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如今在电影圈,特别是在北京,“罗异”这个名字叫得很响。他的另一个名字“彼特”知道的人更多。而最为人所瞩目的是他作为制片人接连两年推出的三部影片《爱情麻辣烫》、《美丽新世界》和《洗澡》。这一股中国影坛的清风是打哪儿吹来的?罗异来自美国,他的英文名字叫PeterLoehr。中文名字是一个台湾朋友起的,翻译得贴切而地道。三年前我们见面是他来西安考察。之前他来过电话,特别的语速,让我感觉他是个外国人。见面后才知道他的中文讲得非常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在他的中国话里,“好玩儿”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很高。那年他28岁…  相似文献   

2.
因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中国人知道了世界上有个人叫安徒生;又是因为他,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如他笔下所描绘一般的美丽国家——丹麦。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姓氏趣谈许美华大家都知道,斯大林这个姓是他投身革命后的化名。“斯大林”的原义是钢铁,寓意着革命到底的坚强意志。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姓是他的笔名,在俄语中是痛苦的意思。高尔基用“痛苦”做笔名发表了大量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小说和文章。俄罗斯人和中...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人夏伯阳来中国好几年了。夏伯阳是我的学生,跟我学汉语。他说,“夏伯阳”这个名字是他的同事取的,因为和他的姓Chabolla发音相近。我告诉他,“夏伯阳”是一本俄国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他吃惊地连连“NO”,然后郑重其事地说:“我不是俄国人,我是墨西哥人。”  相似文献   

5.
今天,中国的读者一看到“莎士比亚”这四个字,就知道他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但当提到下列名字时,知道者就很少了。如“舌克斯毕”,“沙斯皮耳”,“筛斯比耳”,“莎基斯庇尔”,“索士比尔”,“夏克思芘尔”,“希哀苦皮阿”,“叶斯壁”,“沙克皮尔”和“狭斯丕尔”。这些名字都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书籍中出现的Shakespeare的汉语译名。译名之所以多种多样,主要是由于译者对汉字的发音及翻译人名的技巧的掌握不同所致。至于“莎士比亚”这个译名是否译得得当,另当别论。从这个例子看。  相似文献   

6.
徐芾在日本     
正史与口碑在中国,我总觉得从古到今,很少有谁能像这个人物一样值得玩味。他就是秦代的徐芾。现在不少人将其呼为“徐福”,“芾”字变了,不知道根据是什么。徐芾是个大知识分子,那时的知识阶级似乎不太愿沾“福宝金贵”之类。《史记》是正史,不仅文采令人激赏,而且...  相似文献   

7.
杨琳 《寻根》2001,(1):107-111
“二百五”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是某种知识一知半解的人。例如:“那些二百五大夫光会照你要的药开处方,治不了什么病。”二是指傻里傻气、做事莽撞的人。例如:“知道的说他爽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二百五呢。”  相似文献   

8.
耶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代彭康提起耶稣,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被西方人尊为“圣人”。《圣经·新约》中称他为“拉比”。“拉比”是希伯来语音译为“夫子”,是对教师的尊称。耶稣本人并无著述传世,他的言行记录于使徒的一些著作,特别集中反映在《新约》...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的“雄鸡”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熟悉折纸艺术。诚然,他不知道“折纸艺术”(opuzauu)这个词,当时还不通用,俄语辞典中也没有收这个词。  相似文献   

10.
已经是前年的事了,瑞士汉学家胜雅律先生来华考察中国当代歌词,我曾与他作了一次长谈,向他提供了比较翔实的研究资料。他会唱许多正在流行的中国歌曲,说他注意到了中国当代歌曲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想从歌词的角度上对这个领域进行一些研究。虽然事隔两年,我还木知道他的研究成果若何,但西方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歌词,这确是一个可喜的信号。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与时代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并且反映最迅速的,大概就属歌曲了。因此,每个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歌。人们从这些歌中可以真切地领会到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世界杯”足球赛,这个星球上最恢宏的单项体育盛会,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这种亲近是由于空间距离——她第一次光临亚洲,仿佛中国球迷只须向东轻轻地一跨,便可以融入其中,甚至有球迷设想,骑着自行车到韩国去看球;这种亲近更是由于心灵距离——中国足球历经44个春秋的守候,终于在神奇教练米卢的引领下进入世界足球圣殿,中国球迷终于不再是“世界杯”的局外人了。舞台——“世界杯”:我们来了!世界杯决赛圈是四年一度的人类盛典,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足球竞技本身,它是一个地球村的节日,不同肤色和种族的人以足球的名义聚集到一起,共同促进着彼此的经济、文化和情感的交流。有人把2001年称为“中国年”,北京申奥成功,APEC会议在沪举行……,标志着中国找到了与世界交流的越来越多的机会,而中国足球队梦圆沈阳,自然也是“中国年”浓墨重彩的一笔。带着几分羞涩与激动,我们登上这个舞台,聚光灯徐徐地亮起来,也许球技本身还稚嫩,但中国足球知道,应该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世界杯”可以在一夜间写下一段传奇,成就一名球员,全世界所有睿智的目光聚焦于此。于是,它也成为中国球员的一个梦想,我们需要经由这里获得足球世界更多的了解,李铁、李玮峰、祁宏...  相似文献   

