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父亲的城堡     
陈孝荣 《今日教育》2011,(11):60-60
2006年,我和妻子商量,决定把父母从乡下老家接进城来养老。“接来肯定是要接来,问题是他们在乡下住惯了,住城里不习惯。”我把我的担心提出来。  相似文献   

2.
记者前不久访问了瑞典.在斯德哥尔摩,记者在一位上海老乡家小聚,见到他们一家老少三代其乐融融.男主人告诉我,他是在10多年前赴斯德哥尔摩留学的,后来找到了一份工作,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五六年前,他把老母亲从上海接来,试着为母亲申办定居手续,想不到居然办成了.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一名首都大学生和同学一起到河北农村调研,看到了很多孩子刚上完初中就辍学了,很是痛心。在这名学生看来:其他地方也有辍学的,但多是"家里穷"没办法,而"这里不一样,他们的日子富裕得多,竟然也会辍学,我想不通"。(1月30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4.
妈妈也在     
快来追我啊。我捉了一条小虫子。放了它吧,它的妈妈正等着它回家呢。我早就把它的妈妈接来了。妈妈也在@俞季怀 @酷酷猫~~  相似文献   

5.
记得我上小学前的那个暑假,在台州打工多年的爸爸妈妈买了房子,总算把我从千里之外的老家接来和他们一起住。我们家所在的小区虽然是当地的一个老小区,但是整洁干净、环境优美。 因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而且听不懂当地人讲的方言,所以我连个可以说话的朋友也没有。白天,爸爸妈妈都在市场里忙碌,我只能一个人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玩具。无聊时,我常从阳台上探出脑袋,看楼下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前段日子我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新房子,而父母依然住在城郊的老宅子里。我每天都很忙,不但要做好公司的事情,还要经营自己的服装店。我没有时间娱乐,也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有时打电话给父母,没说几句就挂电话。“没时间”成了我与父母日渐疏远的借口。住进新房后,我特意把父母接来小住了几天。父母很有成就感,说我为他们在老家的亲戚邻居面前“长了脸”。可父母一到城里,就总  相似文献   

7.
正那年刚放寒假,母亲就对我说,她很想把外公接来住。那时候,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在对面的工厂做临时工,无暇照顾年迈的外公。若是把外公接来,照顾外公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的肩上。外公七十多岁了,早年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刚满十岁的我,好不容易盼来个寒假,很想和伙伴们疯玩一场,不想照顾老人,于是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母亲。  相似文献   

8.
越说越开心     
最近小童发现了一个情况,很多作者投稿时,没有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详细写清楚,这让编辑们很难及时和作者取得联系。所以,小童在这里提醒大家,投稿时一定要在稿件后面附上详细的联系方式,最好是家庭住址、学校地址、电话号码等都写清楚,不然要是稿子被录用了,编辑们都没办法及时告诉大家哦!——小童的友情提醒同学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讲讲使用伪劣产品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越说越开心     
小童:嗯,在这里做一个简短的年终总结。2014年是忙碌的一年,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跟老朋友的联系也很多,同学们投稿很积极,读者们的反馈意见很丰富,小记者活动把我们累得人仰马翻,但很成功!各位老编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真是累且快乐的一年!希望新的一年,即2015年,《第二课堂》创刊30周年的重要纪念年,小童的工作能取得更大进步,能把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介绍给大家!也请大家积极来稿,支持我们的30周年征文活动哦!  相似文献   

10.
越辩越精彩     
一 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吗?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这时我灵机一动,让他们自己辩论,印象岂不是更深刻.  相似文献   

11.
◆原作节选 第二章 暴力原则 巴克在戴依海滩的第一天糟透了.每时每刻都会有令他惊恐而又新奇的东西.这里没有静谧,也没有休憩——只有无休止的喧嚣和来来往往.在这里每一分钟都会有危险,因为这些人和狗都不是来自城镇,他们只承认大棒和牙齿. 巴克从未见过像这群狗一样争斗的狗,他们像狼一样凶狠.只有狼才这样攻击、撕咬和跳开.  相似文献   

