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初中《汉语知识》短文,把拟声词单划一类,归入虚词,既不甚妥当,也无大必要。首先,划归虚词,很难讲通。《汉语知识》实词一节中指出,实词有三个特点:一是“表示实在的意义”;二是“能够作短语或者句子的成分”;三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独立成为句子”。这三个特点,拟声词是一一具备的。先说“表示实在的意义”。《汉语知识》给拟声词下的定义是:“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声音,可以听得到,大的声音引起的震动,人们还能感觉到,乐音和噪音还  相似文献   

2.
<正>《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下简称《提要》),是根据一九八一年“全国语法教学讨论会”修订《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下简称之《暂拟》)的意见写成的一个新系统。这个《提要》虽只是说明语法体系要点的,但将作为修改中学汉语语法知识教材的依据。它对师范院校汉语语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以培养初中语文教师为目标的师专中文科的汉语语法教学,就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语,汉语和日语都有丰富的拟声词。本文比较分析了汉日拟声词的定义、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从而对拟声词涉及的语言及文化因素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对日本学习者的汉语拟声词学习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于拟声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以前,我国语法学界一直没有注意到拟声词。最早注意拟声词的是《语法修辞讲话》和《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它们都把它归入“象声词”。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和黎锦熙、刘世儒的《汉语语法教材》,都把拟声词归入叹词,因为叹词和拟声词都是“象声的”。然而,叹词与拟声词无论从表达的内容上,还是从分布和功能上看,都是有区别的。有人把拟声词列为形容词的一种,但事实上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拟声词的虚实问题,在语法学界仍存在着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语法”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一门基础课。它主要是从理论上认识并掌握语言格式上的结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调节我们的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修养。解放以后,由于许多语文工作者的努力,不少院校或个人都先后编写过许多教材,发表过许多有关论著。一九五五年暑假,初中语文采取《文学》和《汉语》分家的教学方法,《汉语》的语法教材采用了由张志公同志主编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下简称《暂拟体系》)和《语法和语法教学》两  相似文献   

6.
象声词,又名拟声词、摹声词,顾名思义,它乃是一种模仿、描绘人或事物声音的词。有的语法书,在谈词的分类时,未涉及它;有的语法书,如《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将它列入叹词,而安师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将“拟声词”作为一类,称它为特殊的虚词,并把它分为“摹拟人的声音的拟声词”——叹词,“摹拟事物声音的拟声词”——象声词。看来,也是将象声词(拟声词)归入叹词。  相似文献   

7.
学用拟声词     
拟声词就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也叫象声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通常用在口语或作文中的拟声词,比如“滴答、哗啦、轰、呼哧”等;另一类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标注的书面语,比如“狺(yín)狺、珑玲”等。恰当地使用拟声词,可以使你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就说描写动物吧,“小猫叫着跑来了”和“小猫喵喵地叫着跑来了”哪句更生动呢?当然是后  相似文献   

8.
1979年,为适应国家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和倡导下,广播电视大学成立,80年代初,为配合中央及地方电视大学教学的需要,由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也随之问世。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系电大教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2年8月版,1985年3月新一版。该书分三册,中册第三编是《汉语语法》。该书语法体系着重参考了1981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提出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修订说明和修订要点》以及据此产生的普通学校用的《教学语法系统施行方案》两次征求意见稿,并且参考了高等院校用的几种现代汉语教材和一些专著综合调整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是一九五六年教育部编中学《汉语》课本所用的系统;随后,许多高等学校《现代汉语》教材也采用了;现在人们所说的“通用语法系统”就是指的它。其影响之深和使用之广是空前的。全面介绍和系统阐述这个系统的主要著作有:《语法和语法敦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学《汉语》课本第三,四册,《汉语知识》(以上各书均由人民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10.
由于语法教学的需要,利用暑假,比较细致地学习了一遍《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随手记下一些零散的体会和看法,谨和同行们商榷。一、叹词、拟声词大多表示实在的意义,也可单独作句子成分或单独成句,似划入实词更准确些。如:①啊!太好了。(叹词独立成非主谓句,表赞叹之情。)②“砰”的一声,敌人倒下了。(拟声词作定语,模拟枪声。)二、既然短语中已不再提“偏正、联合”等名称,那么分析短语的结构关系时也最好不再提及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以及《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对句子的定义和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方法、句子分类的标准和类型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些观点和方法各有各的长处。但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颜迈编著的《现代汉语》主张的“三级成分分析法”显得更科学、更实用,应当加以提倡、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和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是目前全国高校文科专业普遍使用的现代汉语统编教材。这三部教材的语法部分,都在对汉语“暂拟”系统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将语法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高度结合,既成为语法研究的科学总结,又进一步推动了汉语语法的研究。由于三部教材对“暂拟”系统改革的程度以及语法与  相似文献   

