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系统梳理,以便让学生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系统,为进入中学学习数学做好准备。但是,由于总复习课教学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并基本掌握的,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没有新鲜感,往往是教师提一下,学生就说一句,学生在学习时候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又由于教师对复习课教学策略的研究远远没有新授课的多,可供教者参考的成功复习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尤其是期末考试前的总复习,很多学生的积极性都不如之前的新授课教学。一是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熟悉,教师的复习无疑是在"炒冷饭",内容缺乏新颖性;二是对于复习课的教学,教师一般是匆匆复习基本概念后,进入大规模的练习,教学缺乏创造性。一些年轻教师对于复习课还存在着认知偏差,简单地认为复习课就是讲练习,结果导致讲过的、做过的题,还是有不少学生会做错。因而,有老师认为:复习如鸡肋,食之无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 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  相似文献   

5.
英语复习课的趣味性逊色于新授课。内容缺少了神秘感,形式缺乏了多样性,但知识的总量远远超过新授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热情的难度更大,上好一堂复习课对教师更有挑战力。教师是复习课的总设计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和整合所学的知识,做到形散而神聚。为学生创造交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7.
正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8.
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通过学生的再知识、再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新授课并不难上,反而复习课难上。这是因为一般而言,复习课容量大,知识结构繁,学生易感枯燥,教师难掌控,效果提不高。如何引导学生在初三数学复习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初三数学复习课必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考复习课是整个初中教学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上好一堂复习课比上好一堂新授课难度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复习课本身的特点,例如复习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因此学生缺乏新鲜感;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不相同,从而造成复习课上的起点大不相同.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能提高学生复习课上的积极性,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做一探讨并探究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数学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要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早知道了的,应当直截了当地进入主题,点明复习目标,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例如,复习重点概念、定理时,我们将知识要点的整理及基本训练题让学生课前完成,这样做复习目标明确,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吴华英 《考试周刊》2009,(42):75-76
数学复习活动是对已学内容的再回顾、再组织、再应用和再反思。其区别于新授课的显著特征是具有重复性、概括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反思性。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复习却始终是教学中一个必要环节。复习仅仅是知识的再现吗?一般教师的回答应该都是否定的。我们在复习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可以达到巩固知识、训练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三数学复习课有其特殊性,学生因没有新授课的新鲜感而缺乏主动性;教师因没有统一教学模式而比较随意,都降低了复习课的效果.为落实新课程要求,增强复习课实效,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并注重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感悟”,充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3.
知识的巩固消化离不开复习课,复习课就是在新授课以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但是由于复习课中的知识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所以其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感。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激情,高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上好复习课。  相似文献   

14.
新授课、复习课与讲评课是高三政治课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堂类型。就复习课而言,高三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与新授课相比,各轮复习课虽然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方面相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教学理念基本相同,但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一、一轮复习课与新授课的不同1.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看,新授课知识目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赵明红 《小学生》2010,(12):8-9
复习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不同于新授课教学中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教学的巩固应用。它更多的是承载着“回顾整理知识,沟通生成联系”的独特功能。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复习呢?对此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要求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课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本文想就语文教学谈谈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和课外阅读指导等几种不同课的一般教法。 一、新授课:新授课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训练新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教师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解启发,旨在引导,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练练”,把“熟读”与“精思”结合起来。教师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的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如何提高复习效率,争取中考的好成绩,是近年来所有初中数学教师关心的问题。一、复习课的教学任务1.温故补教,形成知识网络。由于种种原因,在新授课结束后,学生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缺陷;另外,遗忘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某知识点及某项技能的掌握,是靠教师在新授时利用各种手段和进行多角度地训练而完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积累,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遗忘。因此,复习课上要查找课堂教学中没有达到或达成度不高的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中的温习补教,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18.
新授课、复习课、训练课、评讲课、实验课和答疑课是最常见的六类课型。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型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安排。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因此,研究六类课型教学结构是中学化学整体教学的着力点。本文拟对六类课型的课堂结构、注意事项做一探讨。1 新授课新授课是教学体系中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六类课型中占的比例最大。所以,上好新授课,提高新授课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新授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从未感知过的新知识的过程,往往最能集中反映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课前慎思总复习课怎么上,一直是一线教师经常头疼的问题。一般做法是将知识系统梳理,再进行各种题型的训练。然而,"总复习"与各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有何区别?总复习的目的是什么?曾经就"整理与复习"请教过孙晓天教授。孙教授说,"整理与复习,就是把学过的知识再‘咂摸’一下,找一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再解决点实际问题,但主要目的就是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都属于复习课。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与发现,也  相似文献   

20.
曹柏生 《中国教师》2012,(14):26-27
<正>复习是教学工作的常规环节,而初中毕业班的复习教学尤为重要。但为了准备思想品德课学业考试,一些教师在九年级的第一学期就早早结束了新授课,复习课虽长达一学期,收效甚微。学生始终如坠云雾中,碰到题目不知如何作答,缺乏基本的解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据本人观察,复习课教学本身就存在大量的问题。(1)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一些思想品德教师的确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但仅停留在单调而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的层面之上,轻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无法将知识"串联"起来,造成知识体系建构的困难和能力发展的瓶颈。(2)缺乏关注生成性问题。课堂教学透露出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