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大学生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的特征、使用行为、使用动机和满意度问题。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者较非使用者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社交活跃度,同时使用者利用门户网站获取新闻的频率更高,但在传统媒体的使用频率方面与非使用者并无显著差异;在大学生使用群体中,用户行为呈现典型的阅读碎片化和浅层化特征,同时用户在新闻阅读中乐于分享和点赞,却疏于评论;了解新闻资讯、获取有用信息、娱乐消遣、表达个人意见和促进社会交往这五大动机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总体满意度和社交满意度,但显著影响阅读满意度的只有了解新闻资讯和获取有用信息这两个动机。  相似文献   

2.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君 《编辑之友》2015,(9):62-64
文章首先从用户体验和用户行为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情绪情感、满意度和美感等因素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其次,阐述了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的主动性、社会性和体验性等特点.最后,根据对用户特点和使用行为的分析,提出智能编辑模式、差异化推送、个性化定制和重视社交体验等建议,以增加新闻客户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和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持续使用意愿及发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借鉴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模型),构建了研究用户社会化阅读APP持续使用意愿及其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①用户在使用社会化阅读APP过程中所形成的期望确认程度和满意度是影响他们继续使用该类应用的重要因素;②大学生在社会化阅读APP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阅读有用性认知显著影响他们对该类应用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但社交有用性认知对他们不存在预期的显著影响;③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的持续使用意愿不仅取决于ECM模型所囊括的变量,同时也受诸如主观规范等其他变量的影响;④除对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的持续使用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外,主观规范也对他们的阅读有用性认知和社交有用性认知具有重要的作用。图5。表2。参考文献5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手机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无论是苹果系统还是安卓的移动客户端都被广大用户和消费者青睐和普及,而用户对于新闻资讯类的客户端的使用和需求也十分旺盛。本研究基于1986年Davis提出的技术模型理论,以新闻资讯类APP的用户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客户端用户的接受使用行为和习惯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客户端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是用户考虑使用并接受的最重要前提,而社交压力和需求对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也起着显著的作用,这意味着新闻客户端的开发更应该重视用户的人性化体验和归属感设置。  相似文献   

5.
王呈  马玲  吕辰晶 《新闻世界》2012,(6):196-197
如今,内容消费已经变成一种更加移动化和社会化的体验,新闻还能随时随地被定制,推荐,分享。本文自制了大学生网络社交倾向量表与网络新闻阅读行为相关问卷,以大学生为调查样本,从实证角度探究网络社交与网络新闻阅读这两大群体的接近性与相关性,试从新闻阅读人群中的社交、社交人群中新闻阅读两个角度出发,总结网络社交及新闻阅读群体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阅读以其融社交功能于阅读的特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青睐,与传统阅读相比,社会化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态有着迅猛的发展势头。社会化阅读的载体——移动终端在青少年人群中应用广泛,且青少年更易受新媒体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18名上海地区青少年的先导访谈,探究青少年群体社会化阅读行为的采纳动机及该行为对这一群体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少年社会化阅读行为的阅读动机为兴趣爱好、人际交往、信息获取、情感抒发和权威性;分享动机为休闲娱乐、人际交往和自我认同;青少年社会化阅读行为对阅读习惯的影响体现在媒介、场所和阅读内容上;对社交习惯的影响体现在社交活跃度、沟通便捷度和社交网络拓展上。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吸引着越来越多用户,各大媒体运营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移动新闻客户端.面对移动用户的碎片化阅读趋势,以及愈来愈强的可视化需求,如何提供以及提供怎样的阅读内容和用户体验,如何满足用户的社交与个性化需求等,既是移动新闻客户端竞争的关键所在,也掣肘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Web2.0知情与表达:以上海网民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创新扩散和使用满足研究只涉及新媒介的第一层,本研究试图检验该理论在新媒介第二层的适用性。本文将Web2.0知情与表达操作化地定义为网民通过两种典型的Web2.0应用——电子论坛和博客阅读新闻和发表意见的行为。通过在上海城区进行的CATI电话调查(N=495),本文不仅首次描述了Web2.0知情与表达行为的采纳比例和使用频率,而且发现:在影响其采纳和使用的因素中,感知流行扮演重要角色,而感知特征作用有限;新媒介权衡需求可以显著影响使用,但无法影响采纳。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读者的阅读行为,改进技术采纳模型,设计移动阅读用户采纳行为的测量模型,探索有关移动阅读的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结论,以期为移动阅读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社交媒体环境中用户阅读推广行为进行研究,以技术接受度模型、沉浸理论和信息价值理论为基础构建阅读推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261份有效问卷,并使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证明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进行阅读推广时产生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进行阅读推广时的沉浸体验,但是不能产生显著的持续意愿.社交媒体信息系统使用习惯和信息质量正向影响读者的阅读的持续意愿,文章以此为基础提出提升用户阅读推广行为持续意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provides some of the answers and some of the practical solutions to the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and recovering the financial costs of developing apps.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apps are presented. The focus is on children’s books because these have proven to be the most popular book-apps in the Apple App Store especially in Europe.  相似文献   

