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哲学是美国超验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超验主义文学的普遍特征是通过对于自然的感性直观上升到对于真理的知性认识并最终通达实践领域中体现人类自由的超验的道德法则.这种由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地不断升华是康德哲学的核心内容.超验主义文学具有内在的体系和规律,是对康德哲学生动的文学阐释.它的自然观和思想观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超验主义的理论来源,超验主义的核心思想,以及超验理论的理论实质。超验主义理论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影响主要是从三方面论述的:超验主义肯定人的神性,超验主义强调直觉,超验主义崇尚自然。质疑宗教和吟咏自然及丰富的意象都是狄金森诗歌的鲜明主题和特色,从这些诗歌中可见超验主义理论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运用文本细读法,通过细读其宗教、意象、自然等诗歌来分析超验主义理论对狄金森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梭罗的生态思想是他对多种思想兼容并包再加上自己的人生阅历共同形成的一个既独立又多元的思想体系。故乡康克德的自然人文环境、导师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古代东方哲学和文学、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和文学、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的自然观都对梭罗生态思想的建构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人们普遍意识到拥有健康正确的思维模式、道德水准以及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批判性思维对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起到的现实作用也是很显著的,对于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及创新能力方面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批判性思维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源动力,本文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以及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解释,深刻研究了批判性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19世纪的梭罗是寻找人类生存意义的哲学家,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瓦尔登湖》被誉为超验主义的圣经,书中凝聚了梭罗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其中蕴含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这启示当代人要重视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的生态模式,也要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注重精神诉求。《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智慧和哲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保罗·哈丁凭借小说《修补匠》荣获2010年美国普利策奖。深受美国超验主义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保罗·哈丁在文学作品中渗透了儒家思想。在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隐士和霍华德归隐乡间、自然景物和谐恬静时,儒家思想的体现更为强烈。本文主要借用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归隐思想和天人合一"三个基本观念解读《修补匠》,深刻挖掘文本蕴含的现实意义和伦理价值,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从而促进文学评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源于演讲的《论自然》(1836),秉承了英国随笔的传统,语言纯正平易、风格透明澄澈,有着爱默生对自然机趣的领悟和宇宙的觉识,也承载了新英格兰时期一种全新的思想—超验主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的兴起,美国开始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并将其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中。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培养出大量人才,而后西方国家纷纷效仿。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其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篇文章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认知成熟度、系统化能力、自信力、思想开放度和求知欲等方面分析影响云南高校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以期发现影响高校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纳撒内尼·霍桑是浪漫主义时期美国最具天赋的小说和短篇故事作家.他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象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作为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深受三种思想的影响清教主义,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这种矛盾形成了他对社会的怀疑态度,决定了他的写作风格并使他成为象征主义大师.他的主要作品反映了他的思想,体现了他的讽喻的创作手法和强烈的象征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
北宋著名哲学家王安石在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过程中 ,对老子哲学多有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有创新和发展。首先 ,在天道观上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并把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维模式发展成为宇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 ;其次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 ,王安石一方面继承了老子主张人应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的思想 ,但同时也对老子人道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再次 ,在辨证思维领域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 ,形成了“天道尚变”的进步历史观 ;同时 ,王安石用“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矛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