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科技》2004,(1):18-19
超流体现象是发生在绝对零度附近的量子物理学现象。没有阻力的运动称为超流体现象,包括电子在超导体内的无电阻运动(超导现象)和原子在液氦内的运动等。  相似文献   

2.
超导材料指的是在超低温下失去电阻的材料。它的这种性质就是超导电性。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称为超导体。低温超导材料发展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高温超导材料出现在其之后。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为超导技术的应用展现前景。本文主要阐述了超导体在信息技术、宇航航海机械制造技术、交通领域和电力技术领域等方面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8,(6):3-3
继铜基超导材料之后,日本和中国科学家最近相继报告发现了一类新的高温超导材料——铁基超导材料。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报道说,物理学界认为这是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超导是指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导电材料的电阻趋近于0的性质。"超导体"是指能进行超导传输的导电材料。人类最初发现物体的超导现象是在1911年,当时荷兰科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等人发现,某些材料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5.
正超导被誉为是物理学中的一颗"明珠",吸引了无数科学家为之不懈探索。然而,超导态产生需要相当低的临界温度,所以很难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温超导材料相继问世,超导临界温度也不断提高。中国科学家在铁基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已经走  相似文献   

6.
<正>超导材料已经并将有望给人类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时速高达500千米的超导磁悬浮列车、没有能耗的超导输电线……这些令人振奋的应用前景,既是人类的美好希望,更是激励科学家不断探索的巨大动力。寻找新型材料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茂林·昂尼斯意外发现,将水银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268.98℃)时,其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  相似文献   

7.
读者互动     
回答2005年4期湖南省祁阳县浯溪镇百花小区冯杨晴读者关于“为什么绝对零度无法超越?”我们认为,绝对零度大约等于-273.15℃,被称为“绝对零度”,是自然界中可能的最低温度。按照分子运动理论,在绝对零度时,原子的运动将会完全停止,并且物质的体积应当是零。由于物质内部各个原  相似文献   

8.
1911年4月8日,荷兰物理学家卡麦林·昂尼斯首次意外地发现了超导现象:将水银冷却到绝对零度时,其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发现铝、锡等金属与合金与水银有类似的特性——在低温下电阻为零,昂尼斯称之为超导态。1913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科学家们纷纷探索超导的应用,但早期应用均遭失败。  相似文献   

9.
铁基高温超导的研究,是凝聚态物理的前沿科学,吸引了世界上诸多优秀科学家的目光。为什么铁基超导如此特别?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物理前沿     
《科学中国人》2023,(4):12-12
镍基超导研究进展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乔梁教授团队发现无限层镍氧化物超导体(镍基超导)超导电性的关键性元素(氢)和奇异电子态(间隙位s轨道),为镍基超导领域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在当前基于铜氧化物的高温超导(铜基超导)研究陷入瓶颈的情况下,对类铜结构的无限层镍氧化物超导电性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高温超导的本征物理机制和新一代超导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此次研究发现,氢元素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限层结构镍基氧化外延单晶薄膜的制备过程中悄悄地起到改变费米面电子结构的作用,并在镍基材料超导电性的产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14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多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被铁基超导研究团队获得,一时间"铁基高温超导"一词再次被人们所关注。殊不知,早在2008年凝聚态物理学领域掀起铁基高温超导研究热潮后的次年,宋灿立就在薛其坤院士的指导下开展铁基超导体Fe Se高质量薄膜分子束外延(MBE)生长的探索,并于2011年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了有关铁基超导Fe Se研究的论文"Direct  相似文献   

12.
超导9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物理学的一项伟大成就,便是发现了超导现象。超导电性的发现,与物理学向绝对零度逼近密切相关。早在法拉第的时代,就开始了将气体液化以获得低温的研究。下面,让我们回顾物理学家向低温挺进的脚步:1877年达到154.77K(氧气液化)  相似文献   

1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近日宣布,设在这个院的超导材料研究中心近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百米长的铋系高温超导带材,这表明我国超导材料研究开始从实验室迈向应用阶段。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高温超导长带制备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7月,北京有研总院与兄弟单位共同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1米长1000安培铋系高温超导直流输电型电缆。这项成果被两院院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此次研制成功的高温超导带材长116米,宽3.6毫米、厚0.28毫米,以螺旋管方式缠绕,用四引线法全长度测量,77K液氮温度(零下169摄…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高温超导研究的迅速发展 ,国家计委于 1 987年批准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国家超导实验室。 1 988年开始筹建 ,1 991年 4月实验室通过验收 ,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 ,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 2 0 0 0年在国家计委和科技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超导体新材料 ,新合成工艺的探索和研究 ,高温超导体物理性质和与高温超导电性机理相关的实验及理论问题研究 ,高温超导薄膜及器件的物理研究及其它相关材料、相关物理问题的交叉学科研究 ,解决超导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推动超导技术向产业部门转移。研究项目 近 5…  相似文献   

15.
Deborah S.Jin利用接近绝对零度的原子实现了费米凝聚,打开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它可能导致室温超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在开展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大电流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的超导电缆系统组成情况,分析了超导直流电缆与铝电解系列的连接方式以及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项目概况目前研制出的高温超导电缆具有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和无火灾隐患的优点,是实现大容量输电的有效途径,因而成为超导技术的研究开发热点,在短期内可望走向大规模的应用,特别是在短距离内传输大电流的场合将得到实际应用。据预测,高温超导电缆的国际市场在2010年左右可望达到15亿美元。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于1998年7月研制出我国第—根1米长1干安高温超导模型电缆,被两院院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2000年11月完成6米长2千安高温超导输电电缆的  相似文献   

18.
潘爱民 《大众科技》2012,(5):92-93,61
超导材料是一种具有超导特性的新型材料,它在一定低温条件下能排斥磁力线并且呈现出电阻为零的现象。超导材料由于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和超导隧道效应等优异的特性,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电子学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  相似文献   

19.
超导技术的产生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曼林·昂尼斯在低温下测定汞的导电性能时,首次发现当温度降至4.2K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了,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超导性。现已发现,许多金属和化合物都可成为超导体。物体从正常状态过渡到超导状态是一种相变,发生相变时的温度称为超导体的“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超导性就被破坏了。物体的超导现象从发现至今已有80余年,但超导作为一门新技术,真正考虑其应用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例如,先后出现了超导电磁悬浮实验车及超导电子学器件——磁强计和红外探测器,等等。在1…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闻     
<正>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揭示三层铜氧化物超导体高临界温度的电子结构起源自1986年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探讨高温超导机理和进一步提高超导转变温度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核心问题。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母体是反铁磁Mott绝缘体。高温超导电性是通过向母体掺入适量的载流子得以实现。有研究表明,超导转变温度TC不仅取决于铜氧面CuO2的掺杂浓度,而且依赖于晶胞中CuO2面的层数(n),且在三层体系(n=3)中超导转变温度TC最高。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