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晨练巧遇     
周华健 《精武》2007,(4):35-35
冬天的早晨,黑色的天空显得空气更加寒冷,我早早地来到公同的一角练功。这里僻静幽深,树术蓊郁,是个很好的练功场地。不远处的树后,一个黑影慢慢地朝我走来。我一边练着拳,一边用余光留意着。忽然,一阵寒风将树枝摇得哗哗响,一向胆大的我也有些发憷。黑影径直向我走来。我知道来者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恩师授业学武术是个苦差事,每天早晨4点半来到武术馆就是一件难坚持的事,更何况还要压腿、踢腿、站桩,哪一项都是很苦的。可是我喜欢练,喜欢看老师常常挥动的一双大手。我练功很刻苦,从不偷懒,腿都练肿了也不叫苦。有时看着老师的大手出神,心想这是一双多么有力量的手呀,我可得小心,听说武术老师是可以打学生的。吉老师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着说:“我是从不打徒弟的,你放心地练吧!”可是他对我师兄弟及其子吉东林的要求是非常严厉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要做到位,不然就要罚多练功的。吉老师虽然是个习武之人,但教学是非常有耐心的。他亲…  相似文献   

3.
怎样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有人甚至当了拳师,并不提倡不下功夫练拳,而是练习单操手的“太极动”或“站桩”。我不反对练习单操手和站桩,因为这是一顶辅助练功活动。但是,太极拳的功夫是每天循规蹈矩认真练拳得到的。很多身怀绝技的人都  相似文献   

4.
张方 《精武》2009,(9):42-42
练拳练出毛病者不少,但练家们都羞于启齿,怕人说:“练功还练出病了,这功是怎么练的!”学拳练功原本是为了强身健体,祛邪除病,如果旧病未好,新病又生,这行功练拳的方法肯定有问题。与其运用不科学的原理、不正确的方法去盲练瞎练,还不如不练。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有一整套成熟的理论指导整个修炼过程。可以这样说,太极拳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体系,练好太极拳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根据前辈拳论和我自己多年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三练三不练的练功法则,即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招。  相似文献   

6.
张方 《精武》2010,(3):78-78
练拳身体出毛病者不少,但练家们都羞于启齿,怕人说“练功还练出病了,这功是怎么练的!”学拳练功原本是为了强身健体,祛邪除病,如果旧病未好,新病又生,这行功练拳的方法肯定有问题。与其运用不科学的原理,不正确的方法去盲练瞎练,还不如不练。  相似文献   

7.
精满自遗是生理的正常现象,如果遗泄频繁,遗后神疲力倦,头脑昏沉,就是病态了。初练气功的人在筑基或炼精化(?)阶段,如发生遗泄,则影响功夫的进展。我友之子陈君练功二载中,练了遗,遗了练,形成恶性循环,对这个练功路上的“拦路虎”一筹  相似文献   

8.
刘自谦 《武当》2009,(12):38-38
今年春天,一次意外事故使我的右膝副韧带和髌骨严重受伤,我不得不休假静卧在家。这一变故,打破了我二十多年来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节奏,一时难以适应。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以一贯之地坚持每天清早去练功,然后上班,晚上继续练功,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快乐。现在人躺在床上,班上不成,功练不了,生活节奏的惯性让我很不舒服。于是我将烦闷的情绪写成诗,以短信形式发给了我的武友——我过去的老领导王德恭检察长,  相似文献   

9.
李正 《武当》2014,(8):23-24
俗话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它强调了练功的重要性,但练套路和推手本身也是练功。不过,在太极拳修炼的整个体系里还有专门的功法训练。其中的“静功”、“桩功”和“行功”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分水功     
分水功专练肩臂扩展劲力。练臂力的方法很多,其普通方法有单扛引体向上,双扛臂屈伸、扩胸器、健身器等。现介绍两种民间传统的练功方法,即扩哑铃、分竹墙。  相似文献   

11.
李志河  陈君翎 《精武》2004,(4):11-13
有学生问我:老师,怎样才能成为武林高手?听了这话,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练武功嘛。一句话,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 练功是非常艰苦的,也是比较枯燥的,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花香自苦寒来。咏春拳前辈对功力训练有  相似文献   

