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知甲数比乙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乙数比甲数少(或多)几分之几?”这是小学生较难掌握的一类分数文字题。难就难在甲乙两数都没有一个给定的值。这类分数文字题,我是这样教的。 第一步:通过习题,提出问题。 ①5比3多几?3比5少几? ②5比3多几分之几?3比5少几分之几? ③甲数比乙数多(或少)3/5,乙数比甲数少(或多)几分之几? ①②题不难解答,第③题部分学生束手无策,部分学生的答案是:甲数比乙数多(或少)3/5,乙数就比甲数少(或多)3/5。错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2.
正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补充习题》上有这样的一道题目:从甲地到乙地,大客车要用8小时,小轿车要用5小时,大客车的速度比小轿车慢百分之几?这是一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实际应用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已经形成了解题套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的百分数=相差数÷单位"1"的量。于是乎,他们会不约而同地这样解答:解:8-5=3(小时),3÷5=60%。  相似文献   

3.
复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应抓住“百分数的意义”这条主线,并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帮助学生从纵、横两方面把知识贯穿起来。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复习时可出现下列题目,让学生解答。青山公社去年有拖拉机120台,今年有拖拉机150台,今年拖拉机台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去年拖拉机台数是今年的百分之几?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去年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重点解决以  相似文献   

4.
例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多25%,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百分之几?这道题,有的同学读题后会不假思索,就直接写出答案: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25%。这样解,正巧跌入了问题的“陷井”。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受了整数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的问题的影响,把整数中多与少的规律错误地类推到百分数中去。为什么整数中的规律不能类推到百分数中去呢?因为百分数有自己的特定意义,它是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表示的关系是一种“倍数”关系。怎样正确地解答这道题呢?我们不妨用“设个具体数”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见多就加,见少就减,是小学生解答应用题易犯的毛病。这反映了学生不是通过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凭题目中“多几”、“少几”等字词机械地决定用加法、减法。这会形成学生思维的惰性,阻碍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防止这类毛病的发生。首先,在教学第二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时,应作好孕伏。让学生特别注意弄清“谁与谁比”,“谁比谁多多少(或少多少)”,真正理解“甲比乙多几”就是“乙比甲  相似文献   

6.
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第四册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学生解答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混淆,一见“多几”就用加法,见“少几”就用减法。为了避免这一点,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数...  相似文献   

7.
启发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的关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个单元中,在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这类应用题时,教材安排了一些“多几”用减、“少几”用加的例题和习题,但这种利用间接叙述形式的题目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要独立解答,难度比较大。由于分析问题的能力所限,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往往不注意数量关系的分析,而出现看见“多几”就用加法、“少几”就用减法的错误。要克服这个难点,本人认为关键是启发学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师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应用题”的练习课时,设计了一道“猜猜看”的题目。 教师用投影仪打出题目“小明有12元钱,小红有8元钱。________?”让学生“猜”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生兴趣盎然,都想猜中老师的问题,个个动脑筋,急不可待地举手发言。 生A:“小明和小红共有多少钱?算式为12 8=20(元)。” 生B:“小明比小红多多少钱?算式为12-8=4(元)。”  相似文献   

9.
一、启发和实验一位教师在教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中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 ,出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白兔有10只 ,,黑兔有几只?”要求学生补上条件并解答。设计本题的目的是想要学生补出这样的条件“黑兔比白兔多×只或少×只” ,从而强化本课应用题的结构。谁知大多数学生说成“白兔比黑兔多×只或少×只” ,并顺利地解答出来了。当时 ,我们感到很惊讶 :这种“比多比少”反叙应用题是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的 ,为什么此时学生却能顺利地独立补出相关条件并正确解答呢?这引起了我们对“比多比少”应…  相似文献   

