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红 《家教指南》2011,(1):94-98
"明皇游月宫"故事见载于唐代多种笔记小说,是当时流播很广的传说,故事中对于明皇月宫之游所见所历的描绘,正可视为唐人月宫印象的缩影。而追本溯源,考察最接近故事原始形态的敦煌变文《叶净能诗》中叶静能引明皇入月游赏的内容,则发现唐人月宫印象的形成,是受到了佛教月宫观念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佛教在其东传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儒道二教的思想,逐渐形成既有别于印度佛教伦理又不同于中国传统伦理的中国化的佛教伦理。中国佛教独特的伦理思想在中古小说中保存的"地狱巡游"传说中有丰富细致的表现,研究这些传说对于了解佛教伦理中国化的过程很有意义。中国佛教独特的伦理思想在古代中国影响深远,有其特殊的历史作用,同时其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伦理思想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发掘《高僧传》中僧人神异事迹的文化价值,走出简单地把《高僧传》中的僧人神异事迹视为迷信故事的误区,可以发现《高僧传》中的僧人神异事迹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既有佛理依据,又与中国本土的神仙方术和道教传说关系紧密,对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僧传》中显现神通类的僧人神异事迹,记载的多是僧人因具足佛教神通而显现的特殊才能,其佛理依据是佛教"六神通说"。且《高僧传》中具足佛教神通的僧人所具备的异能与中国本土的神仙方术、仙传中仙人的奇才异能,在表现形式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僧人为了弘传佛法,对之极为看重,大加利用,制作并宣扬一些佛教神异故事,以神异事迹征服人心,以推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正确认识《高僧传》中僧人神异事迹的文化价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早期佛教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4.
我国佛教造像是一种艺术,其形象多异,变化多端。佛教的兴盛引起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兴盛,如戴氏父子的雕像艺术,顾恺之为代表的绘像艺术等,佛教造像丰富了中国画家们艺术创作的题材和技巧。文中通过对佛教造像的民族化,佛造像的男相女性化,佛教造像的人间化和佛雕题材与道教传说相结合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体现中国佛教造像审美的现实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中 ,“月亮”的名称很多。了解这一知识 ,可以为我们鉴赏古诗文扫清障碍 ,同时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灿烂的源流文化 ,增添学语文的情趣。“月亮”的名称有以下种种 :一、月宫。神话传说月中有宫殿 ,为嫦娥所居。如白居易《东城桂》 :“月宫幸有闲田地 ,何不中央种两株 ?”二、蟾宫、玉兔、蟾兔、蟾蜍。传说月中有蟾蜍与白兔 ,故名。如李俊民《中秋》 :“鲛室影寒珠有泪 ,蟾宫风散桂飘香。”《古诗十九首》 :“三五明月满 ,四五蟾兔缺。”后用成语“蟾宫折桂”比喻参加科举考试得中。三、蟾桂、桂宫、桂魄。传说月亮中有一棵大桂树…  相似文献   

6.
徐福东渡的传说,在中国和日本都广为流传.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从《史记》的"入海说",到《三国志》与《后汉书》的"渡亶洲说",再到义楚《释氏六帖》的"渡日说",最后衍生出宋欧阳修的"赍书说".而日本关于徐福东渡的传说起源较晚,14世纪以后才逐渐流行起来.徐福东渡的传说,与秦汉之际"秦民东渡"这股大规模移民潮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中日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交往史.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诗歌的产生和发展与佛教哲理有着不解之缘.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浸润着传统的民族意识、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在意境说的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佛教哲理的影响.印度大乘佛教在汉民族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僧肇"般若"学体系,其"假有性空"说对王维诗歌的构境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非洲刚果有句谚语:"树无根不立"。艺术亦是如此,如果没有民族文化、历史、宗教的支撑与滋养,艺术难以繁盛。中国的石窟艺术更是与其内核——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源于古印度,汉代传入中国。佛教在中国的第一次繁荣还要追溯到公元336年,那时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石窟群,莫高窟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一位名曰"乐僔"的和尚,因一日突见三危山山顶佛光四射,所以在山上建了莫高窟。佛教一路东渐,直到北魏时期,统治者笃信佛教,甚至将佛教定为国教,并开始大规模开凿石窟,石窟艺术在得到统治者的护佑之后大为发展。然而,好景不长,公  相似文献   

9.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在译经写经以及弘扬佛教教义的过程中与汉语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进而产生了许多汉语新词新字,许多衍生词汇中也带有了佛教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诸如双音化、多音化趋向等语言现象,更为后世的翻译、不同语言互相交融树立了范本.佛源词汇的产生、发展有众多不同的方式,本文旨在从佛教汉传过程大致发展历程,尤其译经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对佛源词汇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建瓯作为闽文化发源地之一的闽北山区,有着许多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虽说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却有古老的遗址、民居、庙宇,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传说、民间艺术等.这些都为我们开发、利用和传承本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