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观方文山为周杰伦写的歌词,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能够以现代白话入诗词格律,辅以丰富的修辞手法,通过创设意象,以境传情。由于其歌词用语奇特、形式新颖、辞藻华美、意境深远,故而总能令人耳目一新,进而也激发了不少文人学者对其词作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本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编排上都堪称糟糕之极的书。其书题为《一场情丝一场梦:港台情诗三百首》。花了4元多钱忍痛购买回来,不禁大呼上当。首先,这本所谓的“诗集”里到处充斥着近些年港台流行歌曲的歌词,虽署“诗三百”,实际上仅240首,而其中笔者可辨别是歌词的就有177首之多,占总数的74%。诚然,诗歌入乐,歌词入诗,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古代的《诗经》、《乐府》、唐诗宋词,都以入乐为主要特点。一些当代流行歌曲的词作者也比较注重歌词的润色,亦有部分歌曲是由诗谱曲而成的。但诗与歌词毕竟  相似文献   

3.
日前,海淀法院审结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百度提供的歌词搜索侵犯著作权案。音著协认为,其作为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享有《爱我中华》等50首歌词的著作权,被  相似文献   

4.
故事类MV的故事表现与音乐、歌词和影像画面有深刻关系。分析音乐和歌词特点,根据音乐风格、歌词确定MV主题表现,提取歌词关键字获得故事素材,设计戏剧化关键转折串联故事,归纳整理使故事富有寓意,利用影像基本元素的特性配合音乐歌词表现,使画面表达准确。为有效创作优秀MV作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编辑出版,是本职工作,他一丝不苟,一腔热情,孜孜以求。平时写写评论、歌词,是他的工作调剂和生活的另一部分。他把写歌词当作练习笔力,让品评图书提高编辑质量,又以编辑素养锻造自身的写作与评论水准。  相似文献   

6.
三首诗歌     
张华立 《视听界》2010,(1):115-115
因为职业的关系,去年先后听了三首歌:李宇春《阿么》、曾轶可《我还能孩子多久》、谭维维《谭某某》,都是她们自己写的歌词,甚至作曲。我对她们的歌词水平有些吃惊,这些歌词让我联想到有些陌生的“诗歌”。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广州亚运歌曲进行的研究:首先,通过访谈,从评选宗旨和标准、评委构成、评选程序、评选结果几个方面对评选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并总结出评选机制的特点;其次,以评选出来的36首亚运歌曲的歌词为文本,分析了这些歌词中表达的各种元素以及所建构的国家和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8.
本书以著名歌手汪峰的小说处女作《晚安北京》为主体,收录了其随笔"怒放笔记",和早期部分歌词及未发表过的诗歌,共计30首左右。本文选自"怒放笔记"部分,主要是汪峰对个人音乐创作及人生的感悟等,有删节。  相似文献   

9.
陈金 《新闻前哨》2013,(4):40-40
歌词一般都都琅琅上口,易于传诵。借用知名歌词作文章标题,也能让文章增色生辉,别有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向以文化传统深厚闻名于世。即以歌词而论,宋词与元曲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元人把戏剧称作“曲”,说明他们对戏剧的唱腔唱词的高度重视。由于曲调是相对固定的,歌词的水平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剧本的优劣了。明清以下,人们仍然沿用“曲”来指称各种戏剧,说明他们也是一向重视曲词的写作。即使在现当代,人们还称古代戏剧为“戏曲”,这种称谓对曲词的重视,不也是十分明白的吗?然而,新时期以来人们对新创歌词的质量要求,却似乎降低了。一个重要原因,大约是文艺界刮起一股偏重歌曲优美却忽略歌词文化内蕴的风吧。比如一首叫做《…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岁末,省级卫视为了抢夺收视率而展开激烈交锋,不约而同地瞄上了平民卡拉OK这块蛋糕,各种版本的“K歌”节目不断在电视荧屏上涌现,如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湖北卫视的《大家来唱歌》、贵州卫视的《我为麦克疯》、江苏卫视的《谁敢来唱歌》等等,“K歌”类节目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情形。“K歌”节目的流行与国内的文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笔者以富有代表性的《我爱记歌词》和《挑战麦克风》为例,分析其秘密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K歌类电视节目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筱华 《视听纵横》2009,(5):102-104
2008年以来,以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为代表的K歌类电视节目大放异彩,取得了不小的业绩,掀起一个个收视狂潮,至今欲罢不能。此类节目如此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其是否也会象其他曾经轰动一时的其他娱乐节目那样昙花一现?要想维持其生命力的旺盛,出路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3.
庞毅 《大观周刊》2010,(41):46-46
声乐是文学与音乐相综合的艺术。声乐中的文学成分具体体现在声乐作品的歌词上。深入认识歌词凝练美、韵律美、抒情美的审美特征,对于更好地发挥声乐艺术的抒情魅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小溪 《新闻世界》2011,(11):66-67
本文以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节目为例,从参与门槛、双向传播、尊重人性三个角度探讨了该节目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5.
有一首“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的歌,把北京最引人入胜的景致几乎都唱到了歌词里,而且京腔京韵,听来令人感到十分亲切、陶醉。但歌词的作者出现了“芦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之类的误词。  相似文献   

16.
音乐电视是一种以音乐为主,画面为辅的电视形式,本文主要从它的主要艺术构成旋律、歌词、画面和演员的二度创作来讨论音乐电视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技术的视觉化,媒介呈现方式由"景观化"向"奇观化"转变,本文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奇观"论的基础上,以当代电视文化奇观——《我爱记歌词》为个案,论述电视媒介对于奇观的塑造,继而分析其媒介背后的动力根源,最终试图对电视奇观乃至媒介奇观进行辩证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资捷 《湖南档案》2014,(12):40-41
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唱红了一首名叫《时间都去哪了》的歌曲。它的细腻歌词让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它的悠扬旋律让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特别是伴随着歌曲,在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位父亲为其女儿拍摄的一些列关于成长的照片,照片记载着时间、记载着岁月,以朴实细腻的真情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19.
我家儿子上小学四年级, 特别喜欢唱歌,经常一边做作业一边哼上两句.唱的还不错,但总感觉怪怪的,歌曲内容明显与他的年龄不符,有一次他竟然唱起了"擦干眼泪陪你睡". 这句歌词出自一首情歌,当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演唱"擦干眼泪陪你睡"的时候, 不知道在其幼小的心灵世界里是如何理解歌词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从“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到“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军歌歌词的变化轨迹,也是大时代变迁的缩影,记录了包括军歌歌词作者公木在内,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