12.
越说越开心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不断听说某某人被骗了,某某人又白白损失了多少多少钱等等。同学们可能会想,怎么有那么多人被骗呢?为什么骗子总能得手呢?唔,要是我碰到骗子,我就会勇敢地揭露他,一定不会上当受骗。但是,骗子绝不会在自己的脸上刻下"骗子"两个字,他们一定会伪装好,悄悄接近你,运用各种手段让你放松警惕,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引你上当。其实,很多人一开始也很谨慎,也  相似文献   

13.
顺英是我大学期间做家教时教过的一个4岁的韩国小姑娘.那时,她的父亲已在中国做了几年生意,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决定长期在北京发展自己的事业,便把家眷也接来了.  相似文献   

14.
教书如种菜     
石国权 《今日教育》2012,(11):69-69
我把母亲从乡下接来,她不习惯啥事也不做的日子,刚好住处旁边有块空地,于是她就在空地里种起了菜。我虽然出生农村,但以前没有完整地种过菜。母亲告诉我,要种好菜,得用心、费神。先要挖土、整地、垄畦。土要挖细,尽量把杂草的根理出来;地  相似文献   

15.
我很累,可是我想我已好久没有这样快乐了。我心满意足,我在做我们要做的事情。我有重要的工作,我把每分钟的时间都占据了。这里需要我。我没有钱,也不需要钱,可是我万分幸运,能够来到这些人中间,在他们中间工作。有的人还说什么不懂感情的中国人!在这里我找到了最富有人性的同志们。他们遭遇过残酷,可是懂得什么是仁慈;他们受过苦痛,也知道怎么笑;他们受过无穷的苦难,可是依旧保持着他们的耐性、乐观精神和无穷的智慧。我已经爱上他们了;我知道他们也爱上了我。一切为伤员着想——诺尔曼·白求恩座右铭  相似文献   

16.
你可以说她为了爱情,勇敢地丢掉一切,你也可以骂她愚蠢,差点毁掉了自己的前程。“我不想”、“我不高兴”、“我不喜欢”……不是每个人都敢于把“不”说出口,或是挂在脸上的。为此,我们不知多少次地委屈自己,不断自己的感受,直到有一天离快乐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7.
儿子上六年级那年,老公要到外地工作,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就把婆婆从乡下接来同住。为避免婆媳矛盾,我们说好了,她老人家管家务,我管孩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母亲是在去年腊月十八因病不幸去世的,母亲走后父亲终日郁郁寡欢,于是我把父亲接来和我同住. 那段日子父亲总是拿着母亲的相片一看就是一整天,父亲为了把我们姐妹三人抚育成人,操劳了大半辈子,还落下一身病,我真不忍心看到进入晚年的父亲饱受痛苦.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虫妈妈接来了4岁的小儿子进来挺神气地让我看他手上爬着一条蠕动的毛虫。我一见毛虫就全身一颤 ,可我却随口说了句逗孩子玩的话 :“马克 ,快把它弄到外面去吧 ,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哩。”马克转身走了出去。我以为达到了目的 ,谁知马克一会儿又进来了 ,手上爬着两条毛虫 ,他说 :“我把虫妈妈也接来了。”牛皮的用处老师问同学们 :“谁能说说牛皮有什么用处啊 ?”牛牛抢着举手 :“可以做皮鞋 ,作皮带……”冰冰接着回答 :“可以拿来吹 !”老师 :“莫莫 ,你最乖了 ,你来回答一下。”莫莫犹豫良久 :“……牛皮最大的用处就是包住牛肉……”老师昏…  相似文献   

20.
之前与父母聊天,他们问我:还愿不愿意重回学校念书?也许他们的这个问题只是随口说说的,但重回学校念书的这个念头已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