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日本出版业景气低迷 在电脑网络及多媒体信息的冲击下,日本书籍出版今年出现了空前的低潮。根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今年上半年日本书籍杂志销售额仅增长1%,成为战后以来增长率最低的。如加上下半年的增长率预计,今年日本出版业可能出现零增长。 由于高科技及电脑设备普及,促使读者的阅读习惯改变,平面印刷已面临着时代挑战,出版社须有新的经营战略才能吸引住读者。日本的出版业在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2.
走势     
日本书籍展在台湾 日本是世界出版大国之一,日文出版物在台湾拥有不少的读者群。2002年2月19~24日,“书籍之国-日本”的专题书展在台北举行。 这次书展规模空前,约有170家日本出版社参展。日本书籍出版协会理事长渡边隆男致开幕词指出:“日本国内出版业持续不景气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互联网在日本国民中广为普及,但真正的知识仍然蕴藏于书籍之中。”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1980,(1)
日本约有三千家书籍出版社,另外还有专门出版杂志的一千来家出版社。日本每年大约出版两万七、八千种新书,总发行量超过十亿册,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十本书。日本每日翻译出版外国图书两千五百种左右,其中文学书最多,达九百四十多种。三百六十卷的世界目录巨著不列颠图书馆收藏各学科书籍约八百五十万册。它还收藏国家出版的档案,在收藏  相似文献   

4.
日本出版业的市场结构特点是:厂商即出版社多,零售商即书店多,批发商即经销商极少。目前日本在市场上销售的几十万种书籍,有70%左右是通过出版商—经销商—书店—读者的渠道流通的。 1.物流和信息的共有化趋势 出版业市场的长期衰退使下游销售末端退货量大增。面对市场持续衰退的状况,如何减少退货是日本出版业的三个环节——出版社、经销公司和书店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日本出版业高层人士都认为:减少退货、提高整个出版流通效率的关键在于物流和信息的  相似文献   

5.
陈宗俊 《编辑之友》2015,(9):104-108
1949至1966这“十七年”间,新中国出版业在“为人民服务”出版方针指引下,对新文学书籍的生产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控.其主要手段包括:出版对象身份的重新确认、出版社的整合与分工、几大文学出版社对新文学书籍出版的垄断等.“十七年”出版业调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政治—文学”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出版业德国人口不到一亿,出版书籍的数量及人均购书率均居世界前列。德国各出版社出书范围略有侧重。如施普林格偏重出版学术专著,胡贝尔出版各类文史科学著述,朗根沙伊专出外语辞书及教材,国际出版社制作录像、磁带及配套教材,德意志袖珍书籍出版社出版袖珍本...  相似文献   

7.
访日随笔     
去年九月,我随中国出版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代表团受到了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出版界、印刷界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和周密细致的接待。日本出版界的概况日本的出版业非常发达,素有“出版王国”之称。据统计,1981年共出新书4万种,42.8亿册(书籍11.1亿册,月刊18.5亿册,周刊13.2亿册),全国共有4200多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比世  相似文献   

8.
国内出版业首部蓝皮书——《2002——2003中国出版业状况及预测》,近日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新闻出版业至今无权威性年度分析报告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撰的<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已经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这是该所编撰的第五本出版业年度报告,也是该所延续性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编撰的《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近期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这既是延续性的第七本出版业年度发展报告,也是2010年9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相似文献   

11.
出版行业的危机和低迷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很长时间都颇为繁荣的日本出版业也深受其困。因为连年的出版不景气,书刊销售额,许多小型出版社甚至支付不起作者稿酬,刊物运营难以为继。面对行业的颓势,日本出版社和书店尝试种种方式以图自救,例如改"委托销售"为"责任销售",开发电子出版物,实行积分制度,展销非书籍商品,开发"午餐护照"等新颖别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撰的《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近日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反映了2007~2008年出版业的年度动态和发展趋势,从宏观视野、专题论述、个案分析等多个角度、对出版业的年度状况及行业走向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撰的《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近日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反映了2007-2008年出版业的年度动态和发展趋势,从宏观视野、专题论述、个案分析等多个角度、对出版业的年度状况及行业走向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判断。蓝皮书分为主报告—2007-2008年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4.
杨嘉 《出版参考》2010,(14):20-20
本刊讯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编撰的《2009-2010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延续性的科研项目,这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撰的第六本有关我国出版业的年度报告。蓝皮书对图书、期刊、报纸、音像、数字出版、发行、印刷等七大产业进行了全面回顾及预测分析,对新闻出版体制改革、金融危机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内出版业首部蓝皮书——《2002-2003中国出版业状况及预测》,近日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新闻出版业至今无权威性年度分析报告的空白。 蓝皮书由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组成。总报告主要包括4个部分,即2002年出版业状况分析、出版业管理状况分析、出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不论从规模还是品种来看都以大众出版为主导,著名的讲谈社、角川书店和小学馆都是大众出版社。因此,日本出版业的“大崩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大众出版业的“大崩坏”。在连续负增长的日本出版业中,仅有杂志一枝独秀,仍然维持着壮大的规模,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出版社都是以杂志为基础、以杂志为主要创收来源的。过分娱乐化的出版结构,使得大众娱乐出版极度发达。出版娱乐化导致了漫画泛滥,但漫画这种边缘形式很容易被其他娱乐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17.
“出版大崩溃”的乌云虽然弥漫在日本出版业的上空长期无法消散,但是,整个日本出版界并没有放弃努力。一大批出版社抛弃旧有的框框,凭借进取的精神、敢于挑战的斗志,选择最新最佳方案,最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日本的有关出版专家指出,这给重新振兴日本出版业带来了启示。本刊将陆续介绍一批日本出版社的成功案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研究》,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结集出版。该书以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的形式,分析了国外出版业的外部生存和发展环境,从四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国外出版业的宏观管理体系,即政府行政管理状况,国家法律规范措  相似文献   

19.
由英国斯特林大学Ian McGowan教授主编的《国际出版原则与实践》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劲、彭兰两位副教授主编的《中国出版理论与实务》两书近期由中国书籍出版社编辑出版。作为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出版专业研究生培训教材,前者翔实地介绍了国际出版业运行原则与规范,提供了绝大多数西方出版商生存的背景材料。通过总结世界出版业过去的成功,分析出版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明天的机遇,为中国出版与国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发行研究》2003,(6):32-32
国内出版业首部蓝皮书——《2002—2003中国出版业状况及预测》,近日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新闻出版业至今无权威性年度分析报告的空白。 蓝皮书由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组成。总报告主要包括4个部分,即2002年出版业状况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