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其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也逐渐凸现."两个为主政策"是针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提出的,却难以推行.本文分析了"两个为主政策"难以推行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大户籍"制度和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政策的推行,加之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日益紧张,资金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罗玉华 《新教师》2022,(4):46-47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可以说教师与学生的大部分交互都在这一环节中发生, 尤其在"双减" 政策的推行下, 使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对"双减" 政策与新课改理念的理解, 根据"以生为本"的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 才能使教师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浅谈"省直管县"政策推行的利与弊——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出现"强县扩权"的改革后,省直管县的区划改革就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其优点也慢慢显现,但是也有一些缺点,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阻碍.文中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分析其政策实施的必要性,针对其在推行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耀当政时期,在新加坡大力倡行儒家伦理教育,时间一久,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对此,新加坡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他们于2004年提出"少教多学"的革命性口号,并且逐步推行与完善,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通常将课程类别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等四类.在大力推行建设"双师型"队伍的过程中,专业课教育首当其冲被列为要求达标的第一对象,并且出台了许多相应政策,以促进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根据国家教育和培训政策的相关条款,在充分酝酿和准备的前提下,埃塞俄比亚政府自2003年起在公办高校开始推行"成本分担"计划.根据该项计划,学生将承担学习期间的全部食宿费用和15%的学费,在毕业一年后以"毕业税"的形式交纳.虽然计划的推行曾引起过不同的反响,实施计划的保障机制还需完善,但毕业税的顺利实施将促进教育公平、增强教育财政的后劲,使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走出发展的困境,其积极意义已逐渐被社会所认识.  相似文献   

8.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军国主义者竭力推行其奴化教育政策,采取奴化教育方针,实施奴化教育内容,对教师进行奴化培训,对学生进行奴化训练,目的就是要把伪满傀儡政权培育成日本侵华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学分银行"推行的困难与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分银行"的推行主要存在三大困难:一是传统模式制约;二是制度本身存在操作性难点;三是政府相关措施和政策不到位增加了制度推行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江桂如 《新教师》2022,(4):33-34
"双减"政策的推行目的是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而不是培养应试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布置作业形式单一和师生互动交流匮乏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全面推行的背景下,教师要灵活应用教学策略,采用丰富多样的作业形...  相似文献   

11.
西晋末年,我国北方长期陷入分裂割据状态,黄河流域的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广大人民流离失所.割据河西地区的"五凉"政权,推行"保境安民"政策,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原流民,促使河西的经济、文化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陆政策"作为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推行的对外扩张国策,其形成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主要包括:(1)古代日本的封建侵略思想;(2)幕府末期经世学家和维新志士的侵略扩张理论;(3)明治时代日本官方和民间的对外侵略理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清政府传统的"羁縻"政策已无法达到"驭夷"的目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逐渐推行了一种新的制夷政策,即"以民制夷"政策。这一政策于林则徐发动民众反抗英国侵略开始,伴随战争进程而不断发展,到广州拒入城运动取得胜利而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4.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5.
"罗斯福推论"是20世纪初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宣布的"门罗主义"的最为重要的一次引申,它的核心是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任意武装干涉拉丁美洲,以实现"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独霸西半球的野心.以"罗斯福推论"为基础的拉美政策直到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推行针对美洲的"睦邻政策"才宣告结束,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美国这一时期对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深深打上了"罗斯福推论"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陈水扁就任台湾当局领导人4年多不,一方面高喊要"两岸和平",多次宣称其大陆政策"致力维持两岸关系稳定";另一方面却变本加厉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推行"渐进式台独."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是师资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本文将"学长制"引入中职学校,通过研究"学长制",分析中职学校学生目前的现状和推行"学长制"的意义,说明了中职学校"学长制"的推行过程以及推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中职学校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武 《许昌学院学报》2008,27(1):113-115
为了保证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历朝历代越南国王都向中国朝廷寻求保护;为保证边疆的稳定,防止外敌入侵,历朝历代中国君主也都推行"保藩固边"的政策.两者相结合便形成了独具东方色彩、又带有安全互保性质的"宗藩关系".近千年的宗藩关系使得中越两国结成了"唇亡齿寒、共存共亡"的兄弟之邦,成为古代友好周边关系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9.
李昪从夺取政权和稳定统治秩序的根本目的出发,长期推行"息兵安民"国策,造就了江淮地区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南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但由于他在争斗激烈的割据局面下仅力求自保,致使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发出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造成了南唐军事实力的下降和实行统一有利时机的丧失.  相似文献   

20.
史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太平天国在苏南浙江地区推行的所谓"着佃交粮"制是太平天国的创举.但实际上,太平天国苏福省、浙江省当局普遍实行的是着佃交粮与招业收租并举的政策,而且着佃交粮因为没有在产权问题上做出明确确认,不仅带有临时应急的特点,而且在理论上有诸多模糊不清之处.首先,"着佃交粮"并未改变当时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土地所有权关系的现状.其次,"着佃交粮"并未减轻佃农的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