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葛逻禄在唐朝时隶属北庭都护府。《新唐书》说它是突厥族,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与阿尔泰山区的车鼻部相接。唐朝设三都督府管辖之。阴山州都督府管辖葛逻禄谋落部(在额尔齐斯河;(大漠州都督府管辖葛逻禄炽候部(在萨吾尔山);玄池州都督府管辖葛逻禄踏实部(在塔尔巴哈台)。葛逻禄叶护顿毗伽曾因擒获唐朝叛将阿布思,被唐朝廷封为金山王。葛逻禄后来向伊犁河、巴尔喀什湖一带发展。公元九世纪四十年代唐武宗时,有回纥十五部奔葛逻禄,势力颇为强盛,它和回纥联合建立哈拉汗朝。  相似文献   

2.
试述葛逻禄的衰落石沧金十二世纪初期,中亚河中地区存在着一支仍比较强盛的突族系部族———葛逻禄。但此后不久,它在西辽帝国和喀喇汗王朝的联合打击下,很快衰落。葛逻禄走向衰落的具体经过及主要原因,请试述之。公元七———十二世纪活跃于中亚的古代突厥系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3.
迺贤诗歌《送慈上人归雪窦,追挽浙东完者都元帅四首》之一讴歌的是元代将领抗击倭寇侵扰浙东城市庆元的英雄事迹。从迺贤的生平、作品结集、诗歌涉及的对象等方面看,其真实性毋庸置疑。这说明元代是中日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倭寇的侵扰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元朝军民奋起抗敌的行动,是中华民族热爱国家、共御外辱的民族共同体生动而具体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迺贤诗歌《送慈上人归雪窦,追挽浙东完者都元帅四首》之一讴歌的是元代将领抗击倭寇侵扰浙东城市庆元的英雄事迹.从迺贤的生平、作品结集、诗歌涉及的对象等方面看,其真实性毋庸置疑.这说明元代是中日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倭寇的侵扰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元朝军民奋起抗敌的行动,是中华民族热爱国家、共御外辱的民族共同体生动而具体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对岑参在北庭期间创作的"西征诗"所涉及史实,诸家论述多有分歧。根据现有史料,西征的对象应是葛逻禄东支。西征顺利解决了由漠北进入北庭的葛逻禄东支的问题,使葛逻禄汗国、回鹘汗国及唐朝在西域的利益得到协调,对盛唐以后北庭地区的安定,回鹘与唐关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廼贤是中国诗史上唯一的葛逻禄诗人,在元末诗坛享有盛誉。在汉、伊斯兰双重文化的浸染下,他常用“水”、“云”等意象。营造宁静淡泊、凄清萧瑟或是清雄峻拔的意境。有些意象的使用陈字见新、自出机杼。对于廼贤诗歌意象地深入研究.可以探析他尚清的审美追求,亦可更好地展现西域诗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元代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大一统国度,少数民族诗人为元代乐府诗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有雍古族诗人马祖常、答失蛮后裔萨都剌、维吾尔族诗人贯云石、突厥诗人迺贤等。他们参与创作的事实,不仅反映的是少数民族诗人在元代乐府诗创作中的异军突起,更是构成了乐府诗史上一个闪光的亮点。而在题材内容方面以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间疾苦为主,形式上以歌行类乐府为主的创作格局,又形成了元代少数民族诗人乐府诗的最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8.
歌逻禄,又名哈剌鲁,葛逻禄,喀拉陆克,是我国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重要部族。喀拉(KAR)是突厥语“雪”的意思,它的后面加“Iek”,就表示某部分人,喀拉陆克就是“雪人”,这个部族后来溶入了哈萨克民族。现在,哈萨克人仍然把“雪”叫做“KAR”,“Iek”加在名词、动名词等词类后面组成一个新词,仍然是现代哈萨克语的一种构词方法,  相似文献   

9.
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语居民及其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喇汗王朝是我国维吾尔族先民在新疆南部和中亚一带建立的政权。其境内操突厥语言的居民主要有:九姓乌古斯(回鹘)、葛逻禄、样磨、突骑施等。喀喇汗王朝时期的文学语言——哈喀尼亚语是在九姓乌古斯(回鹘)、葛逻禄、样磨、突骑施等部落中逐渐形成的。哈喀尼亚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具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遁贤是中国诗歌史上唯一一位葛逻禄诗人,自幼学诗于江南,在元末文坛享有盛誉。他积极学习汉民族文学艺术,充分发掘民族诗人自身的原始艺术天才,以清润的色彩、简练的笔墨、白描的手法,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并将绘画艺术的色彩美、构图美、线条美融入诗歌之中,勾勒出明媚清新、澄明清拔的画面。遁贤展现了民族诗人的非凡才华,以艺术实绩证明: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1.
廼贤是中国诗歌史上唯一一位葛逻禄诗人,自幼学诗于江南,在元末文坛享有盛誉.他积极学习汉民族文学艺术,充分发掘民族诗人自身的原始艺术天才,以清润的色彩、简练的笔墨、白描的手法,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并将绘画艺术的色彩美、构图美、线条美融入诗歌之中,勾勒出明媚清新、澄明清拔的画面.廼贤展现了民族诗人的非凡才华,以艺术实绩证明: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2.
袁桷为元代初中期著名文人,是元代大德延祐间的文坛领袖,其处朝廷20余年,时朝廷制策、勋臣碑铭多出其手,著述颇丰。对其作品《清容居士集》、《延祐四明志》及《五朝实录》等作品源流、刊刻情况进行了考证和疏理,有助于元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3.
库木吐喇石窟第75、79窟壁画绘制于唐贞元十一年(795)四月或稍后不久.功德主为咸安公主母子、怀信可汗骨咄禄以及崇徽公主与牟羽可汗的女儿、女婿.第76窟附近崖壁上的"王骨咄禄啜"5字题刻于唐贞元七年(791)夏秋之际,是骨咄禄征服葛逻禄,将吐蕃的势力逐出天山地区后题刻的.  相似文献   

