政象陆金融机构构建、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风险投资市场的优化、非正规金融渠道的规范五个方面探讨金融支持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以2004~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2SLS估计方法,对商业信用的融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供应商关系和社会信任对上述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商业信用能够有效发挥融资效应;供应商关系对商业信用的融资效应起到促进作用,而这一作用受到行业竞争的制约;社会信任可以进一步强化供应商关系,增强商业信用的融资效应.  相似文献   

20.
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68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选取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等影响因素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研究发现:(1)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2)金融规模对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较小,而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对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金融结构的优化与金融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