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西南地区古代的酋邦制度──云南滇文化中所见的实例童恩正最近40年以来,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古发现有了很大的进展。仅就铜器时代而言,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出土的大量资料,为我们研究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初这一时期之内西南土著民族的社会历史,提供了极为...  相似文献   

2.
佛教名山──峨眉山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城西南7公里。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缘,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是佛教著名的普贤菩萨道场。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峰峦起伏,重岩迭翠,气势磅礴,雄秀幽奇,素有"峨眉...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近年来呈加速状态,特别是沿边地区和通道地区。本文从"西部与世界相连"、两个前沿地带、核心区域合作与通道区域合作的视角,探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并进一步重点分析了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南丝绸之路。文章还对连接西南与西北的"西部高科技金三角"对南北丝绸之路的意义作了阐述。作者认为,南丝绸之路与华南、西南、东南亚紧密相连,与西南腹地和西南大通道紧密相连,具有悠久历史的南丝绸之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正从中国西南六省区市合作、长江流域合作、成渝经济区合作、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以及10 1、10 3、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CE-PA、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等各种区域合作机制,以及在这些合作机制基础上提出、串联和推进的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等不断深化,随着亚欧大陆桥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海陆并进"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凸显、陆上国际能源通道的日益拓展,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地位,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地位必将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踏歌文化传播带与踏歌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踏歌是西南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在古代中国分布在三个区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本从化传播角度分析了这种舞蹈的出现、传播及其大致的流传情况。本认为,踏歌是一种典型的农耕化,它不仅是一种舞蹈,还有其独特的化内涵,包括崇拜葫芦、种植稻谷、猎头习俗、干栏式建筑。正是这些特殊的化构成,使踏歌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得到了长期保留。  相似文献   

5.
从中原到西南杨庭硕自古迄今,我国的大西南都是一个多民族生息的地带,也是一个多种文化并存发展的区域。从历朝正史的角度看,开发西南就是一个中央王朝行政势力不断展拓的过程。从经济的角度看,经营西南意味着将汉族的生产模式移置到西南地区,在吸收当地各民族生产特...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域辽阔、地势高峻,以巍峨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之巅,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根据地形,可以把西藏划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和藏东高山峡谷三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区。据199O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西藏总人口为219.6万人(比1950年净增119.6万人)。1994年底人口总数为23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223.6万,占总人数的96.4%;汉族人口6.6万,占2.8%;其他少数民族人数1.8万,占0.8%。作为一个民族,藏族不仅居住在西藏自治区,还分布…  相似文献   

7.
论及西南当代艺术,有两个概念需澄清,一是关于“当代”,二是关于“西南”。  相似文献   

8.
横断山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单元,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态多样性,孕育了丰富而多样的古代文化与族群。近年的考古新发现揭示,该区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成为中国西南与西北地区乃至东南亚文化交流与族群移动的重要走廊,来自西北地区马家窑和仰韶文化传统深度影响并参与了当地新石器文化的构建。横断山区新时器时代文化奠定了西南地区龙山时代新石器文化图景和西南丝绸之路的史前基础,拓宽了西南丝绸之路的内涵与外延,凸显了横断山区在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西南民族文化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民族文化研究刍议四川省民研所研究员李绍明中华民族是本世纪初出现的称谓,最初主要指汉族,后来泛指包括汉族及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因之,中华文化应包涵我国境内56个民族的文化在内。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西藏五省区,是我国...  相似文献   

10.
在诚创品牌中,我们曾设想了许多酒名。例如:西南嘉酿,西南全兴,玉女露,泉新(沁)醇,府南清波,锦官沁液,古井醪,宏济醇,洪度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通常指的是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的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10个省、市、自治区,其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56%;其人口约2.85亿,约占全国总人数的23%;居住有50多个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另外,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尚属欠发达地区,也被列为西部开发地区。  相似文献   

12.
古代西南民族墓葬,与地理、自然环境、交通因素、江河走向等关系极为密切。本通过对上述关系的分析,论述了古代西南民族墓葬的形态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代京城今何在?商: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周:镐京,今西安西南。东周:洛邑,今洛阳。秦: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西汉:长安,今西安。东汉:洛阳,今洛阳。三国:魏在邺(今临漳),许昌,洛阳;蜀在成都,吴在建业,今南京。西晋:洛阳,今洛阳。东晋:建康,...  相似文献   

14.
周运中 《寻根》2007,(6):132-137
众所周知,姓氏的分布具有地域性。袁义达先生在《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里把中国当代前100个大姓按地区分为12组,即华北东部、华北北部、华北中西部、东北、华东南部、华东北部、西北东部、西南北部、华中东部、华中西部、华南东南部、华南南部。该书还研究了宋、元、明三朝姓氏分布,这为当今姓氏地理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蒙古的文博事业,以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在世界文化交流活动中独树一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认识优势与宣传优势内蒙古文博事业走向世界,具有三大优势。其一是历史文物的优势。内蒙古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活跃的大舞台。辉煌的独具特色的草原游牧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位置。就文明积累的深厚和对中国历史影响讲,是历史上东北。西北、西南及南方诸少数民族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蒙古高原为欧亚大陆桥,游动的富于创造的善于吸收和外张的草原文明,对中亚和欧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彝族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少数民族,拥有659万人口,是我国六大少数民族之一。在西南地区,族呈大分散、小聚居形式分布。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州、云南楚雄州和红河州、贵州省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三种方言都有“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族人的观念中含有深、广、高、大、强、多、高贵、主体等诸多意义。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古羌人的后裔。在六、七千年前,住在我同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一支向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古羌人以氏族为单位,在中国…  相似文献   

17.
西蜀岷山是古史传说记载中的中华人文女祖嫘祖和夏朝奠基人大禹的诞生地、中华圣山“海内昆仑山”,是古蜀文明、中国神仙文化和道教的发祥地,古代文献记载中的长江江源地区和山川崇拜的至尊之地,中国西南藏羌彝民族的重要摇篮之一。岷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文明史上应当占有崇高地位。应加强对岷山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开发利用好岷山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岷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四川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的云南省西部,有一个历史悠久、民风纯朴、风光秀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地方,这就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设在现今的大理市.  相似文献   

19.
鸡足山风光     
雄峙于祖国西南的宾川鸡足山,风景秀丽,名扬四海.她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灵山佛都"、"天开佛国"的美称.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青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东与广东、海南为邻,东北与湖南接壤,北与贵州,西北与云南相连,西南与越南交界,南濒北部湾,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少数民族自治区。其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地貌特征,使它既能便捷地吸收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又可为西南各省提供直接的通道。作为多民族地区,壮、瑶、苗、侗、俄佬、毛南、回、京、水、彝、他借、汉等十二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民俗风情以及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为广西壮民族艺术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相映成趣的参照。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