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才教育的关键是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张大同同志是著名的全国重点中学华东师大第二附中的物理高级教师。张大同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培养物理尖子学生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各级各类物理竞赛中获奖。特别是在1991年的第二十二届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他的两个学生王泰然和任宇翔为我们祖国夺得两枚金牌。在1993年的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杨亮和朱锋两人又获得冠、亚军,杨亮同学还同时得到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项最佳奖。一个学校的学生在同一次竞赛中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在我国物理竞赛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系列成绩充分说明张大同老师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对于他所取得的成绩《文汇报》曾多次报道,我们在这里发表他撰写的一篇有关怎样培养英才学生的文章,文中阐述了他的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做法,这是他十几年工作的心得体会,供广大中学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举行的第1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第20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参赛的9名中学生(物理5名,化学4名)全都获奖。物理自1986年参加竞赛以来,首次获得金奖;化学取得了金牌总数、个人成绩和全队总分3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这引起了各参赛国的关注,被公认为中国队是竞赛之中的世界强队之一。我国参赛成绩的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学物理竞赛的目的是促进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 ,改进学习方法 ,增强学习能力 ,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 ,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中学物理竞赛所需的知识容量较大 ,所涉及领域新颖 ,所用的思维方法较多 ,它是培养优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肥沃土壤 ,也是进行物理创新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多年来 ,陕西师大附中在物理竞赛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连年和兄弟学校一起组队 ,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决赛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根据我多年来竞赛辅导的一些体会 ,谈谈作物理竞赛辅导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我校朱力同学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第7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7月在第37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再夺金牌。自1995年我校毛蔚同学在第26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赛中力挫群雄,成为国际物理奥赛史上第一个女生金牌得主以来,我校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学科竞  相似文献   

5.
《山西教育(综合版)》2008,(10):F0002-F0002
8月3日,张平副省长在省政府会议厅接见了归国返并的第3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山西省实验中学学生廉骉。  相似文献   

6.
1998年7月8日上午。冰岛雷克雅未克大学礼堂,艳丽的迎春花束映红了走上领奖台的11位少年英才的笑脸。他们是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得主。这11名金牌得主中有5名是中国选手,他们几乎包揽了大赛的所有单项奖。中国选手中有一位朴实憨厚的英俊少年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这次国际物理奥赛金牌第一名的得主江苏省启东中学学生陈宇翱。  相似文献   

7.
1987年,中国首次组队参加第19届中学生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1989年,中国代表队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第21届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共获得三金一银四块奖牌。在这四位国际奥赛选手中就有一位是来自安徽,来自马鞍山二中的周沛同学。他不仅一举获得金牌,还捧回了沉甸甸、金灿灿的理论特别奖奖章。这是中国中学生参加历次奥赛的惟一。周沛同学获奥赛金牌为国家为安徽也为钢城马鞍山扬了名争了光,是我省中学生奥赛金牌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自参加国际各科奥林匹克竞赛以来,我国选手夺金获银的报道屡见报端:在挪威举行的第2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中国学生在56个国家的260名选手中,以总分第一荣获金牌;在印度举行的第37届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6名参赛选手荣获3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在匈牙利举行的第8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奥林匹克竞赛中,参赛的3名中国学生全部夺得金牌,并获总分第一名.  相似文献   

9.
李建国,蚌埠市第二中学物理学科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刚过"不惑"的李建国,是蚌埠市乃至安徽省中学物理学科教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他任教辅导的五届学生中,已有近80人次获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安徽赛区一、二、三等奖,其中两人以一、二名成绩入选安徽队参加全国赛分获一、三等奖,并有10余人考入国内名牌大学物理专业。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物理教师》2007,28(9):5-5
第38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于2007年7月13日~22日在伊朗伊斯法罕举行,共有7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队326名选手参加了理论和实验两场比赛.中国队取得了4金1银的成绩,是所有参赛队中成绩最好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是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组织的,1996年在荷兰举行了第一届,之后每2年一届,即与区域会议与国际地理大会同时举行。中国地理学会曾经在2000年组团去汉城参加第三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2004年中国地理学会决定参加2006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为此,决定由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委员会组织进行中国第一届地理奥林匹克竞赛。2006年1月在广东番禺举行。有22个队参加,最后浙江省柯桥中学取得第一名,取得代表中国参赛的资格。一、第六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背景1.竞赛目标第6届国…  相似文献   

12.
我校历来都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近几年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2004年独获宜昌市唯一一块全国金牌,2005年独获宜昌城区两枚全国金牌,2006年再次独获宜昌市唯一一块全国金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启东中学因其出众的教学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而声名显赫,光彩照人。1995年,16岁的毛蔚,首次成为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开赛以来第一位获金牌的女生。1996年,17岁的蔡凯华参加第3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银牌。1997年,17岁的周璐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再获银牌。1998年,17岁的陈宇翱再次角逐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以实验第一、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绝对冠军”,再次捧回金牌。4年之中,升起4颗奥星,4位少年英才从启东中学走向世界。一时间启东中学声名远扬…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四年连续四年担任物理竞赛的辅导教学工作。所教的学生在参加全国中学生第十届、第十一届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第三届力学竞赛、全国第二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据统计获全国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获省级一等奖2人、二、三等奖各1人,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奖励共40多人,其中学生郭奔宇曾三次代表省队参加第三届全国力学决赛,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决赛。笔者对怎样培养学生参加竞赛有一些看法和认识。下面谈谈对培养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做法,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APhO)源于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自2000年4月在印尼举办第一届APhO开始,至今已有7届历史.2007年第8届APhO在中国上海举行,是APhO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APhO是目前亚洲最重要的物理竞赛之一.  相似文献   

16.
曾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2金2银1铜共5块奖牌的黄冈中学,今年又在这项赛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今年7月在阿根廷举行的第38届国际数学奥赛中,该校学生倪忆荣获金牌;在加拿大举行的第28届国际物理奥赛中,另一名学生王新元荣获银牌。一所学校同一年在不同学科的奥赛中获奖,在国际上也十分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南菁中学在已举行的五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均取得优良成绩。他们取得了第三、四届的江苏赛区第一名,第四届的全国第一名,第五届的全国第三名。该校陈丰同学还荣获第十九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银奖。总结自己的经验,他们强调指出,近几年竞赛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校在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荣获2枚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7人进入国家集训队。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学生努力学习的结果;一方面是我们在培训中,坚持了以下八条原则。1品德教育原则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如用我国生物科学家谈家桢等的爱国行动、奋斗历程和非凡成就等感人事例来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尊重科学;用生物教材中介绍的我国科学家研究的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如首次合成了具有全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来增强学生的自豪…  相似文献   

19.
对培养获奥赛金牌学生的回顾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彭大斌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我的学生倪征先后获得湖南省赛区第1名和全国决赛第1名,接着又在第27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金牌.以下仅对倪征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和我的教学工作,作些点滴的回廊一、明确目...  相似文献   

20.
《福建中学数学》2010,(9):F0004-F0004
2010年7月6日至7月12日,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竞赛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举办。经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福州第一中学的苏钧同学(指导老师:王欣等)作为福建省的唯一入选者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摘得竞赛金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