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许多具有关键性、基础性特征的公共数据被各级政府掌握。个人隐私保护是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探究个人隐私保护有利于提升我国政府数据平台开放。[方法/过程]在省级政府官网收集我国20个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政策,运用NVivo文本分析工具,对收集的政策文本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节点编码分析,根据编码分析结果,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厘清目前我国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中个人隐私保护政策的问题和不足。[结果/结论]从制定地方个人隐私保护法、推进数据主体协同治理、培养公民隐私保护意识、制定持续的个人隐私监控策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5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大数据政策是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推动力量,其价值取向分析可以为我国政府大数据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提供借鉴,为大数据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收集国务院及其各部门门户网站发布的政务大数据政策文本共计58份,运用主题分析方法对政策文本中表达政务大数据价值取向的主题进行编码分析,编码过程以NVivo12软件为辅助工具。[结果/结论] 通过主题分析,构建大数据政策价值取向总体框架,框架总结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与科技5个维度的价值取向,并探讨各维度及其具体价值取向间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1996—2021年中央出台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共词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政策文本的发展历程、主题变迁等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利用内容分析法与Nvivo软件,从基本政策工具维度对样本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政策主题持续丰富且呈阶段性变迁,但总体呈现出领域分散、内容过度集中的特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交叉综合应用,但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率存在一定不足,具体政策工具种类的使用也存在明显差异。我国未来政策的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形成多主体长效合作机制,提升政策主体的协同效能;把握数字中国下新发展机遇,拓宽和深入政策主题的关注领域;加强政策工具的合理运用,保障动态平衡、协同发展的政策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针对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和政策不断出台而大学图书馆相关政策极度缺失的状况,调查并分析英国10所著名大学图书馆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为我国大学图书馆今后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过程] 对英国10所著名大学的图书馆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容进行全面扫描,结合隐私保护准则以及隐私关注测量模型进行政策文本的分析,揭示这些政策文本在形式和主题方面的特点。[结果/结论] 英国大学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主要包括隐私政策、Cookies政策和数据保护,颁布主体多为学校;内容主题通常包括保证类、个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类以及事务类,与OECD隐私保护准则以及隐私关注测量模型有较好吻合。这些对我国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个人隐私保护是政府开放数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美国政府开放数据实践中的个人隐私保护政策梳理,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中的个人隐私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对美国政府开放数据相关政策文本的收集,运用NVivo文本分析工具,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编码分析,梳理美国政府开放数据隐私保护框架,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结果/结论] 从发挥多元主体职能作用、隐私保护评估系统构建、隐私数据利用治理、构建隐私计算模型以及法律保障5个维度来构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中的个人隐私保护体系,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数据开放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体系的完善和政策内容的深化细化,有必要对国内外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比较和分析。本文从政策发展视角出发,借鉴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和政策要素理论,构建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分析框架,采用统计描述、定量主题分析与定性内容分析方法,从政策发展历程、政策利益相关者责任、政策主题相似度及关键内容要素等方面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181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制定步伐大大加快,但是在颁布主体、政策数量、动态修订、利益相关者责任分配、政策主题侧重、关键政策内容要素等方面仍有不足。建议未来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引导、多主体支撑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体系;细化对关键政策要素的规定,保障科学数据的质量与复用价值;推进资源整合,注重科学数据与科技档案的关联归档与协同管理;加强政策协同,强化科学数据管理的保障机制。图4。表1。参考文献78。  相似文献   

7.