10.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正叙的;一种是反叙的。虽然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解答常见的加减应用题,但在解答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相混淆,机械地见到“多几”就用加法,见到“少几”就用减法。为了防止学生如此错误地理解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一位教师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他的教法是——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例1:“50比0多百分之几?”教师手指例题,直接告诉学生说:“要解答这种求一个数(50)比另一个数(40)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题目,方法十分简单。那就是:大数减小数,把所得的差除以‘比’字后面的数;然后把所得的商改写为百分数。”随即,教师按照这种方法,顺手在黑板上写出了这道题目的解法:“(50-40) 40=……  相似文献   

12.
分数应用题中类似“甲数比乙数多1/5,则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的题,由于单位“1”发生了变化,在解答时常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难以顺利解答。教学中我运用设“1”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收到良好效果。例1.甲数是乙数的4/5,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方法:已知条件是“甲数是乙数的4/5”。乙数是单位“1”,这时设乙数为“1”。根据甲数是乙数的4/5,得出甲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04页例题3。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先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再求和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教材分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通常有三个已知条件,而这类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只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一个条件要用两次,这是学生所不熟悉的新情况,尤其是“比……多,求和”的问题,两次进行同样的运算——加法,更容易与相应的简单应用题混淆。因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们听了某学校一年级的一堂数学练习课。这堂课主要是把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比较。课上,先叫学生板演了一道题:“养兔场养白兔127只,养的黑兔比白兔少32只。养黑兔多少只?”然后,教者把“养的黑兔比白兔少32只”中的“少”字改为“多”字,让学生解答。解答后述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出所谓关键词语“多”字与“少”字来确定用加法还是用减法。课后我们听课的老师建议教者出这样的题目给学生解答:育红小学1980年第一学期三好生有86名,第一学期的三好生比第二学期少15名,第二学期有三好生多少名?结果全班学生都错误地解答为86-15=71(名)。  相似文献   

15.
过去教“比多”“比少”这部分应用题时,讲后给学生总结出两句话。“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让学生记熟背会就放心了。结果呢,不少学生片面理解为:见“多”就用加法见“少”就用减法计算。尤其是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然后再求两个数的“和”的两步应用题时,错误率竟达70%。问题出在那些以间接方式叙述的应用题上。如:(例一)学校养7只黑兔,黑兔比白兔少5只,白兔几  相似文献   

16.
一个平常而易错的算题──记一堂课的前前后后赵玉姬小学数学课中有这样两道题:1、甲数比乙数少37.5%,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2、甲数比乙数多15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许多学生的疑问是:为什么这两道题貌似容易实际却难呢?现就这一教学难点突破的点滴...  相似文献   

17.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百分数意义的实际应用。在这类应用题的教学中,正确分析认识定义中的“一个数”(比较量)和另一个数(标准量)是教学的一个关键和难点。如何掌握这个关键,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 1、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入手,讲清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意义和法则。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知识,如4是5的几分之几,5是标准数量,应作除数,算式是4÷5=4/5。那么,4是5的百分之几呢?启发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或百分数同分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认识到:百分数定义中的一个数是4,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教师先出示训练学生思维的题目: “某车间计划12天生产1800个工件,实际上前4天就完成了计划数的40%。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再提醒同学们注意两点:①解题的关键是什么;②解题时要用上“1800个”这一条件。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讨论这道题目的解题关键,并说出解题的思考过程。经短时讨论,学生们确定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完成全部工件所需要的实际时间或完成余下工件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当教师问及题目解法及其思路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19.
百分数三类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算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这类知识后能更好地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但学生对后两类应用题,往往因搞错标准数而不能正确解题.为了提高学生解答后两类应用题的能力,这里提出几点意见:一、解题应注意的几点(1)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估计计算结果.(2)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占、是、比、增产、增加、超额、超过、提前、提高、节约、节省、减少、降低、还剩、其余、多、少、…….(3)研究是否用“1”(“1”表示什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2页有这样一道题目: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学生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说出解答过程之后,我组织学生思考:把题目改得难一些,将原先的两步解答改成三步解答,可以改条件,也可以改问题。如果改问题,可以问:现在放的教室数比原来多,还是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