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媛 《新闻界》2012,(16):68-72
韩国OhmyNews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公民新闻网站,其“每位公民都是记者”的口号代表了20世纪末兴起而后广泛发展的公民新闻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OhmyNews的成功与不足,管窥公民新闻发展的现状、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翟梦杰 《青年记者》2013,(17):22-23
"公民新闻"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但是它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却由于2000年初OhmyNews的建立。①该网站推行"平民新闻"制度,网站的任何一名注册用户均可成为OhmyNews的记者。在《我们即媒体》(《We Media》)一书中,作者Dan Gillmor对"公民新闻"概括如下:公民新闻,也称为"参与性新闻",即公民"在搜索、报道、分析、  相似文献   

3.
赵颖 《大观周刊》2012,(40):15-16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逐渐兴起,它使新闻采集和发布的权利从专业媒体流向普通大众,并促使各国兴起了建设公民新闻网站的潮流。本文以公民新闻网的运营为切入点,分析了公民新闻事业的生存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公民新闻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OhmyNews的衰落看公民新闻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hmyNews.com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未能使民众投身于公民新闻事业,且缺乏与传统媒体进行市场竞争的筹码。它的衰落说明,商业化也许不是公民新闻的前进方向。然而,其他道路也不是畅通无阻的。公民新闻是民主的产物,而不是民主的前提。它前进的最大阻碍是民众缺乏讨论公共事务的兴趣。要提升这种兴趣,还需要各种社会机构的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拥有“公民新闻”的传播和接收设备,并且拥有越来越强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这就使得这种以非专业新闻传播为主题的新闻传播模式崛起并盛行,并且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这种新闻模式已经在众多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新闻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笔者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公民新闻进行了解读:对公民新闻传播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也从“使用和满足”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自媒体传播的信息环境和公民新闻的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对公民新闻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钟恩洪 《新闻窗》2007,(3):95-96
2006年12月份,雅虎网站与路透社合作推出了一个栏目叫作YouWitnessNews(你目击的新闻),可以让新闻目击者上传照片或者视频短片,由路透社负责对公众提交的新闻进行选择、编辑,并提供给其它新闻媒体。以这个事件为标志,网络巨头与老牌传统媒体开始携手涉足“公民新闻”这个全新领域。说“公民新闻”新,是因  相似文献   

7.
从20HD5年开始,公民新闻的概念逐渐进入中国,继公共新闻之后,公民新闻再一次引发了国内学界和业界的关注。④随着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提出的“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观念的散播,在web2.0时代的中国语境下,业内外都在寻找公民新闻从理论到实践的切入口。2006年12月1日,《成都商报》在社会新闻版面上打出了“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网友都来发布新闻”的口号,  相似文献   

8.
张羽  赵俊峰 《新闻知识》2006,(11):19-22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纽约到伦敦,从汉城(首尔)到东京,“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正在海外传媒界勃然兴起,有关“公民新闻”的讨论已是沸沸扬扬。[1]在国内,随着媒体对在9·11恐怖袭击、印度洋海啸和伦敦地铁爆炸等重大事件中博客出色的传播作用以及对韩国OhMyNews公民新闻网站的报道,公民新闻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公民新闻也称之为“参与式新闻”,指“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2]也就是说,在公民新闻中,作为普通人的公民发挥了主动和积极的作用,而不像传统新闻时代,新闻从…  相似文献   

9.
郭平 《青年记者》2006,(7):69-71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在堪萨斯州兴起以来,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新闻角度出发的。事实上,欧美国家一贯以古希腊的公民社会为其参照,因此,本拟从政治传播的角度,以古希腊的公民意识特征为基础来考察“公共新闻”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对现代美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推进,从而更深层次探讨“公共新闻”运动对美国现代政治民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公民新闻,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在"重构事实真相"方面的优势。公民新闻是由非专业新闻工作者报道第一手新闻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闻民主,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权的垄断。公民新闻本身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但公民新闻的发布并非不需要"把关人","公民记者"的素质水平关系着公民新闻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专业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构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14)
自1988年"公民新闻"在美国提出以来,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公民传播权力的激活,公民新闻的行为主体发生了变化,由记者改变为公民,其理论建构也由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调整为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面对当下公民新闻的乱象与伦理拷问,公民新闻尤其需要提升公民的"记者素养"。在公民新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传播伦理的追问以及媒体追求社会担当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从"议程设置"理论看公民新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骏骧 《新闻窗》2008,(3):91-93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今天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至今尚未有一个权威定义。嗵公民新闻也称“参与式新闻”,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而以上定义里的“公民”,是特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  相似文献   

13.
赵光  李宏宽 《新闻传播》2006,(10):47-47
艾丰先生在讲到新闻语言时,在提出了“新闻语言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的问题时给了肯定回答,即: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应该具备“真诚”的素质。 新闻语言为什么要“真” 大家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这里讲到的“新鲜”,主要是由新闻的内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众包"模式最早出现在商业领域,在引入新闻实践领域后,被认为是促进"公民新闻"发展的又一契机。本文将探讨在"公民新闻"一度遭遇发展困境时,"众包"模式出现的原因,并以相关媒体的尝试作为实例来论述其特点和引发的变化,分析"众包"模式是如何促使"公民新闻"向"专业的业余新闻"转变的。  相似文献   

15.
秦茜  陆琦 《新闻世界》2012,(8):299-300
公民新闻的概念承袭20世纪90年代美国盛行一时的“公共新闻”理念,其理论思想来源于芝加哥学派的思想家杜威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哈贝马斯。在本世纪初,“公民新闻”的思想被引入中国。但就社会机制和公民意识等方面,中国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公民新闻”这个泊来品在当下的中国并没有发育的土壤与氛围。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源,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物”是新闻具有说服力的最重要因素。任何新闻都是对客观存在即“物”的报道。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  相似文献   

17.
“公民新闻”(citizen jounalism)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大放异彩,意义深远。本文从“公民新闻”的概念界定入手,剖析了公民新闻盛行的原因,探讨了公民新闻在地震报道中凸显的问题,最后指出公民新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丽君 《新闻世界》2010,(9):127-12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新闻"异军突起,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网络力量,但它没有颠覆话语霸权,只是现实世界里话语权结构的再现。本文旨在对"公民新闻"中话语权的分配做一分析,揭示其话语权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是以及时、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职业。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是社会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要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甚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更多的人拥有了及时发布最新信息的能力。普通公民也有可能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人物,"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的口号越来越响亮,使得公民记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不可小觑。本文旨在探讨强势来袭的"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吴飞  黄超 《当代传播》2012,(3):49-52
2011年英国骚乱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种族等社会关系交织的复杂议题,其突发性、破坏性深刻影响了本土公民新闻网站的新闻生产节奏和结构。以"让每一位公民都能报道新闻"为创办宗旨的Blottr.com在反映此次骚乱的本土公民新闻网站中大放异彩,在传播技术、传播机制方面大有突破。它在表现形式上抓住"内容互动"这个重点,在生产模式上把握"移动终端"这个关键,并在实践策略方面以"新闻交易"为核心,形成了自己对类似社会骚乱等复杂议题的新闻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