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识别学术论文同行评审意见类型、分析不同被引频次下同行评审意见类型在同行评审报告中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加深对同行评议机制的认识,为评估论文学术质量、量化评审专家贡献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首先,将同行评审意见类型划分为正面评价、负面评价、要求/建议(主、次要方面)、问题/疑问、陈述六个类别,经人工标注、获取训练、测试语料后,对比分析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在同行评审意见类型自动识别上的效果;其次,将同行评审报告涉及的学术论文进行主题聚类,进而对被引频次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累积分布、K-S检验、负二项回归分析不同被引频次学术论文对应的同行评审报告中同行评审意见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结论]SciBert模型识别效果最佳;在基于Spearman的相关性分析中,评审报告中正面评价的分布占比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弱正相关,负面评价的分布占比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弱负相关;通过累计分布发现,多数情况下,当累积概率相同时,高被引分区中正面评价的分布占比大于低被引分区、负面评价的分布占比小于低被引分区,K-S检验能够检测到这种差异;在负二项回归分析中,正面评价分布占比、负面评价分布占比分别对被引频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行评审报告中正面评价、负面评价的分布情况与其对应论文的被引频次存在相关性,被引频次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论文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论文学术价值评审中的有限性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任火 《编辑学报》1997,9(3):129-132
论述了科学论文学术价值评审的有限性与可能性。指出:审者评审论文学术价值,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其审稿意见必然具有局限性。因此,审者对论文学术价值的评审,只具有可能性,即认为该论文可能具有怎样的价值,而不是认为该论文肯定具有怎样的价值。认识到审稿中的有限性与可能性,对寻求科学合理的审稿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文评审与文献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论文评审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对论文评审与文献搜索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将现代文献搜索方法和论文评审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论文评审方法.该方法与现今使用的主观评价法不同,是一种客观评价法,由主题、概念、成果搜索评价和参考文献搜索评价组成,可客观迅速地判别论文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4.
10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构成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立 《编辑学报》2014,26(3):296-300
利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JCR)的引证分析功能,从3个方面探讨10种国际权威期刊影响因子的结构特征:1)自引对影响因子的贡献;2)不同类型文献对影响因子的贡献;3)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结果显示:10种国际权威期刊自引对其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均较低;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均在80%以上,述评(editorial)、信稿(letter)和科技新闻(news item)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不容忽视,其他类型的文献对影响因子贡献较小;各期刊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普遍较高。提示:增加期刊自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影响因子,但依靠增加自引来提高期刊实际影响力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规划期刊的文献类型,多发表一些述评、信稿和科技新闻等类型的文献对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影响力是很有价值的;通过引文分析寻找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加强高被引论文的选题策划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宗张建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6):132-142
[目的/意义]睡美人文献是一类蕴藏着巨大科学价值的文献。对国内外睡美人文献识别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梳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综述内容,为国内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按方法属性将识别方法总结为4类,概括各识别方法的基本思路、识别标准、优点及局限性,并参照睡美人文献识别方法的4条原则进行对比,指出各识别方法的适用范围。[结果/结论]睡美人文献识别方法已由单一逐渐丰富,从主观参数向客观指标演变,从单一引文曲线向多种形式曲线并用发展。未来睡美人文献识别研究可从睡眠深度标准再定义、识别方法再组合上深入。此外,还需重视睡美人文献的定性研究和识别方法的验证性研究,重视睡美人引文价值的测度以及预测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学术论文内容构成分析的学术质量鉴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论文的基本构成包括3个方面,即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引用文献内容和学术创新内容,其核心是学术创新内容.文章论述三方面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学术论文质量评审的关键是通过对论文的基础内容、引文内容和创新内容本身及其内在关系的具体分析,确认学术创新内容,并提出基于学术论文内容构成分析的论文学术质量评审和评价原则及要点.  相似文献   

7.
文献传递作为深层次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非常重要,文献传递流程的故障会对服务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怎样识别文献传递流程中的关键故障成了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文献传递服务流程的各个要点的基础上,探讨文献传递流程中的障碍,并采用QFD技术识别其关键障碍,并以此为根据提出文献传递工作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学论文对于科技期刊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加强编辑团队建设、提升编辑的业务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科技期刊学论文的4种选题类型——新题快做、新题深做、老题新做、老题深做,并结合已经发表的论文,讲述了这4种选题的写作模式,以及论文写作的6个技巧。  相似文献   