政府科技新闻已成为发布与推广科技政策、传播与扩散科技成果的重要媒介。当前中国政策研究主要关注科技政策文本数据,对科技新闻这一载体在科技政策扩散过程中的作用关注较少。结合科技政策扩散过程的复杂性与科技新闻的时效性、简明性、广泛性等特征,本文试图挖掘并分析政府科技新闻在科技政策扩散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及规律。首先,利用抽样与数据爬取方法采集并建立科技新闻数据集;其次,利用人工编码和文本挖掘方法识别出科技成果转化主题,并结合政策实施过程要素构建主题关联理论框架;最后,从扩散强度、扩散广度、扩散爆发与扩散分布四个维度研究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新闻时空扩散过程和特征。科技新闻主题与科技政策主题扩散特征具有一致性;科技新闻政策扩散作用特征凸显,不仅能即时而全面地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而且能简洁而动态地反映科技部与各个省市贯彻落实科技政策的侧重点及其关联事件的影响。同时,本文提出的科技新闻主题识别与时空扩散分析方案具有通用性,能够弥补基于政策文本数据研究政策扩散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通过政策计量视角观察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环境全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设计,提供政策、研究、实践等板块之间进行比较的思路与资料库。[方法/过程] 收集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文本形成样本集,利用机器自动抽取和人工规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题标引,构建政策类目框架。[结果/结论] 对政策类目框架中8个一级类目组及24个一级类目进行描述,阐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核心内容主题。以内容主题为分析单元,可以考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理论研究、机构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考察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政策创新扩散规律可助力长三角民生建设事业发展。基于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运用文献计量、文本分析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181份民生档案政策文本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政策创新扩散整体呈现“间断-均衡”式变迁规律,地方政府在学习、竞争中呈现不同扩散模式且政策主体以民政部门为主,政策内容结构总体重收集利用而轻保护开发但不同主体仍有其关注侧重点。据此建议长三角地方政府应注重民生档案政策再创新,加强施策推广民生档案工作品牌,并确保民生档案政策内容均衡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究我国为实现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目标而构建的政策工具选择体系结构,揭示大数据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工具选择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构建由63项聚焦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文本构成的政策样本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集中包含的政策工具进行编码。建立包含基础资源维度、技术维度和领域维度的政策工具选择三维分析框架,通过编码映射,建立其与政策工具编码的关联。从领域维度,使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样本政策文本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结论]政策工具编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数据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缺乏长期规划,政策及政策工具协同不足,政策工具选择欠丰富;政策工具选择结构失衡;需求表达模糊,难以定位关键政策及政策工具等问题。应加强战略规划和发展理念指引,重视政策及政策工具协同,规避公共风险,构建需求驱动和问题导向的政策工具选择体系结构,创新设计与应用关键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描述国家层面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文本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国家政策的概貌,并指出当前政策存在的不足。[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层面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通过搜索引擎、专业数据库和政府门户网站检索政策文本,经数据清洗获得有效样本112份。利用Nvivo10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归纳主题内容;利用Excel表格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频次及百分比。[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起步较早,2015年开始政策数量迅猛增长;初步形成了贯穿数据生命周期的政策框架;国家各部门的政策为国家顶层设计奠定基础;国家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跨部门统筹等方面成绩斐然。但仍存在不足,表现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政府数据及其元数据缺乏统一的组织描述规范;数据创建与汇交、数据归档与保存和数据监管是薄弱环节;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政策需扩展深化;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政策有待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政策需进一步具体化;政府数据知识产权政策亟待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徐婧欣  郭丰  苏鹏 《图书馆》2023,(2):48-55
数据分类分级政策,在数据流通、数据安全、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其演化趋势,有利于发现政策的潜在短板并弥补不足。文章选取“Wolters Kluwer法律信息库”作为政策文本的数据来源,对提及“数据分类分级”的254个政策文本进行了数据处理和人工编码。文章指出数据分类分级政策目前存在基层政策推动力不足、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营利数据应用难等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数据分级分类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公共数据开放被赋予了透明政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促进数据经济发展等多重价值。基于对国际理论的效仿和对国家政策表述的简单照抄,我国各地公共数据开放制度没能精细区分公共数据开放制度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效果,导致价值定位不清晰,造成公共数据开放效果不理想。本文梳理公共数据开放运动的发展历史,立足我国的制度实践分析造成公共数据开放定义不清晰的内在原因,提出应当以价值目标为导向,重新界定公共数据开放概念;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建构不同类型的公共数据开放机制,以期对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制度完善和实践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研诚信政策变迁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对我国中央发布的科研诚信政策和地方响应情况的现状及变迁作了分析,以求把握政策发展态势与阶段重点,为科研诚信建设提供支撑,为我国科研诚信政策发展研究提供帮助。[方法/过程] 搜集整理108份与科研诚信相关的中央政策及80份参照落实中央政策的地方政策,使用政策文本计算与政策文献量化方法,对政策发布时间、发布机构、政策内容及政策响应情况的现状及其变迁进行分析梳理,得到了政策发布的时间特征、重要机构特征、内容侧重点变化以及政策响应的特征。[结果/结论] ①科研诚信相关治理措施早在1980年就有涉及,近年来围绕国家创新建设的需求发文数量骤增,治理的态度更坚决,措施办法也更加具体。②科研诚信的治理由中央政府领导,教育部与科技部是各个阶段的主要管理部门,相关部门逐渐加入进行共同治理,目前已形成合力的格局。③各部门的科研诚信治理着力点、对象与方法略有差异,但总体而言,从方法与目标上来看,逐渐从自我约束、道德教育转变到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齐抓共管。④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的地方省市都积极响应了中央政策,采取措施进行科研诚信治理,但相对而言有一定的时滞。  相似文献   

15.
