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师范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旨在形成育人合力,打造特色化育人模式,进而为育人成效提升助力。分析了职业师范院校课程思政的依附性、浸润性与隐蔽性特征,以此强化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方位了解,提出了一系列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从明确育人主体、重塑育人体系、完善育人框架三方面入手,助推课程思政体系实施,进而为科教强国战略的实现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木雕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课程思政对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实现路径以党的领导为基石,以课程知识为主线,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构建课程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把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基于二者的融合探索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精神引领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课程的全方位育人效果,使协同育人效能得到明显的提升。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为切入点,探究了专业教育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和实施情况,力求通过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效能的提升,保障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探索基于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建立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其他课堂隐性教育的协同育人工作理念,打造思政教师与其他课教师全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主体,构建以劳模(工匠)精神育人为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构建育人体系的有效切入,"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之魂,"习近平党史观"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聚焦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与习近平党史观之间的逻辑构建,尝试从"理论意蕴—现实意义—实践困境—优化路径"等四维生态关系框架出发,精准把握习近平党史观中的思政逻辑,着力打造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推进习近平党史观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将职业伦理作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立足点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回应职业教育育人本质、构建职业教育思政体系的需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价值负载性、课程结构的成果导向性、课程实施的实践指向性为职业伦理的意义生成提供了可能性。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推进以职业伦理为立足点的课程思政改革,要通过深刻挖掘职业伦理的意义生成点、提升职业伦理融入教学的契合度、走向意义生成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构建起职业伦理意义生成的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价值引领、能力提升和观念获得理念融入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搭起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框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指标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根基,创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体系.该课程体系践行了课程育人、课堂育德的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关键在于打造“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企业实践课”“三课堂”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主体,整合共建思政教学体系,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文章从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意义、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及原因、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围绕新工科建设的理念与电子信息产业类的发展需求,针对当下人才培养存在工程职业素养不高、思想认识不深、创新意识不强、不能适应电子信息类行业的快速发展等问题,该研究提出“课程思政”与“产教研融合”的双驱育人新模式,从两个方面阐述新工科背景下的育人教学理念,并讨论了该育人模式得以实践的3条有效路径,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点—线—面—体”综合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推进混合式课堂建设,构建新工科“强思政、厚基础、重实践”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最后,结合梧州学院发展情况总结实践效果,对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推动课程教育改革,促进专业课程教育内容与产业经济需求有机衔接,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要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师理论学习内容体系,创新学习形式方法,建设系统化、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师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思想和动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完善高职思政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是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打造高职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现如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机制不健全、校企课程思政共同体意识浑然不觉、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奋力开创高职院校“三全”思政育人新局面、基于学科专业全力打造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和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会思政的教师队伍以解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大思政”工作理念和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具体论述“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同向、同行、同频的问题,针对中职学校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存在的认识误区和现实难点,提出纵向深挖通过“四个课堂”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横向拓展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统筹设计开发思政元素鲜明的主题式校本课程等“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连晓荷 《教师》2023,(11):12-14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思政存在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合理的评估体系、尚未形成育人合力、未实现全程育人、未拓展育人空间等问题。而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有助于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全面育人功能。基于此,文章作者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以课程为载体,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3W”育人体系的构建,以期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国防教育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三全育人",转变思路在宏观上进行大思政教育,开启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的要求。基于此,高校要打造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教育共同体,聚焦课程思政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多元融合育人理念、全面构建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吴元元 《上海教育》2023,(18):64-65
<正>上海市卢湾中学在“无边界”教育理念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路径,全面构建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发挥各环节思政育人作用和协同效应,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探索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环境资源法”课程特色,以“一个核心、两个立足点、三个目标、四个融合”为原则,以“学透专业知识、深思价值内蕴、践行职业拓展、融悟德法兼修”为人才培养目标传导路径,构建“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模式,并在实践中基于学情分析,形成有效学习机制,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实现德法兼修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基于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Kirkpatrick Model),构建“学思践悟”课程思政多元主体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实施中面临的困境不断优化和调整该模式,持续优化推广,提升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7.
骆莎 《成才之路》2024,(1):33-36
把“四史”教育深度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深化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明确“四史”教育融入的目标;构建“四史”教育浸润机制,丰富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筑育人新场域,共建多维立体思政实践育人环境;打造“联动”师资队伍,构建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四史”教育搭建网络平台;打造“特色”品牌实践课,倡导体验式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应注重发挥课程的育人化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形成各类课程、活动、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构建"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需提升"课程思政"功能认识,建立思政教育运行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课堂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思政平台。  相似文献   

19.
高校软件类课程思政是国家软件产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是行业立德树人的需要,是人才个体精神世界的需要。当前,高校软件类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课程思政融合专业教育机制不健全、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认知和能力不足、教学模式有待更新、学生对课程思政认知不足、凝练课程思政特色不足等问题。软件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构建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四级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能力、以OBE理念革新教学模式、构建思政化作业体系强化学生思政认知。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阐明树立大思政实践育人理念,阐述校政行企“四方协同”构建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创建高职特色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共建多维立体大思政实践育人基地、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构建“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实践路径,总结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大思政实践育人成效,以期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