9.
以《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为依据,从中选择24个学科,就每个学科的论文在不同类型期刊中分布的篇数,占调查论文总数的百分比、涉及期刊种数、文献密度4项指标进行认真的调查与分析,展示一个学科的期刊文献在不同类型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和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0.
知识生产视角下学术论文质量自动评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未发表学术论文质量的自动评审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的问题,探索并建立一套具有引导性、科学性、客观性的论文质量自动评审指标体系,以提高评审效率。[方法/过程]在知识生产视角下,结合科学知识生产要素,分别从论文作者、参考文献、资金项目支持、选题、创新性、科学性、表达形式7个方面,构建论文质量自动评审指标体系,对其量化方法和技术进行简要说明,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项自动评审指标项权重及排序。[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论文科学性、创新性权重值均较高,论文表达形式中的摘要可读性、长度和参考文献所在期刊质量、新度同样是重要的自动评审因素,该结果能够为后续自动评审指标的量化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日本文献评奖的类型、机构、运作模式等方面切入,全面剖析日本的文献评奖体系.并概括其特点和不足,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非书刊文献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经查询梳理,新中国成立后1021种民国时期文献的整理出版物中,非书刊文献的整理出版物有275种,占到总量约1/4,其中包括档案、公报、会议资料、政府文件、资料汇编、调查报告、统计资料、名人年谱、家谱、日记、手稿及书信等,且基本上都是2000年以后的成果。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民国时期非书刊文献的整理出版分成3个时期:民国时期非书刊文献的整理出版经历了2000年以前起始发展,2000-2010年波折发展和2010年以后波浪增长3个发展阶段。分别阐述了3个阶段里非书刊的整理出版状况与特征,呈现出的问题表现为:从文献类型看,极不平衡;从出版机构看,过于集中;从出版内容看,选题集中;从编制形式看,索引缺失4个方面。需要出版社从协调选题,加大调研,突显特色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睡美人与王子文献的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研究睡美人与王子文献的识别方法。分析唤醒机制,为未来在学术交流体系中发现"王子"作者,发掘、唤醒低被引和零被引文献的潜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 采用被引速率指标和睡美人指数两种客观指标识别1970-2005年临床医学四大名刊上发表的睡美人文献;基于以下4个原则寻找唤醒睡美人的王子文献:①发表于被引突增的附近年份;②本身被引次数较高;③与睡美人文献的同被引次数高;④在年度被引次数曲线上,王子文献对睡美人文献的"牵引或拉动"作用非常显著,即至少在睡美人文献引用突增的附近年份,王子文献的年度被引次数应高于睡美人文献。[结果/结论] 由于考虑了全部引文窗的引文曲线,被引速率指标能够识别出那些被引生命周期长、至今仍持续不断高频被引的论文;睡美人指数能够快速识别出睡美人文献,但却无法反映年度被引次数达到峰值之后的引文曲线;将被引速率+发表最初5年年均被引次数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识别睡美人文献。分析发现,综述、指南、著作等"共识型"的文献对于引发那些提出了新思想但尚未被认可的睡美人文献的被引突增起到了关键作用。建议事后识别睡美人文献可采用客观指标与主观界定相结合的方法,事前预测睡美人文献要注意追踪其是否被"共识性"文献推荐和引用,学术评价要特别关注被引速率低的论文。  相似文献   

14.
华斌  吴诺  贺欣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3):58-69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专家个体多维特征刻画的电子政务项目评审专家组推荐方法,提升专家组间项目评审的一致性水平。[方法/过程]以专家个体的长期评审意见为数据源,利用意见挖掘技术实现知识元识别与情感极性获取;构造专家的领域知识结构并动态迭代更新;利用统计分析刻画专家知识水平、评审深刻性、情感风格、领域专长特征,实现基于科学计量的专家特征刻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专家组合的推荐。[结果/结论]本文的方法注重专家组的多维特征均衡,对电子政务项目评审具有很好的问题针对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期刊文献分布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为依据,从中选择24个学科,就每个学科的论文在不同类型期刊中分布的篇数,占调查论文总数的百分比、涉及期刊种类、文献密度4项指标进行认真的调查与分析,展示一个学科的期刊文献在不同类型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和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科技文献特征向量空间和机器学习模型实现海量文献中潜在“精品”的自动识别与推荐,能够提升海量科技文献的科学影响和其科技发展促进作用。设计和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科技文献潜在“精品”识别分类器和模型框架,测度出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和国内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期刊论文的原文及引文特征,运用特征工程构建科技论文特征向量空间;然后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和朴素贝叶斯等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以及深度置信网络和多层感知机等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潜在“精品”的自动识别,并基于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和混淆矩阵构建评价模型识别效果的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1)深度学习模型在潜在“精品”识别方面的效果较差,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的识别效果较优,其中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的潜在“精品”识别效果最佳,决策树识别效果次之,朴素贝叶斯识别效果较差且稳定性不足。(2)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潜在“精品”识别效果越好;无论国际自然科学领域高影响力期刊,还是国内社会科学领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期刊,识别出的“精品”论文全部为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且综述论文的占比较低,国内期刊的“精品”论...  相似文献   

17.
王志翔  谭桂春 《编辑学报》1994,6(3):151-153
科技期刊所载文献中获奖科技成果论文所占比例的高低,是衡量期刊学术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核心期刊而言,力争早、全、快地发表相应学科领域的科技成果论文,做到对未来获奖成果的预见性或后补性报道无一遗漏,是期刊选题组稿工作所追求的完美目标。笔者对《中华航空医学杂志》(下简称本刊)所刊获奖科技成果论文情况进行初步调研,以期提出对本刊优化选题,提高学术质量有参考价值的意见。现将调研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谭雪静 《编辑学报》2017,29(1):93-95
为提高期刊质量与影响力,在中国知网中检索了《海洋科学》1994-2013年发表的论文作为研究的源数据,从刊文量及零被引率的变化、零被引论文外审专家评审意见、基金论文零被引等3个方面对零被引论文做统计和研究.认为加强选题策划、加强审稿工作、加大退稿率、不发“人情稿”,即可避免零被引,从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对如何选题和陈述研究目标进行了描述。来源于直接经验的选题因其是真实问题而有可能具备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描述型研究、预测型研究、改进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四种主要研究类型。目标陈述事实上就是用一句话或一段话阐述研究或写作意图的精炼表达,有固定的模板可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邱宝林 《传媒》2008,(11):109
行业报在新闻信息量和时效性上与晚报都市报特别是网络相比属于弱势媒体。但它可以在深度报道的专业性上有所作为、展现亮点。深度报道可概括成四句话:选题上抓主题深刻的题材,写作上挖掘重大新闻价值,内容上提升信息浓度,效果上体现正确导向。深度报道承担着引领企业发展和行业报舆论导向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