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高考已正式落下帷幕,综观全国十几套涉及政治试题的文综与单科试卷,很多政治主观题背景材料新颖、设问灵活多样,综合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现从设问形式与解题思路角度摘取几个典型例子,做如下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把握知识精髓、领悟解题方法、探究命题立意、提高解题能力有所帮助。一、归纳推理型设问此类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或图表的阅读,归纳其“反映了什么或者是什么”,探究其“为什么”,推断预测其“该如何解决”,分析理解其“有什么意义、作用”…  相似文献   

2.
化学开放性试题由于解题方法和策略的不确定性,使得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从各自角度提出合理的解题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化学试题不论什么类型,归纳起来皆由立意、情境和设问三个要素构成。为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各省市的中考化学开放性试题在情境设置上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本文侧重从开放题的立意、情境及设问等选材方面分析这类试题的类型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5年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能力考核目标。这些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它们依次递进,构成一个完整的文科综合能力目标与要求。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前提和基础,要提高文科综合能力,首先要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政治主观性试题由立意、情境和设问三要素构成。立意即命题意图,是指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和能力。情境即背景材料,是为实现考查目的而设置的特定环境,通常表现为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设问是指对考生所…  相似文献   

4.
蔡保 《甘肃教育》2008,(14):60-60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试卷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也就是说,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考查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原理组织答案,其覆盖面之广、设问形式之活,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结合2007年高考全国卷文科综合试卷中政治科试题第40题谈谈政治非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3-25题的分析,从题材、设问、知识三个方面的创新阐释命题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3-25题的分析,从题材、设问、知识三个方面的创新阐释命题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试题不论什么类型,归纳起来,皆由立意、情境和设问三个要素构成。为了考查被测试者的理解、判断、分析、综合、评价和表达能力,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中考政治的开放性试题无论在情境设置和设问方式上均呈现出多样性。 一、开放性试题的情境设置常见类型 1.理论观点型 理论观点型的情境,主要是在被测试者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新知识的特定境况,考查被测试者对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坚持建构主义理论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与情感价值,体现“人本立意”的思想;坚持课程观思想,试题不拘泥教材,通过“脱开教材”来选材设问,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命制上突出新材料、新情境、  相似文献   

9.
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已经完成了“以知识立意命题”到“以问题立意命题”直到“以能力立意命题”的发展过程,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提高了对中学数学“教”与“学”双方的要求,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优化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品质是摆在中学数学“教”与“学”双方面前的首要任务。解数学题的两个基本要求是:一要准确,二要迅速,能否在解题前收集到有用的正确的信息,找准解题的切入点,优化解题思路是解数学题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拓宽解题思路,优化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材料解析题(以下简称“材料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它旨在使学生通过研读相关历史资料,从材料中发现、获取并整理有效信息,再联系所学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比较、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更以其学科内综合性强、分值大、设问角度灵活多变等,令学生头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解析材料题的过程漏洞百出,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解题方法。笔者认为,解析历史材料题必须坚持“四步法”,注意“四要四忌”。第一步:要认真剖解题后设问,获取有关“问题信息”;切忌先…  相似文献   

11.
【高考解读】高考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就是考生对试题案例所提供信息提炼与整理的过程。引入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提供新案例,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目前高考文综试卷普遍的命题方式。这种命题方式要求考生必须具备“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解读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解题的速度和成败。1.获取信息,理解试题要求。考生要①从立意上,了解该试题在探讨一个什么样的问题;②从情境上,了解试题的情境都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内容;③从设问要求上,了解试题要求回答什么,回答到什么程度。包括:(问题指…  相似文献   

12.
立意、情境和设问是试题的三要素。立意是试题的灵魂,要反映试题的测试目的。情境是试题的血肉,要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把立意表现出来。设问是测试考生知识和能力的“触点”,要达到试题的立意,设问是关键。本文仅就高考化学科试题的“新情境”和设问简析如下。高考化学科试题的“新情境”“新情境”是指题目中出现了将中学课本中没有的内容与学生学过的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设计的形式新颖的特定环境。这样创设试题情境是高考化学试题从基础型向基础-能力型转变的需要。从1988年到1995年,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新情境”所占的比例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认真审题有助于学生明确答题方向,关联对应知识,达成解题目的。审题要从题干、设问、备选答案三个试题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兼顾试题整体、题干材料、设问语句、选项四个方面,从中揣摩命题立意,解读有用信息,细化答题方向,排除干扰选项,为答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意义类主观试题可以有效地:考察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中,意义类主观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值较大。从解题思路看,可分为设问引路型、材料引路型和教材引路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主观性试题难度增加,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情况、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考生对主观性试题往往无从下手,得分极低,因此,有必要对“文综”政治科高考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谢飚 《中学教学参考》2011,(32):111-112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高考命题经历了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三维目标”的转变,突出对化学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工夫,注重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政治主观题一般由情境材料和设问两部分组成,情境材料千变万化,设问角度和方式不拘一格,相对于有选项支撑的客观题而言常常是考生比较难"啃"的一块"硬骨头"。笔者认为,主观题作答有一个总的思路,就是要坚持材料逻辑、设问逻辑和知识逻辑的统一。一、材料逻辑:于千变万化中寻找"层次感"情境材料作为命题人设置问题的依托,每一词每一句都渗透着命题人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立意。仔细揣摩材料的层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可以为主观题作答提供重要的文本依托。主  相似文献   

18.
开放性试题立意新颖,设问开放,答案多元化,给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自然成为各地中考化学命题中的热点题型。而开放性试题改变传统试题的结构或解题途径,使试题条件不足,或者过剩,答案不唯一,从而使思维指向不单一,解题途径多样化。开放性试题具有内容的新颖性、形式的生动性、解法的发散性等显著特点,能引导同学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考查同学们的分析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习题的解答过程中,许多同学将得到题目的结果作为解题过程的结束,这种日复一日的“劳作”,题目虽然做了不少,但只能停留在知识型的层次上,不能形成真正的解题能力,更谈不上思维的创新,也不能适应以“能力立意”的高考. 我们认为,一定数量的习题应当做,但不能认为习题做得越多,知识掌握的就越多,能力就越强.解题的过程既是知识的巩固过程,又是能力的提高过程,应当在解中思、思中悟.思什么?思疑问、思知识、悟什么?悟规律、悟能力、悟方法.那么解题后还应做些什么思考呢?  相似文献   

20.
“意义”类试题是指命题者给出具体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主观性试题。这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能力相交融的应用型试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及《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能力要求。这类试题难度大,要求高,同学们往往感觉无从入手,无话可说;解答时不得要领,失分较多。本文以几道“意义类”高考政治题为例,就解题思路谈几点看法。题型特点“意义”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引导词,对这类试题的回答,首先要明确问的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是二者兼而有之。答案要点要密切结合所学知识,紧紧抓住材料中所提供的关键语句。如果是问政治、经济意义的,一般不必把政治、经济意义分得很清,只要分要点即可。此外,有的简答题要求用哲学原理或时事知识来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解题思路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条理清晰,符合逻辑。解题对策对策一:回答经济意义题,可分别从个体(劳动者、纳税人、储蓄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