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音乐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让学生热爱艺术是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的途径.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传统的学习过程成为审美的享受,使学生抓住音乐最珍贵的感受、想象和创造的品性,使小学音乐教学走上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林雅 《天津教育》2024,(7):135-137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以提出,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着力点。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各个单元都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内容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展现了细致详实、层层深入的艺术教育内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与推进,五育并举成为立德树人的主要抓手,音乐学科作为美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自然积极顺应当前的教育形式,在原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而这也让大单元教学法走进越来越多音乐教师的视野,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推广与落实。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3):155-156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之下,音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科目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一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应该首先对传统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并积极地寻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建设高效课堂,使得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益进一步增强。笔者认为,高效课堂教学体系的形成需要教师从构成兴趣课堂与创新课堂机制两方面切入,以此协调好音乐教学中的主观与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考的改革,新中考也对初中化学学科有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化学作为一门初中才开始接触的学科,就更要求初中生能尽快适应这一学科的教学特点,建立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以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新中考的内容、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学授课内容改革的意义与方向、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三个方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延伸教学内容、重视实验操作、强化学科思路、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理解.希望能够让初中学生在新中考的背景下,更快地融入化学课堂中,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林萍 《天津教育》2022,(12):128-130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受到了各方的重视,而初中音乐作为初中生必学的一门课之一,本身蕴涵了丰富的音乐思维,有助于启发初中生对艺术世界的看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根据未来教育的趋势,需要教师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开展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运用教辅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而现代化音乐课堂旨在通过运用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同时根据多种新兴的教学策略辅助授课。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87):172-173
音乐作为重要的人文类学科,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音乐教育对学生在审美视角、内在素养、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全面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新课改大环境下,对初中音乐教师内在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合理利用各类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互动性教学模式是符合学生当前发展规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思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性思维。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过程中,需从学生视角出发设置教学目标、构建问题情境、策划互动活动,最终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内在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7.
王晓雪 《家长》2023,(30):144-146
<正>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音乐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内含以及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以期为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音乐是艺术的重要分支,加强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态律动学说和方法近年来受到音乐教育者的关注和追捧,教师通过应用体态律动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领悟力,教师通过身体的自然反应来观察学生对音乐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特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现状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凌薇 《家长》2023,(26):133-135
<正>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和乐理理解能力,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表达音乐,还可以在音乐中体验美的同时,获得跨文化交流和自我理解的机会,为人生的艺术追求和全面成长奠定基础。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如何在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孙丽娜 《学苑教育》2023,(33):91-93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音乐能让人身心得到舒缓,欣赏音乐能培养人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愉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乐感和欣赏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以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欣赏”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初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为初中阶段音乐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阵地。音乐教学怎样进一步尊重学科特点,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要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生艺术体验,增强审美与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探索高中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互融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所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希望能培养全能型人才。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不仅能够传授学生音乐方面的知识,还能够陶冶情操以及净化学生的心灵。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作用是对学生音乐入门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人们对音乐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朝着音乐道路方面发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已经成为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更能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提供助力。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若学生可以掌握节奏训练方法,则将对音乐产生更深入的学习感悟,获得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视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将音乐节奏感顺利培养。本文基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的有效探究,旨在表明节奏训练落实对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丁伟 《知识文库》2023,(22):1-4
<正>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科学,通过学习这门学科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演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音乐教学在基础教育的地位逐渐被提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教学任务融入所有学科教学之中,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个人的综合素养,以此体现全员教育的价值。为此,文章以立德树人为背景,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价值、原则、策略进行阐述,并将具体的成效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借鉴,让更多的教师加强对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实现全员教育。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57):159-160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化,我国教育对音乐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音乐教学要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发挥音乐学科美育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种背景,音乐学科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提升专业素养,着重培养教学技能,精炼"内功",以扎实基础、深厚内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改革目标,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作用,为学生提供优质音乐教学服务。文章简要分析了新课程下音乐教师教学环境的改变,对新课程下音乐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小学阶段学生最早接触到的艺术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的有效学科。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为了促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更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音乐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通过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贡献。  相似文献   

17.
鉴赏教学是高中音乐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素养及能力的关键载体。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要注重将音乐审美作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注重加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结合;创设音乐欣赏情境,开展互动式教学;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构建生态课堂,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吉慧娟 《小学生》2023,(5):145-147
美育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开展审美教育,应积极探索有效的审美教育措施,提升教育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就审美教育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76):160-162
小学音乐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艺术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肩负着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责任。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创新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奏美、形象美,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然而实际音乐教学形势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引起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视,给小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在美的熏陶和浸染下启迪小学生的思维和智慧。  相似文献   

20.
杨彦军 《家长》2023,(8):139-141
<正>节奏感作为最基础的乐感之一,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节奏感,才能够对音乐形成更全面、更深刻的感知,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因此,在新课改提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教育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落实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任务,为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创造条件。一、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职责,小学音乐学科自然也不例外。《2022年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