对普渡大学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政策内容进行整合并将之归纳为数据收集 政策、数据保存政策、数据使用规定、数据管理与维护四大部分,进一步总结出高校在制定数据管理政策时的注意事 项,从微观层面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制定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内容提供具体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政策文本角度分析我国乡村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价值理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及演进脉络,为乡村文化相关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参考。以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条款文本为研究样本,在政策计量视角下,基于外部结构、政策工具、主题特征三维分析框架,依次对样本进行政策主体、发布时间、效力级别等外部结构统计分析,政策工具编码分析,词频统计、构建共现矩阵、绘制网络关系图谱等主题特征分析,基于此进行政策主题时序演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文化政策发展呈持续、稳定状态,但效力级别整体不高;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政策子工具使用情况差异更大;乡村文化政策重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政策演进呈现出由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转向着力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信息化政策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本文选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中央部委出台的与农村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文本共231篇,采用信息计量相关的研究方法对政策文本的主题分布、发布单位与时间变化趋势等进行计量分析,构建了农村信息化政策的主题类目框架体系,共包括18个一级类目、83个二级类目和432个主题词,然后对二级类目频次、一级类目的共现情况以及政策发布主体与一级类目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揭示了政策的历史变迁、关注重点、发布主体合作状况,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政策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政策制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戚筠  何琳 《图书馆学研究》2023,(2):42-53+81
探索国内外数据知识库中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内容,以期为我国数据知识库制定与完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提出建议。文章首先调研22个国内外数据知识库发布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文本;其次,通过文本分析构建政策文本分析类目体系;第三,对其中的政策要点进行评估分析;最后,对比国内外数据知识库的政策要点内容,发现相较于国外,国内数据知识库在政策的数量、完整性、差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议国内数据知识库补充数据创建(C)、数据发布(P)、数据访问(A)、数据归档(D)4个阶段的政策内容,并从完整的数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视角,参考借鉴国外为大学或科研机构服务的机构类型数据知识库中的每个政策要点内容,以完善我国数据知识库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我国43家副省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处置制度进行分析,梳理制度内容构成,总结其共性并提出不足和建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制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目标、组织领导、剔除原则和标准、文献剔除范围、剔除程序以及文献剔除后处理等方面;制度内容构成上总体较为一致,在个别具体内容上基本达成共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建议:提高政策文本的规范性,并使内容尽可能具体;界定政策涉及的术语,厘清政策中术语间的关系;划清主题之间的界限,避免不同主题的重复;扩充处置对象的范围,纳入特殊载体文献;完善对文献信息处置的监督,确保文献信息处置的实施效果。表4。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构建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合规治理机制,以安全合规赋能智慧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实现图书馆多模态融合发展。[方法/过程]以用户数据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度为规制,解析用户数据治理的主题分布;以“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为主轴,以“应用场景”为辅助,采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进行三级主题编码,逐级归纳、提炼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治理的合规要求,进而构建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合规治理机制。[结果/结论]构建包括6个一级主题、41个二级主题以及184个合规要求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治理合规要求体系,形成用户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用户数据运营体系、用户数据规范保障体系等多系统融合共通的用户数据合规治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