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提示19世纪早期至 70年代初 ,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二阶段 ,被称为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自由主义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主义 )成为当时世界的三大进步潮流。本单元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应当注意的是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未列入 2 0 0 1年《考试说明》 ;“19世…  相似文献   

2.
一、民主的含义和本质“民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本意是指人民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一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步使用开来,并逐渐成为一种国家的政治制度。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有阶级性的。历史上,随着不同类型国家的出现,曾先后出现过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但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只是欧洲极少数国家在个别时期因特殊历史条件出现过民主制。如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中  相似文献   

3.
张建平 《文教资料》2005,(34):24-25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就世界近代而言,又是这一时期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主导潮流。其中,发生在工场手工时期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发生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既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密切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试将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作一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一、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一)革命开始的标志。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算起,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北美殖民地、法国等地…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教育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进步,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教育在配合经济发展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各国的教育之中,日本教育确实是佼佼者,已取得不少成就。 综观日本教育百年史,曾有过两次教育改革,一次是明治维新期间,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前,中曾根又提出了第三次教育改革,并把教育改革与行政改革、财政改  相似文献   

5.
1929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战结束至今,美国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重建与发展中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依靠政权的力量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复兴和持续增长,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6.
朱能 《中学历史教学》2007,(1):57-60,79-80
1929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战结束至今.美国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重建与发展中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依靠政权的力量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复兴和持续增长,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涉及的历史对整个世界历史曾产生过极大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由此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给人以启迪。同时。这段历史更能启发人们为追求科技进步、追求人类和平事业而努力。历史学科的教育和资政功能在本单元充分地显现出来。复习本单元应着力把握三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重点应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发展的原因、经济状况及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过许多改革的现象,改革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旧的封建残余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调节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的手段。但是,牵动整个社会全局的政治、经济改革并非是和平地顺利进行的,它需要激进的社会力量运用强有力的手段去推动。英国的国会改革就是如此。在英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国会改革,但无论哪一次都经历过激烈的斗争,而且每一次都是在广大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之  相似文献   

9.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的“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一节中讲到,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期,欧洲大陆涌起了一场经久不息的封建国家改革大潮。对其历史地位教材如是评价:这场改革浪潮使各国无一例外地都加强和巩固了封建专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同时又强调它客观上促进早期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0.
戊戌变法是一次带有反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意义是巨大的。它是以挽救祖国危亡为目的的爱国救亡运动,在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其矛头是对着帝国主义的。它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迈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第一步。它是以资产阶级方案为改革内容的政治改革运动,力图将中国改造成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110页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这一目里这样写道:“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发展非常快,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的发展相对缓慢。”在这一段里,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两个概念。这里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应该是指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就属这一类;而老牌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2.
●阶段特征16世纪至19世纪初期,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手工工场的生产力还不足以改变整个国内社会,也无力改变整个世界面貌。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2.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西欧国家进行海外扩张和殖民争夺,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3.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4.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在荷、英、美、法等个别国家确立。5.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6.殖民扩张与争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民族解放运动在美洲兴起并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近代历史的汪洋大海中,曾三次掀起波澜壮阔的国际性改革潮流。第一次是18世纪中后期,风行于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开明专制”的改革潮流。第二次是19世纪50—70年代,发生在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改革潮流。第三次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几乎席卷整个亚洲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改革潮流。这三次改革潮流,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和影响,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4.
进步主义运动是美国在经济繁荣时期进行的一次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改革运动。它是资本主义在矛盾的产物,是美国长期政治变动,社会抗议发展的结果。而中西部农民运动和平民党运动、黑幕揭发运动、文官制度改革运动,促进了进步主义运动兴起。  相似文献   

15.
一次观摩教学,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如下的同题:“如果你坐在正在行驶的火车里从车窗向外看,你看到外边的物体在怎样运动?”很多同学都坐过火车且观察过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因此纷纷回答问题。结果出现两种答案:一种答案是“车外边的树木等物都一个个地迅速往后运动”;第二种答案是“车外边的树木、村庄、甚至大地都在不停地转”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有人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简单地归结为“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已轻形成了共识;而所谓第二、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概括.是对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片面理解和严重歪曲。在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我们国家里,在涉及方向道路的原则问题.主张不问姓“资”姓“社”,不分姓“公”姓“私”,在理论上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在实践上是动摇人们社会主义信念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个封建国家在类似的历史命运下做出的相同选择,但却获得了大相径庭的改革后果:一个仍然是老大衰弱,一个却从此走上中兴之途,成为亚洲唯一独立自主的近代资本主义大国.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改革,明治维新却是一次非常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8.
在五十年代末,美国掀起了一场教育课程改革运动,这场学校课程改革运动是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课程结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此后,一些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也相继进行了课程改革运动,其中有些国家的课程改革是以布鲁纳的课程结构为思想基础。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无论美国或其他一些国家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在实施中都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不少教育家对布鲁纳的课程结构思想产生怀疑,进行批评,就连布  相似文献   

19.
进步主义运动是美国在经济繁荣时期进行的一次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西的改革运动。它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产物,是美国长期政治变动,社会抗议发展的结果。而中西部农民运动和平民党运动。黑幕揭发运动、文官制度改革运动,促使了进步主义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两次到里旺大队参观学习,这次是第三次了。每到里旺一次,就有一次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我深刻地认识到,里旺大队教育革命的胜利,是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斗出来的,干出来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制订的党的基本路线告诉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教育战线历来是两个阶级激烈争夺的一个重要阵地。里旺大队党支部领导贫下中农和学校师生在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教育制度的斗争中,牢记党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