12.
拳谚道:练功不练腰,终究艺不高。在所有的武术技能中,基本上所有的技术动作都要求腰杆当家,腰部力量好,什么动作都好完成。搏击中,腰部是一个传动器,上肢的动作要通过腰部的力量来达到最好的效  相似文献   

13.
我经常到国外去采访,切身感受到了太极拳在国外的巨大影响。在我身边也有很多人很想练太极拳,但是却不知道从哪儿学,也没有途径了解更多。太极拳另外一个让年轻人望而却步的原因是它的动作看起来太过缓慢,似乎和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反差太大。现在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国内的中青年好像对太极拳不是很重视,但是即将出国的人,他们在临出国前都要花时间学一套太极拳。  相似文献   

14.
怀念与思索     
抽烟百害人人知,诚心相劝太固执;肺癌住院我探视,后悔捶胸泪不止。著名书画艺术家老石同志,鲁迅艺术学院毕业,高材生;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开国大典的大型画册的责任编辑,郭沫若先生的老友。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在同一单位共事。我大他两岁,因志趣相投,成为好友。但他喜爱抽烟,甚至我们到北戴河休暑假时,大家都到海边去玩,或下海游泳,他都不去,一个人在海边招待所(实际是个大一点的窝棚),一边抽烟、一边创作或处理文稿。  相似文献   

15.
要是问北京东单武术馆的刘教练最得意的徒弟是谁,刘教练一定会毫不犹豫,脱口而出:"邓伟。"还没见到邓伟,刘教练便向我滔滔不绝地夸起了他的这位"得意门生":"邓伟这孩子确实好。练功练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怕苦,不怕累。要是训练的时候教练有事出去会儿,你放心,那偷懒的肯定不是邓伟。这孩子自觉着呢,教练在不在都一个样。为什么人家练刀、练很、练拳,练什么什么成,比什么什么拿奖,为什么,人家能隐若。他不光练切尼苦耐劳,在学校的学习出数一数二,又是班干部。因为学习成绩好,还保送了重点中学。现在孩子上学功课紧,好…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练功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主要流派有陈、杨、吴、武、孙,虽形式各异,但遵循共同的练功法则。为了进一步推动太极拳的发展,笔者在陈正雷老师提出的练"理"不练力、练"身"不练招、练"本"不练标的太极拳练功法则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旨在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练功依据。1.练"理"不练力"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是陈王廷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根据导引吐纳和"太极""阴阳"学说创编的,所以,分析中医理  相似文献   

17.
任增良 《武当》2007,(3):43-44
常言道:“未练功,先练药”。大凡练武之人,几乎都具备医药常识,一些常用药物更是必备之品,以防患于未然。从古至今,一个真正的武林高手或练功之人,必须懂得伤科医术。  相似文献   

18.
蒋文俊 《武当》2003,(4):31-31
记得我当初练拳击、散打时,没有老师谈什么丹田,内气与内功等,若是问起,他们也都持否定意见。但后来随“中华神虎王”魏坚毅先生转练中国古典孤传武艺神虎术时,情况就不同了。魏先生认为,脐心对命门间四周立体大空间范围内,通过练功可形成里面气机萌发之大丹,它为人体精神气力之渊源,中心枢纽和重心所居,极为重要,为高奇武人的黄金宝门,并且从指导我练基  相似文献   

19.
于丽萍 《武当》2011,(3):16
我原有心律不齐,每分钟早搏达12~15次,心慌心悸,胸闷难言。于是,我按照太极气功的卧姿,每次半小时,练功10多天后,即感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故将练动时间延长至1小时10分钟。如此练一段时间后,奇迹出现了,原有心口堵塞感消失了,心慌心悸也一扫而光,心前区感到热呼呼的,从来没有这样畅快过。为巩固疗效,以后每天坚持练功1小时,至今已有10年了,心律不齐未再发作过。现将练功方法介绍于下,谨供  相似文献   

20.
练拳的人都知道练拳要体用兼备。什么叫体用兼备呢?即练架子为体,推手为用。对于修身,很多练拳的人都能做到,但如何做到“运用”呢?我认为练太极拳第一要开发智能,运用到工作学习生活当中去。第二要用在祛病延年上。第三要用在防身技击及艺术技巧上才是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