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化“两课”改革,更好地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清华大学“两课”教学从1980年以来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两课”作为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深切地感到,目前“两课”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长期关怀和支持的一所重点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和促进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自从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与祖国同步,走过了20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历程。遵照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清华大学1998年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并将其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实践作了考察和回顾,特别对“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等方面的进展作了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实施[本刊讯]清华大学“211工程”经历两年零三个月的规划与论证,已于1996年9月获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批准。清华大学“211工程”建设总投资为4.6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3亿元,国家教委投资5000万元,...  相似文献   

5.
明确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的步伐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一所有较大影响的国家重点大学,始终树立高标准的办学目标。学校在1985年提出了“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目标。几年来,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我们在中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及大力促进科技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形势下,清华大学提出了“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质量和水平”的“九五”科技工作方针,为配合落实学校科技工作方针,清华大学科技处从1995年开始,对全校...  相似文献   

7.
实行双向选择积极做好引导─—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初探刘裕品,毕文淦1985年以来,作为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我校实行了“在国家分配方针、原则指导下,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分配办法,至今已经十年了。事实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网络》2006,(8):50-51
7月12日,由清华大学和本刊共同主办的“2006′教育行业P2P管理与应用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会上,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王继龙博士提出了P2P联邦管理方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材料力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材料力学教学,以适应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清华大学力学系材料力学教研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1983年以来,该教研室共获清华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5次、二等奖2次;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一类课”、“北京市优秀课程”。在我国首次开展的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奖励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反映我国专利制度和《专利法》实施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览会”上,国家教委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13所委属高校参加的国家教委展团荣获了“最佳组团奖”和“最佳布展奖”。国家教委展团选送的参加展览会评奖的33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清华大学的“新型流化床内构件”等20个项目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11.
杨林 《教书育人》2006,(6):33-34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最早是清华大学研究生于1997年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北大、人大等高校的学生纷纷参加。1998年,全国举行了“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其中不少成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002年教育部确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还有一些高校举办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举行“校园创业计划”竞赛等。这些活动对全国各地高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活动存在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职员职级制度的建立与职员队伍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员职级制度的建立与职员队伍建设的探讨金善锟孙道祥清华大学“211工程”整体规划报告提出:到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除了要积极选拔和重点培养一支高...  相似文献   

13.
加强“SRT”计划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清华大学“SRT”计划自实施以来,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对“SRT”计划实施情况做了简要回顾,从三个方面分析了“SRT”项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对当前“SRT”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大中院士,1994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993年,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目标确定后,他积极支持学校工会和教代会的工作,鼓励工会组织发挥“教育、建设、参与、维护”的职能,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团  相似文献   

15.
北京同仁财会培训学校自1998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特色、专业”的道路,理论和实务并重。不仅依托于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清华大学、首都经  相似文献   

16.
分析差距明确定位整体优化清华大学化工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清华大学李琳戴猷元一、认识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自从“化工原理”课程问世以来,化学工程学科已有100余年的发展历史了。与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相对应,化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也经历了一系...  相似文献   

17.
坚定不移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我们2001年申请的“十五”国家重点科研课题,2002年正式批准立项。在此之前,学校也做了很多相关工作。复旦大学熊庆年教授提到他见过20年前清华大学编辑的“建设一流大学”的材料。的确,早在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就提出了这一目标,但是,  相似文献   

18.
杜荃 《科技文萃》2001,(2):176-179
说到中国的人口问题,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北大老校长马寅初先生,想起他的“新人口论”。其实自西方打开旧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之时起,就不断有人关注人口问题。从早期的民主革命派人士,到后来有着西学背景的知识分子,不断有人为此投入巨大的精力。即使是马寅初先生,他的新人口论,也并不是在五十年代突然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探索。例如他在1920年发表过《计算人口的数学》,1928年提出过节制生育减少人口。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思想敏锐的人们长期持久地关心人口问题,不断地提出各种方案,并且为此展开过激烈的论争。其中,四十年代后期以清华大学教授戴世光先生《论我国今后的人口政策》一文为中心而开展的讨论,是较为重要的一次。从其理论的成熟、所提措施的周全以及态度的鲜明来说,并不亚于约十年后马寅初先生提出的“新人口论”。尤其是这次讨论中所体现出来的学术风气更值得借鉴。 战火中回到祖国的学者 戴世光教授有着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经历,1908年12月出生于天津市一个湖北籍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童年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旧的王朝终于雨打风吹去,而民主与科学的大纛所揭橥的救国救民的道理与信念日益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性的思潮,中国的知识分子探索民族解放、民族自立乃至发展的努力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这一切给少年时期的戴世光以深刻的影响。十四岁他进入当时得风气之先的南开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经济学系,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与经济学的难解之缘。这个时候,正是中国大学教育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清华大学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学习非常努力,大学一毕业,就因为成绩优异,依据清华大学“大学四年,学习成绩平均分数在八十分以上,得以升入经济研究院研究”的规定,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研究院研究“社会、经济统计方法应用问题”。研究院里几年的研究生涯奠定了他此后专攻统计学的基石。三年后,他又考取清华公费留美生,到美国学习“国情普查统计”门,也就是“人口、农业、工业、商业等普查资料的统计整理方法、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绿色大学”办公室成立于1998年,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主任。办公室自成立以来,在开展“绿色教育”、实施“绿色科研”、建设“绿色校园”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受到了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认可和表彰。绿色教育自1998年开设本科生全校性公共必修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来,已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绿色课程体系,现已累计开设各类绿色课程18门,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达7500人次。绿色科研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绿色能源、绿色交通、节能技术、绿色化学与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开发和对外合作,累计承担相关科研开发项目1…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F0003-F0003
北京同仁财会培训学校自1998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特色、专业”的道路,理论和实务并重。不仅依托于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清华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著名学府的优秀教师,还突破性地大力引进以会计师事务所、各类企业—在职财务经理为主的实务界专业人士,建立了稳固的教师精英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