14.
倪瓒 (130 1— 1374 ) ,初名王廷 ,字元镇 ,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民等 ,江苏无锡人 ,元代画家、著名诗人。他的水墨山水意境清远萧疏 ,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大家”。兼工书法 ,善诗文 ,留有倪氏诗文集《清 阁集》 ,《全元散曲》中录存其小令十二首。 [越调·凭阑人 ](赠吴国良 )“客有吴郎吹洞箫 ,明月沉江春雾晓。湘君不可招 ,水云中环佩摇。”是其中之一。吴国良 ,江苏宜兴荆溪人。倪氏诗文集《清 阁集》卷九《题荆溪清远图》云 :“荆溪吴国良 ,工制墨 ,善吹箫 ,好与贤士大夫游。张贞居 (即张天雨 )每馆寓其家。舣舟篱旁 ,…  相似文献   

15.
冯一下 《历史学习》2005,(10):38-40
例一:辨析文明踪迹关注交流融合中外文明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印两方材料二750年,阿拉伯帝国建立阿拔斯王朝。新王朝的政治中心向东移动。751年7月,阿拔斯王朝的呼罗珊总督阿卜·穆斯林和唐朝的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分别应中亚王公的请求而出兵怛逻斯(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奥利·阿塔北面)。双方在怛逻斯附近对峙五日,最后唐军因葛逻禄部倒戈而战败,两万唐军士兵被俘。据《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材料三古瓷器两件材料四17~18世纪中国———美洲海上航线略图图3唐代长沙窑堆贴纹瓷壶图1汉委奴国王…  相似文献   

16.
元代《诗经》著述体现为成果寥落和著述者分布地域集中的特点,这与元代特殊的政治背景、科举政策和特别的经学环境、传统文脉、文化氛围等有密切的关系。雄厚的地方文脉、儒学师承和书院的大量存在,成为《诗经》著述者集中于浙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今果子沟以东的中天山北麓地区是葛逻禄所属炽俟集团的居地。唐朝于657年或658年在炽俟部设大漠州都督府,府治位于今果子沟以东中天山北麓地区。后因东突厥汗国侵扰,该部"壹阡帐"百姓东徙至金满州境内的今乌鲁木齐市区。这"壹阡帐"百姓虽同属于炽俟集团,却与金满州百姓分属不同支系。正为此,唐朝于662—663年间或稍后由金满州析置金附州都督府加以管理。"金附州"之名称设置既是对汉代"金附国"一名的继承,亦与金满州相关——其民众"从金山散出"且被安置于金满州地域即依附于金满州,故以"金附州"名之。乌拉泊古城是始建于汉代的"小金附国"之都城、唐朝于649年所设葛逻州之州治和662—663年间或稍后所设金附州都督府的府治。  相似文献   

18.
最近拜读王叔磐、孙玉湊、张凤翔、吴继昌、吴学恒五同志选注的《元代少数民族诗选》(以下简称《诗选》),获益不小。对人们了解元代诗歌的发展,了解元代少数民族的诗歌创作,了解汉民族对各少数民族在文学发展上的影响和我国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概  相似文献   

19.
今果子沟以东的中天山北麓地区是葛逻禄所属炽俟集团的居地。唐朝于657年或658年在炽俟部设大漠州都督府,府治位于今果子沟以东中天山北麓地区。后因东突厥汗国侵扰,该部"壹阡帐"百姓东徙至金满州境内的今乌鲁木齐市区。这"壹阡帐"百姓虽同属于炽俟集团,却与金满州百姓分属不同支系。正为此,唐朝于662—663年间或稍后由金满州析置金附州都督府加以管理。"金附州"之名称设置既是对汉代"金附国"一名的继承,亦与金满州相关——其民众"从金山散出"且被安置于金满州地域即依附于金满州,故以"金附州"名之。乌拉泊古城是始建于汉代的"小金附国"之都城、唐朝于649年所设葛逻州之州治和662—663年间或稍后所设金附州都督府的府治。  相似文献   

20.
“世卿世禄制”此称谓始于何人,已不可考.但是,关于“世卿世禄制”是不是我国西周时的官僚制度这个问题,过去却存在着不同的两种看法:多数人的意见认为,它是西周时的官僚制度.其中把意见表述得最明白的是《中国史稿》一九七六年第一版,第266页文中说,西周时“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但有人却认为,它不是我国西周奴隶社会的官僚制度.韩席筹先生在《左传分国集注·鲁》的按语中说、“周之兴,曰:建官惟贤,任事惟能.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乌有世卿之制乎?”可见,对“世卿世禄制”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是史学界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