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文学的审美功能看眼,通过对我国印象式批评与索隐批评的分析,揭示了我国文学的批评发展道路的曲折与艰难:批评功能未能由对作品的阐释走向对文本的审美揭示;批评对象本能完成由外在批评向内在批评的转换。并预测了现代西方形式主义批评与结构主义批评对我国未来文艺理论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学的审美功能着眼,通过对我国印象批评与索陷批评的分析,揭示了我国文学的批评发展道路的曲折与艰难;批评功能未能由对作品的阐释走向对文本的审美揭示;批评对象未能完成由外在批评向内在批评的转换。并预测了现代西方形式主义批评与结构主义批评对我国未来文艺理论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判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4.
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型批评是在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重要的西方文艺批评方法,八十年代后传入我国内地。叶舒宪、方克强等著名学者为它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它也在我国的文学研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西方文化批评和族裔文学研究作为切入点,探讨叙事形式在文学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讨论的问题包括国内文学研究在社会想象和学术语境方面与资本主义条件下进行文学研究的差别、形式在中西方批评话语中的不同地位、形式与西方历史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发掘源于中国的文学研究思路和批评潜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古典文论的丰富内容.参照西方的批评框架,将我国古典文论的批评模式粗略地分为社会道德批评、文学本体批评、主体批评扣接受批评四种模式.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与西方枇评模式相比较,说明我国的文学批评遗产是丰富、全面的。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借鉴西方的批评概念和思维方式来把握传统屈骚批评的材料,以外化内,寻求中西批评的契合点,此文呈现的地理文化批评视野及其对屈骚美学精神的独特把握,显示了在西方批评概念和思维方式影响下,对屈骚完整文学价值的重新发掘。  相似文献   

8.
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使得中国当代文学朝着两个新的极致而各自发展,一极是朝着更为精致的复杂,对传统文学和现代经典更为激烈的反叛,代表便是先锋小说和先锋批评;另一极则面对整个商业化的社会,趋向于通俗化和大众化,代表便是新写实小说和消费文学,作才对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影听上述四种文学景观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王媛 《现代语文》2007,(10):102-102,96
伊格尔顿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一书,代表了他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要的文学扯评观点。本文想从伊格尔顿对西方主要的批评流派的评论中,探讨伊格尔顿对文学理论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理解,及其政治批评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认同与借鉴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许多观点得到了我国研究者的认同,甚至我国许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著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来自西方。1、引入女性视角,批判文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2、寻找女性文学传统。3、对具体批评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心理批评进行了阶段性划分。1949年-1977年基本的文学批评表征是政治化,模式化,真正的文学心理批评起始于1978年,以精神分析学说为代表的西方学术思潮对文学心理批评的观点和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现代批评史实践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批评在历史上的多样形态,可以发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注重从阶级观点看文学的“左翼”社会历史批评以及后来被歪曲的完全政治化的社会历史批评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形态的社会历史批评,它是受西方近现代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产生。有着科学的方法论和多样视角的,具有现代形态的一种社会历史批评,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社会历史批评应有的宽广视野、全面视角,是我们建设新的科学的社会历史批评所应注意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伊莱恩·肖瓦尔特作为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杰出代表,具有西方文坛半边天的影响力,凭借着诸多知名杰作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同时也为女权主义批评在世界文学领域中争夺了话语权。妇女解放运动是由西方社会发起并倡导的维护妇女权利的运动,它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诞生提供了动力。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在现实社会中,它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并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政治上的运动同文学领域的发展遥相呼应,这也是女性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1921—1991)是20世纪西方著名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深入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地建立了以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和美学理论(Archetype criticism),为整个世界的文学、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理论不断引起东、西方学者的关注,被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西方文论史和文化史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在张爱玲的小说中,镜子是反复出现的重要原型,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张爱玲作品中的镜子物象进行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文艺批评是运用女性批评理论来解释和解剖文学作品的一种批评。换句话来说,它是用以女性意识为中心,来解释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批评模式。女性主义批评家重视自身拥有的思维习惯和责任,体现了女性主文艺义批评的创造性及其在理论上的一马当先。西方文论对女性主义文艺批评的发展起到重大影响。女性主义文艺批评始终跟随者女性主义运动及其而发生的女性主义文学。本文简要论述女性主义文艺批评及其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空间批评"是近三十年来西方学界兴起的重要的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以新的空间概念为前提,是西方社会文化后现代化的产物,是文化地理学吸收了文化研究等后现代理论后形成的一种文学的批评方法,兼收并蓄了第三空间、文化身份认同等后现代文化理论,强调对文学空间的文化解读,关注文学空间与政治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偶遇者》则是在空间的视角下阐释能否通过身份置换实现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7.
文学批评在我国一直呈现着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占主导地位的格局。2004年,聂珍钊教授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提出有力地扭转了这一局面,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但仍存在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研究对象单一等问题。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不断拓展批评研究对象,勇于创新,开展文学伦理学批评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意识"到"社会性别",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性别诗学"."女性文学"是一个颇具争议和歧义的文学概念,并且造成了批评与阐释的困难;相比而言,"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明确和清晰."女权主义"代表了西方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偏重于政治和斗争性;而"女性主义"则深受西方后结构主义影响,偏重于文学、文化."女性意识"带有"性别本质论"色彩,以"社会性别"替代"女性意识"必将给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为了走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性别诗学"学说被适时引进.但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尚需建构.  相似文献   

19.
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1921-1991)是20世纪加拿大而且也是西方著名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深入地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地建立了以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和美学理论(Archetype criticism),为整个世界的文学、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理论思想不断引起东西方学者的关注,被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在西方文论史和文化史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月亮、镜子是反复出现的重要原型,运用原型批评对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和镜子两个重要的物象进行分析则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纠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话语缺失、理论脱离实际、伦理缺失等现象,聂珍钊教授首倡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在世界文学批评界建立当代中国学术立场做出了贡献。《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是其十年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该著作首次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构建了理论和话语体系,在理论建树方面超越了西方伦理批评。该书提供的实践范例使得该批评理论更易理解和操作,在解读经典文本形成的新观点体现了中国学者努力与世界"对话"的治学精神。该书同时对中西文学经典进行解读,是文学伦理学批评适用性广和蓬勃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