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美学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文章在其用词、句法、结构等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科技文章英汉和汉荚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同时,为了使译文更具可读性,我们还须认识到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些独有的美学取向原则,因为,翻译的过程就是美学取向的过程。本文作者将探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几种美学取向:精确美,整齐美和简约美。  相似文献   

2.
张引 《培训与研究》2009,26(7):123-125
本文根据美学原理阐述了商标翻译的美学原则,并结合商标翻译的基本准则和实例分析了翻译商标时,如何使译名具有形美、音美、意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美学原理阐述了商标翻译的美学原则,并结合商标翻译的基本准则和实例分析了翻译商标时,如何使译名具有形美、音美、意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功能目的论的视角下探析电影篇名的翻译活动,结合电影篇名的特点和功能,指出其翻译原则和策略,旨在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经验总结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课堂教学中的翻译实践(经营好一生中的三天)为例,探讨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通过分析现代散文的特点提出了散文翻译应该遵循的美学原则,也就是力求在散文翻译实践中做到译文和原文文本在形式美、内容美、风格美、简约美、音响美、修辞美、模糊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美学特征在翻译中越来越受到译者和读者的关注。本文结合英文电影片名和品牌广告语的翻译,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应考虑的美感因素。分别从意境美、音韵美、通俗美三个角度对电影片名和品牌广告语的翻译进行了美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言语翻译需要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不仅仅停留在形式美上,更需要有情、意、景原则的指导。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才能获得与原文一样的美感体验,才能把美传递下去。本文通过对美学语言学与翻译美学理论的结合,重新看待了言语翻译中的审美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天博  胥瑾 《文教资料》2010,(12):38-39
本文旨在从美学的视角探讨翻译问题,论述美学分析是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外翻译理论史的考察表明,美学与翻译的交汇早已存在。翻译美学在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科学。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证明了翻译中美学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电影片名的文化美学特征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影片名好比影片的门楣。通过构成特点,人们可看出电影片名的意境美、简朴美、经典美、奇特美等美学特征。电影片名的翻译很有讲究。  相似文献   

10.
电影片名的翻译优劣对于其传播有直接影响。从意美、音美、句美、民俗美展开,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的四大翻译基本原则之一的美学原则。通过对若干英语片名汉译的实例进行分析,指出翻译时应重视美学原则,以期引起翻译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翻译整个过程都是与美学紧密相连的,感受美和理性美,语言美使翻译过程成为语言艺术的再创作。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广泛的阅读。加强语言功底,使翻译更准确,更符合美学标准,达到“化境”“传神”。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美学特征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录片的美学特征是纪录片在对外部世界的具体观照与创作者具体创造性处理的结合中体现出来的美学意蕴,是纪录片在现实性与艺术性之间不断选择和平衡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纪录片形成了真实美、发现美、即兴美、过程美、人文美、思辨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佳译赏析是寻找译品中的真善美。英译《论语》充分再现原信息,具备翻译美,即用词用句美,风格美,修辞美等。这些既是翻译古典要具备的条件,也是赏析译的参照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及美学审美自古以来就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又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因此,想要实现翻译之"美"十分困难。本文强调的重点是译者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应该要把"读者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原文本、译者、目标文本和读者这四个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运用了接受美学原则和和谐理论,探索了其在文学翻译当中的适用性,通过分析《散文108篇》中的散文名篇,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和谐原则指导翻译并且考虑到读者的审美需求,才能实现"美"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科技英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兼而有之,为使两者得到并存,科技英语的汉译提倡美学翻译。本文以科技英语的句法特点和美学翻译的特征为出发点,对科技文本的美学翻译进行研究,为科技文本的英汉互译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炼  简功友 《海外英语》2012,(23):129-130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被赞为"玲珑剔透的牧歌"。《边城》因其独特的风格而拥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因此对这部小说翻译的美学价值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尽管现在国内外学者对《边城》这部小说的研究已有了一些成果,但对其英译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却寥寥无几,从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则更是少有。基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美学思想在翻译界的影响,该文以"三美论"为指导,结合沈从文先生及其小说《边城》中所体现的美学特色,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自身对原著的部分翻译实践来讨论译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体现原文之美。  相似文献   

17.
美,无处不在,也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趋美,是人类语言的共性。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译美是其中的难点之一,也是翻译的重点之一。要实现译美这个目标,我们就应用美学的眼光审视翻译,这就要求我们把翻译美学所研究的对象——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等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恰当使用英语变体词是有效地运用英语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翻译中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原则亦可作为英语变体词的审美原则,用来探寻其使用过程中所折射出的丰富内蕴和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商务英语合同的句法特征和美学翻译的性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商务英语合同的美学翻译进行了探讨。商务英语合同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往往兼而有之,故其长句的汉译提倡美学翻译,使动态美和静态美得到兼顾,这一美学策略对于商务英语合同的长句汉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秋婷 《海外英语》2016,(15):141-142
翻译之美始于语言之美,每一个翻译的过程都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由于翻译与美学都具有艺术性,美学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当代翻译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之下,译者可以从音韵、用词及传达意境三个方面向译文读者传译中国古诗词的美感。此文以陆游《钗头凤》两译本为例,探析翻译中的美学奥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