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解读课标,更新理念 构建新形势下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深入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标指导下进行地理教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地图”这一专题的修订上,增加了一条“标准”——“学会阅读校园、社区、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并将相应的“活动建议”修改为“学习绘制校园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  相似文献   

2.
地形与等高线(等深线)是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其标准为:①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②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相似文献   

3.
平岚  郭建 《地理教育》2013,(4):26-27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地图部分提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教学目标,这将为学生"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以及认识、适应、利用地理环  相似文献   

4.
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的普通地图,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地物按图式符号加注记表示。地形图按表现形式分为平面地形图和剖面图两大类,平面地形图根据绘制的手法又分为示意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一、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建立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的,它表示沿地表某一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内容对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教材地位作用:"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作为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它既是对八  相似文献   

6.
地形图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的普通地图 ,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地物按图例符号加注记表示。其内容的详略主要受地图比例尺的制约 ,根据实际需要 ,在国家经济建设、教学、科研和国家建设中 ,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中学区域地理教材中的地形图基本上是小比例尺图 ,考查局部地貌类型的地形图 ,比例尺大些 ,而根据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多为大比例尺图。Ⅰ .读图技巧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一 ,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①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 ,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 ,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 ,以两地的水平距离…  相似文献   

7.
等高线地形图既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又是难点知识,识别地形图的不同地形部位、判别地形起伏,需要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这对于中学生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示范制作简易模型,组织学生举办等高线模型制作展示赛,可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极大地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一、起因进行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时,笔者边画板图边讲解如何判断“山峰、山谷、山脊、鞍部、断崖”等内容,忽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断崖处的等高线是重叠的?为什么山谷与山脊的等高线凸向相反?”我耐心详细地讲解后,该生仍以迷惑的眼神望…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教材对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图形未作文字讲解,但又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这为教学增大了难度。如果教师能绘出各种地形的素描图及其对照的等高线图形,并分析归纳出各种地形及其等高线图形的基本特征,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下面就地貌中的几种基本形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差异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的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可细分如下: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0.
周小仁 《教师》2011,(34):104-104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表达工具之一。高考地理的要求是要达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基本能力,地理图表则是维系这四种能力的纽带,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理图表类型包括很多:等值线图、示意图、统计图表、图像、分布图、地形图等。下面就常见地理图表进行解读探究。  相似文献   

11.
地形和河流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是继“世界第一大洲”后,使学生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第二节课,因此,教与学的活动重视对学生进行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地形”这个要素主要方法和使用学习工具的指导。本节内容可分三部分:亚地形特点”、“亚洲地势特点”、“亚洲河流分布与地形的关”。本节课时为2课时。2.学生情况的分析:在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地图”这分内容中,学生虽然学过了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但第一次接如此复杂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而且要从图中读各种地理要素,并且分析总结出一个区域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对学…  相似文献   

12.
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它比较抽象,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难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原理地面的高低起伏,在地形图上是用等高线来反映的。等高线是把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是一种反映高程的等值线。所以,可以把等高线看成是不同高度的各个水准面和地面相交的曲线,把这些曲线投影到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到图纸上,所得到的便是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大地表面的形态虽很复杂,但它总是由各个基本地形组成的。只要熟悉了表示这些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形状,则再复杂地形的等高线图也就不难判读了。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构成地表面的基本地形有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峡谷、盆地、陡崖和悬崖等。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限于图幅的原因,不一定全部闭合。(3)在图上等高线不会中断、不会拧成螺旋状;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相交,只有在直立的陡壁或悬崖处,等高线才会重叠在一起。(4)山坡坡度均匀,等高线的水平间距大致相等,陡坡密集些,缓坡稀疏些。(5)在山谷两侧,等高线呈“V”字形,“V”形尖端...  相似文献   

13.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地形作为高考核心主干知识,是地理图像能力考查的依托点。高中阶段以地形图为载体的图像考查类型主要有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三种。从判读地形图到探讨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无不渗透高考文综命题的四项能力要求,下面结合实例,浅谈以地形图为载体的图像能力考查。  相似文献   

14.
一、地理课标要求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第一节。本节教材由“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两目构成。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特别是简易示意图。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课中的活动环节为例,阐述分析绘制简易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绘制简易示意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地图判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作为教学用的地图,我想要紧紧围绕教材的内容绘制,并须重点突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在绘制地理教学挂图时考虑到以下几点: ①地形图和交通城市图分别绘制。小学生初学地理,识图能力差,如果图中的内容过多,看起来不方便。我在教学《东北区》这单元时绘制了《东北区地形图》和《东北区的城市交通图》。前—幅着重绘出东北区的主要山脉与河流,并按照地形的变化设色;后一幅主要绘出行政区和主要城市、铁路线等。这样的地  相似文献   

17.
一、课程标准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解决当地的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稿)》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规定: “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为 了“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除北京、香 港、澳门、台湾和极地地区外, 《课程标准》 “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 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 “只列 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 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新课程是对过去 的区域地理教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总结的基 础上提出上述理念的,它对区域地理教学的改 革是明显的。新课程标准已大面积实施,在实 际的教学中,如何领会、理解和落实这些新课 程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的教学 要求和学习目标应有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地形图是承载地理事物的重要工具,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础性内容,在地理学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剖面图是地形图重要而特殊的表现形式,着重表现地理事物在垂直方向的起伏状况。分析、绘制地形图与剖面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必要技能,因而在地理高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无不涉及到了地形图与剖面图的应用。为突出两者的区别,笔者在分析和研究了地形图和剖面图的概念和类别后,以2004年几套高考试卷为例,谈谈地形图与剖面图在地理试题中的应用。一、地形图与剖面图的概念及类别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的普通…  相似文献   

20.
一、直击高考[考纲解析]地图知识是学习地理最基础的知识,综观近几年全国及各地“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对本专题所涉及的考试内容、能力要求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内容上要求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及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等进行理解与掌握;能力上,要求“熟悉图形语言的表达方式,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对不同类型地理图表能够进行简要填绘,对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能够进行转换”.考点透视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