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一个教学难点.机械效率概念是在力、功、功率和功的原理等基础知识上构建起来的新概念.教好这一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这节知识时,主要有下列几个疑难点.疑难1:学生在建立“三功”概念时,受到前概念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编者:《功》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要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必须掌握它们的知识要点,在生活中经常提到“工作效率”,同学们匆误把工作效率与机械效率等同起来,又由于工作效率与时间有关,导至机械效率与功率的混淆.下面的每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库论述本章的知识点,供你学习参考.功和功率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本章的丞点知识,教学要求较高.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是比较综性的知识,从实际机械研究中概括出来才学买来较低.学习本章要注意联系实际,善于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一、学习要求1.理解做…  相似文献   

3.
霍海鹰 《学周刊C版》2014,(6):109-109
初中数学是理科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初中数学课的教学实践表明.越是抽象的概念,讲授中就越需要形象性地描述,才能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数学教学的形象性,不仅可使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启迪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离不开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4.
功是中学物理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正确理解功的概念,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机械能等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往往对力F、位移Z及其夹角α的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一些常见的错误,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抽象函数是指没有给出具体解析式,仅用抽象函数符号揭示某种性质的函数.由于这类试题既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及性质的代数推理和论证能力,又能综合考查学生对数学符号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对一般和特殊关系的认识,从而对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谈抽象型函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新手段、新环境,也更有利于开拓新的实验教学方式。 1 变抽象为具体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件令师生头疼之事,难以摆脱抽象深奥难懂的困惑,而电教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例如,初二物理《机械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涉及的概念较多,有“机械运动”、“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等,因为“运动”一词是个多义词,机械运动又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运动形式千变万化,运动空间无处不有,学生对这些概念似懂非懂。为此,教师设计了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一组运动动画,大至天体运动,小到跑步运动,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变成了生动鲜明的图象。从研究运动特点入手,逐一得出结论,理解概念,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轻松。  相似文献   

7.
金秋红 《中小学电教》2011,(12):146-146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义务制教育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及直线的基本性质.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三线概念的基础上的继续学习,是学生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起始课,也是学生接触使用几何语言的第一节课。特别是直线的基本性质,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课似乎简单.但在教材中却处于重要的地位。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解决或解释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它是简单机械、功、机械效率等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涉及滑轮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等诸多概念,在解答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时,许多学生由于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深,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往往在解题时感到困惑.下面结合自己教学体会,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本节知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正强 《考试周刊》2012,(77):52-52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概念的形成过程能够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高度抽象概括。是学生知识发展的源泉,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应摒弃机械系记忆概念的教学法.重视概念的产生背景及生成过程.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概念.应用概念.在探索中发现、发展、创新地应用概念。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习《气体分子运动论》这部分知识时将遇到下列几方面的问题: 1.热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平均)新,不易掌握; 2.内容庞杂难寻头绪; 3.概念、公式、规律抽象难以理解。如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扫除学习中遇到的这些障碍,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建立新观念、掌握新方法 1、热学研究对象及方法与力学不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反复强调,热运动是比机械运动更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选取的研究对象不同。力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质点,或质  相似文献   

12.
杨桦 《中学理科》2005,(3):30-30
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而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单从文字上看,由于功和能的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另外,在计算过程中,功和能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同时单位也是相同的,所以学生容易误认为:功就是能,能就是功.  相似文献   

13.
一、必须深刻认识的几个问题 1、功在整个中学教材中是十分重要而又不易掌握的概念,但在初中又只能讲最简单的知识。这种教材地位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功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概念十分重要,要求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解决关键性问题。 3、概念较抽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并要用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启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三角函数是重要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后面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三角函数也是难点知识,涉及了许多公式,有着灵活多变的方法,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对概念理解不透,对三角函数变形公式理解不全面等.因此,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一、巧用教学方法,深刻理解三角函数概念 在数学学习中,概念性知识是基本内容,体现了知识的本质与基本特点,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中,若想学生学会这一知识,首先要让学生透彻理解三角函数概念,打好概念基础,这就需要教师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理解与记忆能力,使其学会抽象概括,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如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运用多媒体与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地将三角函数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其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三角函数概念,学会自主总结归纳、抽象概括,从而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为三角函数的整体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亦或由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强化学习效果. 如教学"余弦定理"时,创设教学情境,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强调 ,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建立在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 )之上 ,运用教学来促进发展 ,并以发展来带动教学 .按照这一理论 ,分析教材时 ,应该把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内容列为重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功”和“机械效率”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中处理好“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有关问题 ,对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疑是有重要影响的 .因此 ,滑轮组机械效率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 .另外 ,滑轮组机械效率问题涉及到有用功和额外功等抽象的概念 ,由于学生缺乏…  相似文献   

16.
立体几何中,空间两条直线一节,主要研究空间的直线与直线(线、线)的概念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它是后续教材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性质和计算的理论基础.学习这一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转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者必需要有足够的认识,下面谈谈我对这一节教学的粗浅看法和体会.一、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1.讲清概念:所谓讲请概念,主要是指讲清概念的本质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人们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第一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因此,教师在讲解概念时,一定要将概念准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想]1.找准起点,促进意义建构平行线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它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从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作为起点切入,抽象出平行线,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只是孤立地认识了平行,而没有从两条直线之间的多种关系去考虑,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学会意义建构。我们在教学平行线时,把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归结为:理解平行线的意义,掌握平行线的特性;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平行线的特性。从学生画两…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2.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节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  相似文献   

19.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法几例马秀荣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几何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形成,空间观念的建立,都是比较困难的。下面介绍...  相似文献   

20.
液体的压强这部分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知识内容抽象,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二是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综合运用力的概念、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性认识不足,所以造成一些概念模湖不清,理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