12.
13.
徐会永 《编辑学报》2015,27(4):392-394
大众期刊纷纷试水App,而科技期刊App在我国的应用还没有完全起步.前人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且都以大众期刊App的优点论述其可能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文章借鉴App在大众期刊中应用的特征,根据科技期刊的特点,研究其在科技期刊中主要的应用障碍.认为目前科技期刊应用增强型App技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骆双丽 《出版科学》2015,23(1):81-84
以书库型手机电子书App为研究对象,探索与手机电子书App相关的美学类型.在探索手机阅读美学新概念的基础上,从视觉美学、内容美学和审美体验入手分析手机电子书App的美学特征,最后为手机电子书App基于美学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使之更符合受众审美体验和受众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15.
以348个媒体App为研究样本,对杂志、广播、报纸、电视4种媒体App进行聚类分析并作了总体聚类比较,以探讨媒体App的系统平台偏好态势及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基于发展周期理论,分析媒体App不同阶段的系统平台偏好及运营发展模式.结果发现,视觉体验是媒体iOS偏好产生的重要原因,受众市场容量是媒体Android偏好产生的关键因素,而且媒体功能定位也驱动App平台选择.另外,目前单、双平台模式中均有过半媒体App处于成长阶段.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ppy Hour is a recurring event hosted by an academic health sciences library featuring apps that are informally presented and demonstrated by invited speakers. The audience is encouraged to ask questions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featured app(s). This event provides learning and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for health sciences faculty, staff, students, and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process for hosting the event, shares lessons learned, and discusses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 to gain a wider audience.  相似文献   

17.
18.
李力  丁宁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0):137-144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类应用已跃至移动app使用率和使用规模第一,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带来重要影响。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有助于研究者了解现有研究进展,从而更加深入地揭示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行为规律。[方法/过程]从移动社交类应用的生命周期出发,系统梳理国内外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接受、使用、转移、退出等行为的研究,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结论]国内外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接受意愿和动机的研究已趋成熟,对不同移动社交类应用的用户行为比较和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层次较浅。  相似文献   

19.
孟威 《传媒观察》2020,(4):37-42
本文聚焦传统媒体上线新闻客户端的大趋势,认为这是媒介融合和市场化环境压力所迫,也是由于阅读习惯改变所致。传统媒体客户端,专业队伍、资源、内容深度、广度和整体质量是其优势,富有市场潜力。但目前,新闻客户端遭遇困境,面临流量、用户黏性、影响力、商业变现等问题。论文提出并分析了当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五种模式及其难起效的原因,认为,羽化成蝶还需从理念、内容、形式、运营等方面攻坚克难,做到有意义、有作用、有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