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方杂志》创办于1904年,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它紧跟时代脉搏,忠实地记录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轨迹,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刊物.出版家陈原主持商务印书馆后,一直设想恢复《东方杂志》,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愿望没能实现.但他提出的复刊思路——恢复张元济的办刊传统,即蔡元培兼收并蓄办"北大"的传统,在杂志中贯彻"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都体现了他对创办综合性杂志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这句广告语,包含了《新周刊》的自我定位与这个时代的关系,指的是杂志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记录、表述这个时代的特征。《新周刊》将改革  相似文献   

3.
初云玲 《今传媒》2011,19(1):69-70
在《东方杂志》45年的生命历程里,刊登大量教科书广告和杂志广告,《东方杂志》的广告式文本颇具现代性。这些广告涉及图书、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现代文明的门面标记"。《东方杂志》的广告文本既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反映着政治生活某些方面。广告使《东方杂志》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大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东方杂志》与《新青年》为中国近代两大名刊。两刊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对"中西文化论战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具体言之,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认为"中西文化调和",而陈独秀时期的《新青年》认为"中西文化断然不能相容"。从表征上看,商务印书馆"十大杂志"广告是应对陈独秀等新文化派的攻讦而提出的应对措施。从文本分析看,"东西文化论战问题"是反映出《东方杂志》与《新青年》谁更"趋新"的问题。应该来说,应将《东方杂志》归于新文化运动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初云玲 《今传媒》2013,(6):148-149
有着"杂志界的重镇"和"杂志的杂志"美称的《东方杂志》,是近现代期刊史上的大型综合性杂志。本文透过《东方杂志》刊发的本土作品与外来翻译作品,探究其与现代文学传媒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知名杂志,美国《时代》周刊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的读者。《时代》周刊以其独特的"封面故事"形式,报道各种新闻事件,帮助读者了解全球新闻资讯。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都是《时代》周刊关注的对象,在其丰富的"封面故事"中,也包含了诸多对中国形象的介绍,在将中国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公布  相似文献   

7.
《东方杂志》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杂志.新文化运动初期,《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的“文化调和论”及其和新文化激进派间的中西文化大论战,使杂志给公众留下保守的印象,并一度成为文化革新者攻击的反动象征,杂志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大幅下降.这促使《东方杂志》顺应社会潮流,及时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化解了这场办刊危机.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文学期刊界,"论语派"的刊物是一个奇迹.仅就销量来说,《论语》长期超过三万份;《宇宙风》创办不久销量即达四万五千份,仅次于《生活》周刊和《东方杂志》,名列全国第三;后期的翻译杂志《西风》,也平均"销售超过两万份".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3,(20):1-9
<正>个人简介林楚方,生于197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担任壹读传媒CEO、出品人兼主编。曾主持《南方周末》时政版面报道、担任《瞭望东方周刊》北京采访中心主任、《Vista看天下》杂志前执行主编。2011年,开始参与《壹读iRead》杂志的筹备。访谈实录"杂志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塌陷"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简称"张&刘"):《看天下》和《壹读》都是文摘类杂志,但风格和定位却非常不同。在主编这两本杂志时,你的编辑理念和做法有什么不同或者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东方之子》曾经是中央电视台早间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东方时空》的第一版块。"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的栏目 定位语暨广告语从1993年5月1日的清晨起响彻"东方时 空",至今回响不绝。 《东方之子》一直在经历多种传播观念的冲撞,一直在寻 求一种更加清晰和稳定的传播理念,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价值, 求索空间。 一、昭示新的价值标准,新的成功观念 《东方之子》这样一个专门介绍国家栋梁、社会精英的节 目,在20世纪90年代初横空出世并且广受欢迎,是有深刻的社 会原因的。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蓝蚂蚁" 时代。那是一个抹杀个性的年代,大家的服装样式差不多,服装 色彩差不多,发型差不多,工资待遇、住房条件、人生轨迹全都差 不多。到了90年代初,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十年之久,经济大发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近代期刊史上存世最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刊发过大量商业广告,为读者提供政治、经济、生活等信息,这些商业广告是《东方杂志》的重要经济来源.《东方杂志》商业广告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近代市民生活、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描绘了中国近代时期市民生活图景,具有特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国期刊的封面图像是特定类别出版物文本风格的转译,作为一种思想传播的有效媒介,封面图像在时间与事件的框架中拥有特定的语境.文章以《文学》月刊创刊号封面图像为主线,联系《小说月报》第二十二卷十二月号、《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一号的封面图像进行深入探讨.以风格分析为入口比对三本杂志的文化定位、创刊与终刊的时间与事件以及先后面向公众刊布的图像.由此进一步解析文人办出版背景下左翼期刊封面图像试图传达的信息,同时分析影响其图像风格形成的因素,复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出版相关事件的上下文,用艺术史的视野观照特定时代下思想的视觉表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达人秀》与《舞林争霸》展开深度合作,形式主要采用短信与微博互动。在与东方卫视的合作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东方卫视的整个品牌定位与频道调性已经愈来愈清晰,作为广告主,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东方卫视围绕"梦想的力量,你我同在"的定位,在播  相似文献   

14.
论媒介定位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定位的概念,是由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借鉴而来的。定位一词最早是在1972年由美国两个广告经理艾尔·里斯和杰克·屈劳特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文章《定位时代》时提出,之后他们在《定位:为了得到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79年4月创刊以来,《读书》杂志坚持和贯彻了"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刊物"的定位和"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的宗旨,成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传媒经典和广大读书人的一面文化旗帜。创刊35年来,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经营来说,《读书》已成为中国最成功的知识分子杂志,甚至可能影响一个时代思潮的走向,而这都与《读书》杂志的办刊宗旨、编辑策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潘晓婷 《新闻传播》2009,(10):68-70,72
《东方杂志》在传统的新闻史研究中,因其站在《新青年》的对立面,其所持有的西学传播观通常被斥为保守落后的一种传播观。本文试图对早期《东方杂志》的西学传播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呈现出早期的《东方杂志》在西学传播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23日晚6时,东方卫视正式开播。这家由原"上海卫视"全新蜕变而来的新型卫视在开播之初就确立起"中国都市旗帜、全国城市平台"的总体定位,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此,从东方卫视的《东方新闻》切入,力求"窥豹而见一斑",探求东方卫视新闻节目定位与制作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8.
潘晓婷 《新闻爱好者》2010,(11):108-109
《东方杂志》作为旧中国最重要的大型综合杂志之一,创刊之初即意在推动中国的西学传播,不过传播的乃是立宪政治主张的西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东方杂志》的西学观显示出了其陈旧的一面,张元济将杂志交给了年轻的杜亚泉,由此杜亚泉开始塑造过渡时期的《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方针,为1918年与《新青年》的中西大论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报纸杂志化"现象,源远流长,并非从《救亡日报》开始.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报纸与杂志多次相融、互补,但并没有简单地"杂志化".不能认为现在是所谓的"厚报时代",报纸就是"杂志化"."厚报时代"这个概括本身,就是欠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东方杂志》的办刊宗旨随时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包括创刊初期的"启导国民、联络东亚",到20世纪20年代前期的"为舆论的顾问者"和20年代后期的"成为中国人公有的读物",再到30年代"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后到抗战期间"发扬文化传播学术"。在这一长达45年的演变过程中,《东方杂志》紧扣时代的脉搏并结合编者作者同人的思想旨趣,致力于记录时代发展,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无论在文化建设上还是在媒体发展过程中,其意义都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