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三愿     
读高中的时候,我就对编辑工作有强烈的兴趣。高中二年级时,我把高中一年级时做的课堂作文和课后习作汇聚起来。抄录、编目,设计了封面和扉页,装订成册,题名为《十六集》。第二年,又援例编了《十七集》。高中三年级时,还办了一份油印刊物《艺文》,按月出版,每期印数五六十册,一共延续了四年之久。  相似文献   

2.
李国龙 《大观周刊》2011,(2):166-166
数学教育改革中对于应让学生认识有关知识的来龙去脉已形成共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进一步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是高中数学的教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3.
《编辑之友》2011,(4):32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21世纪第一个十年前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始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不是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中考"改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了。特别是教材,也明显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一纲多本",这正是全国推行的高  相似文献   

4.
冀新慧 《大观周刊》2011,(36):138-138
常规课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以《课程标准》为准,要注意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信息的牢固掌握为最基本的要求。常规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并不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学生的各种活动相矛盾,只要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都可以在遵循了上面三个基本的具体要求下采用。  相似文献   

5.
张大月 《大观周刊》2011,(52):210-210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时期的体育教育.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的一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过去以运动技术为核心内容的学校体育教育.开始向终身体育教育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边红艳 《大观周刊》2012,(52):257-257
民族音乐教学,是艺术教学中一直备受关注的内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理解多元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的教学理念,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品味民族音乐的“灵魂”,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怀。因此,深化民族音乐教学,对于高中音乐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玉超 《大观周刊》2012,(5):213-213
体育理论知识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根据《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讲授体育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技术项目的规则以及形成初步的技术战术的分析能力。同时一绍体育运动的历史及各项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趋势,使学生明析体育的一般知识,掌握健身的一般方法和一定的锻炼技巧,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刘旗辉 《传媒》2007,(12):20-22
作为"抚慰商人"心灵的财经人文期刊,《商界》创刊14年来,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中国商人.今天,从普通创业者到福布斯富豪,从街头小店到万人大企业,从高中毕业生、引车卖浆者到投资银行家、经济学家……走在中国市场经济道路上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都布满了《商界》的读者,且杂志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华人地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发行海外的杂志.  相似文献   

9.
与时共震     
74岁的时候,库尔特·冯内古特心怀恶意地写下《时震》。在一次自信危机中,宇宙暂时厌倦了无穷无尽的扩展,时空统一体出现故障,每个人、每样东西都退回去10年,不管是否愿意,完全重复10年前的一切:赛马时再押错赌注、再同不该结婚的人结婚、再次感染淋病……一切的一切。冯内古特说:"在这10年重播期,你说不出任何原来10年中没有说过的话,这是绝对的。如果你上一次没能躲过劫难,或者没能救起你心爱的人的性命,那么你仍然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0.
刘道锋 《编辑之友》2011,(4):108-110
一"吊唁"溯源《说文解字》:"弔(作者注:即"吊"之异体字),问终也";又"唁,吊生也"。"吊"是追悼祭奠死者,"唁"则是慰问遭遇丧事的生者(即死者的亲属),可见,在古代汉语中,"吊"和"唁"是在意义上密切相关的两个语词。但在古代汉语早期,"吊"和"唁"都是单用的。"吊"单用表示"追悼祭奠死者"的意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左传》《国语》《论语》《仪礼》《周礼》《礼记》《孟子》《庄子》《荀子》《吕氏春秋》等  相似文献   

11.
郑莹莹 《大观周刊》2012,(37):238-238
高中语文课本曾选编这样一篇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四个弟子围坐在老师旁,没有上下的区别,没有地位的差别,以一种闲谈的方式开始。一个问题“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提出,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14,(19)
正9月9日、11日、12日、15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人民论坛》栏目陆续刊发四篇署名评论:《"悬疑新闻"当休矣》《向"悬疑新闻"说不》《警惕"悬疑新闻"背后的"标题党"》《谁是"悬疑新闻"的推手》,痛批"悬疑新闻",这既让"悬疑新闻"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也引发了新闻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解读。而事实上,"悬疑新闻"只是"标题党"的表现之一。"标题党"的存在由来已久,故弄玄虚、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12,(Z1):23
本刊讯(记者韩阳)1月7日,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颁奖典礼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探讨中国经济及个人应对变革的《寻路中国》领跑榜单,其他好书分别是《百年孤独》《资中筠自选集》《史蒂夫·乔布斯传》《批评官员的尺度》《从"东欧"到"新欧洲"》《春尽江南》《自由在高处》《朱镕基讲话实录》《甘南纪事》。  相似文献   

14.
冯雪冬 《新闻爱好者》2011,(13):114-115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一标题中的"给力"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关注,网友用各种亲密的语言给予《人民日报》极大的肯定,如"《人民日报》很给力"、"《人民日报》微笑了"等在网络  相似文献   

15.
王旭琳 《大观周刊》2012,(21):277-277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为了响应国家高中教育改革的号召,落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理念;也为了改变现有的高中历史课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历史常识,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领会优质高效课堂的含义,改变现有的历史课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10年8月24日至9月9日,河南日报《焦点网谈》版连续推出了《"面"对河南》、《"面"向全国》、《"面"对挑战》、《"面"临机遇》大型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随后制作的《"面"对河南》大型网络专题,还荣获2010年度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是怎样产生的?当时为什么要策划这样的选题呢?  相似文献   

17.
王峰 《大观周刊》2013,(11):246-246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的语文教育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解读高校学报"栏目主持人"现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勇 《编辑之友》2006,(4):58-60
一、"栏目主持人":命名与意义 "栏目主持人"现象,作为高校学报进行栏目建设的实验地,最早是由《南京大学学报》(下引高校学报,皆指其哲学社会科学版或人文社会科学版)于2000年第1期开始实施的.当然,最初的四个栏目后边注明的并非现在的"栏目主持人"而是"本专栏特约主持人".此后几年,《南京大学学报》一直保持着一枝独秀的局面.从2004年、2005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求是学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复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十几家高校学报都先后推出了"栏目主持人"制度,开设了一个或几个由"栏目主持人"主持的"栏目".  相似文献   

19.
徐帆 《传媒》2007,(5):71-72
创意:一切从"克隆"开始 从2006年整个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创制大生态来看,创意的情况十分尴尬--以2006百度搜索风云榜之年度十大电视节目(表1)中的上榜节目为分析样本来看,其中排名前三名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排名第五的《加油!好男儿》、排名第七的《赢在中国》以及排名第九的《舞林大会》,都是典型的"真人秀"节目,但遗憾的是这里没有"中国式真人秀":《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都与FOX的《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疑似";《赢在中国》与NBC的《学徒》(The Apprentice)"接近";而《舞林大会》基本上就是ABC《与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的"中国版"……  相似文献   

20.
对话·2014     
正2014年8月6日至9日,由《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档案》杂志社和《档案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在昆明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国档案职业状况分析》、《中国档案见证新中国档案事业》、《新时期对档案职业的要求与挑战》等三个学术报告,并就档案的"法制与标准"、"职业状况"、"职业责任与风采"、"数字化生存"和"资源建设"等五个专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而"对话"则是贯穿论坛始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