12.
人人知道一个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今天他被数百万人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先知。然而,并非有很多人知道他在多年默默无闻、备受迫害之后,争取到荣誉与权力的非凡故事。这里将介绍这个神奇而富戏剧性的传奇。  相似文献   

13.
在西伯利亚的这个人类群居地,气温曾一度低达华氏零下95.8°,你竟然能听到自己呵气成冰的声音。“人能够适应一切,”伊凡·丹尼埃洛维奇·谢洛夫以几乎是恼火的语调告诉我。苏维埃西伯利亚雅库茨克城的这位年龄四十岁的市长和外国记者打交道已是家常便饭了。他知道这些人总来回谈论的一个话题是这里的气候,而他则宁可谈论经济增  相似文献   

14.
丁聪先生为人坦率、真诚、风趣,面庞饱满红润,嘴角总带着笑意。他的形象和年龄怎么也对不上号—— 尽管丁聪今年已经八旬有四,但依然不老。不老不仅因为其有一头乌油油的黑发,一双明锐的眼睛,也不仅因为自称“小丁”,或因为其创作颇丰,更因为他有一颗年轻的心。丁聪是国内外知名的漫画家,为有别于他的父亲“老丁”—— 老漫画家丁悚,他硬是一直称“小丁”。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不知道“小丁”的,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只要认识几个字,能看书报的,没有没看过“小丁”漫画的。至今,丁聪仍然沿用“小丁”一名。他说:“还有一层意思,‘…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海外一直存在着有关中国“金字塔”的种种传闻,就像海外仙山,缥缈在云雾之间,却又乍隐还现……(一)早期的西方“目击者”。(1912年)弗烈德·麦耶·斯克洛德是一个美国商人,他于1912年赶着大篷车从中国长城向内地贩卖东西。除了贩卖香烟、烟草、蜡烛等零杂物品,他还向蒙古人贩卖枪支和弹药。有一次当他经过内蒙与陕西的交界处时,他的中国旅伴——一个饶舌的老和尚对他说:“我们将经过金字塔。”“什么金字塔?”“就是陕西的金字塔。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但你说的是墓葬。”“不是墓葬,它们是跟天一样高的山。虽…  相似文献   

16.
马顺仙 《滇中文化》2006,(1):28-28,27
我的童年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不冷不热,直到跨进“新华女童班”这间教室的那天起。说真的,在未成为“新华女童班”这个班集体的一员之前。我不知道“女童班”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自己竟被选中到这个特殊集体学习,我不可能不感到意外。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被幸运地选入了这个集体。  相似文献   

17.
春立是当官的——的确,很多人都知道。他当过《中国化报》主编,当过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现在还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的任上。由于工作需要,他得经常出头露面,他得经常组织展览、率团出国……所以,由此侧面知道他和认识他的人很是不少。  相似文献   

18.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08,(6):13-15
我们与黑白、图玛德夫妇相识,是1993年我们到埃及工作之后,而知道他们却可以追溯到1956年。一天,我们进城去王府井,顺便去了中央美术学院去看望彭龄初中时的同桌艾民有,他那时正在美院油画系学习。他知道我们学阿拉伯语,便说:“美院新来了两个埃及留学生,是一对夫妻,名叫黑白和图玛德……”正说着,只见一群中国学生簇拥着两个外国青年从大操场边的教学楼出来,一路说说笑笑。民有说:“就是那两个留学生。  相似文献   

19.
1O月8日,比利时外交大臣莱特姆高度评价“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认为它有助于比中关系的发展并使欧洲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及其文化。他在开幕式上说,这个艺术节是比中团队3年共同努力的成果,将是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节;介于北京奥运会、中国国庆和上海“世博会”之间的此艺术节,将提升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内涵及其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柏扬在所著《中国人史纲》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黄河对它两岸的居民 ,帮助很少而伤害很大。它在历史上……专门制造可怕的灾难。……跟黄河相反 ,长江是一条欢愉和慈悲的河 ,凡河流应有的利益 ,它无不具备……长江的地理背景比黄河更适于产生文明 ,而两条巨河又相距甚远 ,我们不知道什么契机使中国文明发生在黄河而不发生在长江 ,这恐怕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大的困惑之一。”其实柏扬的这个“人类进化史上最大的困惑”并没有什么好“困惑”的。首先要指出这个提问有点不恰当 ,所谓“中国文明发生在黄河而不发生在长江”这个观点已有些过时。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