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微博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热点,已成为传播平台,媒体属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加强互联网的微博管理问题也受到关注.我建议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互联网以及微博管理,开微博的人,最好实行实名制。”①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李丹阳两会期间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微博实名制”的问题在两会期间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微博管理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微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热点,传播平台、媒体属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加强互联网的微博管理问题也受到关注,我建议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互联网以及微博管理,开微博的人,最好实行实名制。"①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李丹阳两会期间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微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工程》2011,(10):10-10
韩国:实名制让网民对言论负责韩国作为最发达、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网络实名制",这项制度尝试近年来颇受其他国家关注。实名制实施后,不仅在减少网络虚假信息传播、恶意留言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暴力等方面作用明显,也为韩国政府治理"网络中毒"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一直在大力推进"网络实名制"的韩国最近也在积极  相似文献   

4.
冯娟 《东南传播》2012,(3):20-21
"微博实名制"正式启动不久,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密码泄露事件随即爆发,究竟是巧合还是蓄意不得而知,但无疑为"微博实名制"敲响了警钟,关于实名制的争论也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对北京出台"微博实名制"和网络"密码危机"事件的梳理,分析在这一场互联网生态的博弈中,推行"微博实名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微博两会"的传播现状,指出了目前"微博两会"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探讨了有效利用"微博两会"放大其正功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微博客在政治参与领域异军突起。2012年全国两会,微博客成为表达民声、征集民意以及会场内外信息互动的最热媒介。本文以2012年两会期间的微博应用为研究对象,从两会微博问政主体的角度解析微博客的影响,探寻"微博问政"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程思遥 《新闻传播》2012,(9):105-106
"微博实名制"对于政府监管、传媒经济以及网民自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依据国外的经验分析,推行微博实名制不得不面对微博用户的积极性、体验度下降,个人信息被泄露等问题。无独有偶,在《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正式公布后的第五天,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网站CSDN用户数据库遭黑客攻击,600万用户的登录名及密码被泄露。无论此次"泄密门"是否与微博实名制相关,但如何在实名制的框架下,保证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确已经成为政府监管机构和互联网服务商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微博作为新媒体的新宠,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两会"进行了全程报道微博不仅及时、准确地传达了两会的各种动态,也加速了民众诉求类信息的流通,使更多的民生和民意诉求受到社会各界和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等大型网站以及荆楚网等地方网站的微博都体现了自己的特色。这些网站运用微博参与两会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微博参与打造了全国两会舆论场,民众与代表、委员的交流互动,让议案、提案和建议更具科学性、针对性,也使两会更加开放、透明。  相似文献   

9.
周雪怡 《今传媒》2011,(5):99-100
2010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利用微博问政成为各界热议现象。微博的技术优势、门户网站的开博邀请、媒体的热捧、民众的表达诉求、代表责任意识强化等原因,使得微博成为表达舆论强有力的平台。然而在两会闭会期间,当初火热的代表、委员微博却面临流于形式、个人作秀、无人更新的拷问,设立实名制官方微博,从微博中来,到现实中去,与意见领袖建立良好的互动,创造话语交锋的公共空间成为高效利用微博问政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0.
微博的两会作为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在美国大选中让奥巴马受益匪浅的微型博客,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也开始翩然起舞.2010年两会期间,微博正在成为汇集人民群众民意、民智的新平台.各个微博网站中,代表、委员们用微博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网民通过微博热情参与两会提案.两会会场内,媒体记者在采访报道间隙用微博开辟新闻报道第二战场,会场外,传统媒体迅速设立了微博报道板块……其中,引人关注的如人民网·人民微博的"微言大事,博论两会"和新华网的"新华视点两会微博",它们继去年广被关注的"E两会",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媒体采纳民意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1.
陶丹 《中国记者》2012,(1):122-123
2011年12月,北京市公布了微博实名制管理办法,一时间在业界引起各种议论。在网络实名制管理上,韩国的经验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拥有近6亿网民、3亿微博用户的网络大国,中央或地方政府任何一个针对互联网的管理政策均会引起不同震级的舆论反应.微博实名制传闻多时,如今,悬念终于揭开,此前那些复杂的联想立马就云开雾散.事实其实很简单:去年12月16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要用真实身份信息(后台信息而非前台公开)、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紧接着,广州、深圳、上海也开始实施微博实名认证制.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个个攻克下来了,其他城市更不在话下.生活永远比戏剧精彩.没想到,2011年的压轴戏竟是微博实名制!  相似文献   

13.
《信息系统工程》2011,(4):10-10
走进互联网时代的2011年全国两会,彰显出亿万网民的力量,总理在线两小时就吸引10万多个提问,代表委员的微博议政也赢得十几万"粉丝"。互联网成了社情民意的集散地,民意坐上网络直通车。两会调查推出5天即引来6万多条留言,139万网友"围观",数百条网友留言更是走进人民大会堂,和各界代表、委员见面。"网络问政"蔚然成风,这种打破时空限制的双向交流,大大拓宽了两会收集民意汇聚民智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年底,北京市出台了《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微博用户后台实名.微博实名制是网络实名制的尝试.加强言论的自律性,防止匿名传谣育,网络实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微博实名制是对网络新媒介进行控制的一种实践,其理论依据在于政府有权对媒介进行控制,从而使媒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实名制可能会造成微博吸引力下降等问题,这与媒介控制目标之间产生了偏差。因此,需要从限制实名制的范围、政府部门主动融入微博、加强对运营商的监管、培养网民媒介素养等方面开展工作,从而减少实名制的弊端,构建和谐的微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微博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大放异彩,以至于很多代表和委员的见面问候是:今天,你"围脖"了吗?如果说,去年两会微博还仅是"小试牛刀",那么,在刚结束的2011年全国两会上,微博已经展露"风生水起"的耀眼光芒。"微观两会",不仅是全国亿万网友的流行,也在无形中推动着新媒体介入重大主题报道的进程与深度,推动着重大主题报道方式的变革。笔者仅以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对重大主题报道中新媒体的介入及其影响予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12,(6):62-62
堵力在2012年第1期《青年记者》中刊文阐述,2011年年底,北京市出台了《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微博用户后台实名。微博实名制是网络实名制的尝试。加强言论的自律性,防止匿名传谣言,网络实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许蕾  尚勤 《东南传播》2012,(6):36-37
微博的出现为传者和受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流平台,然而,微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微博实名制从去年实名注册开始逐步走向了全部微博用户的实名制。微博实名制作为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对于我国网络新闻业的规范及网络新闻的自由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结合微博实名制的利弊分析,论述了微博实名制对网络新闻业的自由和规范产生的影响,并由此透视我国网络新闻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刘恒新 《新闻世界》2011,(8):253-254
"微博自首"事件,又一次让人们对现代互联网尤其是微博的力量刮目相看。但是在媒体报道中,对于事实、法律和新闻伦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电视、报纸、广播凭借其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一直是报道重大时政新闻的主力军。每年的全国"两会"对媒体来说,都是不可错过的一道新闻盛宴。各类媒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网络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优势,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一份调查中显示,有近30%的公众会选择互联网作为了解"两会"的首要信息渠道,另有20%的公众会及时的关注互联网上"两会"的信息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