13.
从意义和功能看拟声词的归类安徽师大中文系杨树森《中学教学语法系统(试用)》(以下简称《系统》)在同类中增加了一类拟声词,这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像“丁冬”、“轰隆隆”、“乒乒乓乓”等在日常语言中大量运用的词,很难并入其他词类。但是,《系统》把拟声词列为虚...  相似文献   

14.
1988年版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根据《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精神编写的《汉语知识》,在课文后边的练习内也适当增加了有关语法、修辞方面的习题.这些措施对于学生掌握汉语书面语是非常有益的。但是也不能否认,新教材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参考书》中,在汉语知识方面,也有一些不尽妥当之处,今分几类摘录于后,并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词的构成 1956年制定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据此写成的中学语法教材(以下简称“旧语法系统”)将词的构成安排在语法部分讲授,1984年颁布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和据此写成的现行中学语法教材(以下简称“新语法体系”)将这部分内容移到了词汇部分讲授。这部分知识究竟安排在哪里合适,语法界一向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参加编写的大学文科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了便于同中学的现代汉语知识教学衔接,教材基本上是按一九五六年出版的中学课本《汉语》的体例写就的。不过它在“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指导下,从大专院校教学的要求和特点出发,不仅在内容上更为丰富,而且还在较为详细的理论阐述之后,列举并分析了一些典型的正例和错例,以指导学生学用结合,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这部教材在语法体系上虽然是以“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为  相似文献   

17.
经笔者调查,当前农村初中汉语语法知识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不教,学生不学。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考试要求的误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说明》中,都明确注明各册教材汉语语法知识短文安排在最后,学生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随意阅读,不考试。其实,不考试只是一种淡化语法教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问世几年来,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与五十年代制订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暂拟》)相比,《提要》在科学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语法单位的分级增加了句群,以语素代替词素,在虚词中增加拟声词一类,取消了合成谓语等等,都是使整个教学语法体系完善化的改进。需要指出的是,《提要》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在规范化方面,离教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拟声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使用了大量的拟声词。使该书的语言更加具体、形象,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为汉语拟声词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顾名思义,拟声词是对人或自然界事物所发出的声音的单纯摹拟,因此“不一定能把声音摹仿得很象,只是习惯上这样说,大家心理上也觉得颇象就是了。”汉语是音节文字,这一特点规定了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所以用汉字摹拟各种声音,就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及规律可循。但自50年代以来,对于拟声词的词性应归于哪一类等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并且多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本文以《西游记》一书中拟声词的具体使用情况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文中所用例句均据人民文学出版社80年版。例句后的前一数字为回数,后一数字为页数。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在“句法上的几个问题”一节中提出了“并合”的说法(见《提要》6.2)本文试就有关“并合”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曾经提出过“联合结构作句子成分”的说法.这便可以理解成《提要》中的“并合”,而今,使用“并合”的说法,则更能说明这种类型的句子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之间的转换过程。因为“联合结构作句子成分”的说法仅仅把联合结构看成是一个句子中的一个成分。事实上,凡是由“联合结构作句子成分”的句子,都隐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如: 1 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都应当简明扼要。 2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例1这个单句的深层结构事实上有四个单句组成: ①讲话应当简明扼要. ②演说应当简明扼要. ③写文章应当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